鲁教版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里的循环及含量变化。
2、学习探讨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加工处理图片信息的能力。
2、对获得CO2的多种途径进行探究,捕捉化学知识和信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通过实验提高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养成进行实证的科学行为习惯。
4、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对实验装置的设计探究,主动与他人进行很好的交流和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5、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运用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方法对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进行归纳和应用。
情感目标
1、通过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里的循环及含量变化研究,认识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认识保护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2、通过对怎样获得氧气的广泛探究及成果的展示,获得科学探究的愉悦和兴奋感。
3、通过探究活动,学会乐于参与、合作、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
1、二氧化碳在自然界里的循环及含量变化的分析。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三、教学难点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发生装置
四、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对比探究、合作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实验
六、学习过程
课题引入:谜语
师:大自然是我们的家,而二氧化碳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虽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只占0.03%,但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却离不开它,我们来看自然界是如何维持这种和谐之美?
讨论:二氧化碳的产生与消耗
板书:一 、二氧化碳的循环
师: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这种平衡渐渐被破坏,人们对二氧化碳是既爱又恨,我们来进行一个大辩论,看看二氧化碳的功与过
辩论:分成两组。
师:知道了功与过,那么我们可以把不利变有利,让二氧化碳将功补过。那么必须先分析究竟是那些原因造成了二氧化碳含量逐年攀升,找到原因,才能找到对策。
生:分析美国夏威夷的莫纳罗亚山顶的二氧化碳含量。
讨论解决3个问题
师: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究竟给环境带来了什么影响?
视频:温室效应的利与弊
不同的声音: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老师希望在十年二十年后能听到你们的声音。
师:我们刚了解了二氧化碳的含量、产生、消耗等,你还想探究什么?
生:组成、性质、用途
师:那我们必须先把二氧化碳制取出来
板书: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师:拿什么原料来制备呢?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你已经学过哪些反应可以产生二氧化碳?
生:讨论,交流:碳的燃烧、石蜡燃烧、动植物的呼吸、铜绿受热、铜绿与稀盐酸反应等
师:这些都适合用来制备二氧化碳吗?
情景创设:小明在实验室不小心把稀盐酸滴到大理石地面上,发现产生了气泡,经检验是二氧化碳,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或稀硫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请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探究哪种最适合用来作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原料。
板书:1、原料: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
生:探究、合作、讨论
师:你刚才从哪些方面找到了合适的原料?
生:小结制取气体选择原料的原则。
尝试写出反应原理
板书:2、原理:CaCO3+HCl---CaCl2+H2O+CO2
师:那该采用什么样的装置呢?回忆制取氧气
生:讨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板书:3、装置、检验、验满
师:如何验满?又如何检验?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合作完成),教师指导。
生:比较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领悟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探究方法。
师:在刚刚进行的实验中,小明由于操作错误,使试管底部破损(有小洞),我们大家能否用破试管以及下列某些仪器设计两套随开随用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呢?
生:讨论、交流、展示
师:作业布置
家庭小实验
请同学们试着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例如:汽水瓶、易拉罐、玻璃杯、吸管、针筒等)制做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明天带到实验室展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