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 学会记事获奖课件ppt
展开教学设想: 指导记事作文,可从多个方面着手:构思新颖、条理清晰、详略得当、表达流畅、情节生动等等。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写好一件事并不容易。由于一堂课的时间十分有限,只好对这几个方面进行取舍,本节课的任务是教会学生记事的基本方法及把事件写具体的方法。教学目标:1、掌握写一件事的基本方法,即清楚地交代记叙的六要素,把事件经过写具体。2、学会用“添枝加叶”的方法把事件经过写具体。教学重难点:学会用“添枝加叶”的方法把事件经过写具体。
一、问话导入。
这几天,班上发生过什么让同学们印象特别深刻的事?谁来给大家讲一讲?他讲得具体吗?作文中我们也经常要写一件事,怎样写好一件事呢?
写好一件事,要注意很多方面:构思新颖、条理清晰、详略得当、表达流畅、结构完整、情节生动等等。写好一件事可并不容易。提高作文水平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本节课我们仅学习写一件事的基本方法。
(一)请同学们回顾在第一、二单元的课文中,哪些课文属于记事的文章?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事件,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说说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散步》写的是一件事:“我”一家四人在春天去田野散步时发生了分歧,得到圆满解决的事,表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尊老爱幼,中年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等。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我,我的妻子,我的母亲,我的儿子;
走大路还是小路一家人发生分歧,我很矛盾;
我背母亲,妻背儿子,全家人一起走小路。
《秋天的怀念》回忆了几件与母亲有关的事:“我”双腿残疾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默默承受并耐心安抚“我”心灵创伤的故事,表现了深沉无私的母爱及“我”对母亲的挚爱和怀念。以母亲最后一次劝我去北海看菊花为例分析记叙的六要素。时间:那天(秋天的某一天);地点:屋里;人物:我、母亲;起因:我独自一人看秋叶飘落,心情低落;经过:母亲央求我去北海看花,我答应了,她很高兴结果:我答应去看菊花了,母亲却与我诀别了。
《散步》《秋天的怀念》相同点之一: 这两篇课文都用事件来表现生活,都清楚地交代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这两篇记事文章告诉我们:写事一般都要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即事件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一般都要写明白。事件的经过是记叙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写,写详细些,具体些。这就是记事文章的一般方法。
记事作文的基本方法
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要具体)结果
作文就好比画一棵树,交代清了记叙的六要素就有了树的主干。只有主干,树会显得干瘪瘦弱,要想让树枝繁叶茂,还要让给树“添枝加叶”,也就是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散步》中第四段的景物描写:“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表现了春天的美好,烘托一家人散步的愉悦心情,映衬了家人之间的和谐温馨。
还有第七段的“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句景物描写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交代了儿子走小路的原因,烘托了一家四口愉快的心情。
怎样把事件“添枝加叶”呢?以《散步》《秋天的怀念》分析。 这两篇文章有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善于用细致入微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情及性格。请找出并分析《散步》《秋天的怀念》中值得你学习的描写方法。
《散步》中语言描写体现了人物的性格,如“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表现了五岁儿子的聪明活泼;“走大路”体现了“我”孝顺母亲、有责任、有担当;“还是走小路吧”,一个慈祥善良、疼爱孙儿的老太太形象跃然纸上。
还有“我”的心理描写也非常细腻:“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这些心理刻画了“我”矛盾的心里,展现了一个既孝顺母亲,又爱护儿子,使命感责任感极强的中年人形象。
《秋天的怀念》:用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大量的细节刻画,表现了母爱的无私、博大、深沉。请读一读这些感人的细节:——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我的动静——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悄悄地”——对儿子的理解、体贴“偷偷地”——对儿子的牵挂、关切“扑过来忍住哭”——坚强、坚韧“好好儿活”——强忍着痛苦,劝儿子要坚强
“挡在窗前”——怕儿子触景生情“一会坐下,一会站起”——为儿子愿意看花而产生的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央求般的神色”——母亲希望儿子坚强乐观起来,苦劝儿子的执着“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细心、体贴
《散步》《秋天的怀念》相同点之二: 都是平平淡淡的小事,却能够表现意味深长的主题,主要是因为事件添加了细节描写,变得具体了。
添加细节描写,可以让事件变具体。
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在细致入微的记叙描写中融入了真挚的情感。融入情感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叙写心情。看看这两篇文章中有哪些直接表现心情的词句。
《散步》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 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这些语句表现了“我”矛盾的心情。
《秋天的怀念》:“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摔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中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开篇直叙我双腿瘫痪后痛苦绝望的心情。
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事件的主干): 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要具体)、结果
把事件写得具体的方法:添枝加叶
描写具体来自仔细观察。每一个描写对象的观察,都可以从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五个方面入手。 例如我们写母亲的头发,可以对一根母亲的头发进行细致的观察:“我轻轻从妈妈衣襟上拣起一根头发,银白银白的(视觉),似乎还带着妈妈的体温,拿在手上有一些粗糙的感觉(触觉),放到鼻子尖上有一股厨房的味道(嗅觉)。”
2、不断追问
即边写边问自己相关的人和事“怎么样了”,抓住引起人物和事件变化的前因后果,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一步步追问清楚。
请看《秋天的怀念》母亲听到我答应去看菊花后的反应,如果用一句话就写:她很高兴。 可是作者写的是: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为何要这样写呢?因为它具体地回答了:母亲高兴的样子具体是怎样的?动作怎样?神态怎样?会说什么话?等等这些问题。
3、放大细节
做生活的有心人,抓住能凸显人物性格的地方细致刻画放大,可以在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地使用传神的词达到这一效果。如《秋天的怀念》写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我的动静”“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悄悄地躲”“偷偷地听”“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扑过来抓”“忍住哭声”这一系列动作、神态把母亲强忍痛苦、对儿子又理解体贴又牵挂担心等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四、牛刀小试
昨天,中期考试成绩出来了,当我看到成绩的那一刻,我很难受。 用“添枝加叶”法,适当添加细致的景物描写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使事件具体。
五、大显身手
(1)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首先,要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高兴、痛苦、尴尬、郁闷、后悔、惭愧、冒失、激动、生气、内疚、害怕等,这些词语正是某一次真实情感或心理的表现。 (2)所填的词语一经确定,文章的内容也就定了。因而填写的词语,一定要仔细推敲,能够概括地反映所写的内容。 (3)从题目的“那一次”,可知写的事情只能是一件,而不能是两件或两件以上;还要明白,写的事情是过去发生的。 (4) 要注意文题中的“我”,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突出那一个特定瞬间自己的心灵体验。 (5)注意题目中的“真”字,表明这一感觉或心理应是很深刻的、记忆犹新的。 (6)注意紧扣题目,在叙述中要清楚地交代记叙的六要素,并用“添枝加叶”法给事件的经过添加细节,融入情感,让文章具体。
可爷爷比我想象的敏锐得多,他早已看到我了,开口叫住了我。我惊讶地问:“啊,爷爷,您怎么在这?您不是犯了老毛病,要在家休息的吗?”爷爷微笑着说:“我来接你啊!我还以为我来迟了呢,爷爷知道你讨厌我的烟味,在家洗澡换衣服花了不少时间。”眼前的爷爷确实让我有点认不出来了,一身整洁的衣服,一双干净的雨靴,手里还拿着一把新雨伞,那一刹间,我发现黑夹衣裹着的爷爷更消瘦了,说不定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我实在难以想象,他是如何走到这儿来的。 爷爷在催我了:“亮亮,走,快回家吧!”我接过新伞,踉踉跄跄地走向雨中,那柄漂亮的花雨伞为我撑起了一片新的天空。 泥泞的小路上,爷爷一手举着雨伞,一手擎着香烟,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着,我担心爷爷走得不稳,于是收起我的新雨伞,挤进他的伞下,扶着他慢慢地往前走,那烟头的光亮一闪一闪的。在暗淡的黄昏里,那一朵火红的烟圈,格外养眼,爷爷的烟味似乎并不那么让我讨厌了,那微弱的光亮、清淡的熏香,让我感觉很亲切。那一次,我陪爷爷一起走得很踏实,一步一个脚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 学会记事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 学会记事课文配套课件ppt,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面对紧张时的自我安慰,题目和开头,总结全文,主题突出结构严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 学会记事优质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 学会记事优质课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知识概述,范文引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写作 学会记事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写作 学会记事备课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标导航,写作指导,学会记事,题文展示,思维导图,例文展示,名师总评,那一次我真感动,我们是一家人,中考真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