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设计
展开 探索生命的器具(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区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3.尝试使用显微镜如:拿镜、放镜等。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使用说明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显微镜的构造几个部分的作用,体验显微镜的使用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进一步体会自我学习过程,在探究性学习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具的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学情分析:
本节课需要七年级的学生初步借助探究器具进行微观世界探究,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自我探究兴趣。
学生基本具备良好的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1.观察法: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通过让学生阅读使用说明书自己 认识显微镜。
2.学会使用显微镜如:拿镜、放镜等。(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教师给予不同指导)教具准备:
本节课是在生物实验室中进行完成的。
显微镜及说明书; 洋葱表皮细胞永久装片 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丰富多彩的生物界蕴藏着无限的奥秘,这些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古话说得好:欲要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进行科学探索就离不开一些器具。
如果我让你观察一下同桌的外貌,你会怎样观察?
(学生肉眼观察并回答)
如果我让你观察同桌的掌纹呢?
(学生讨论回答:借助放大镜)
那如果让大家观察更细微的生物或结构,放大镜还行不行呢?
(学生讨论回答用两个放大镜,由此引出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器具——显微镜
(课件展示显微镜图片,同时出示显微镜实物)
二、新授:
(一)认识显微镜
显微镜有哪些结构呢?
1.教师边出示课件,一一展示结构,同时引导大家观察讲台上的显微镜,从而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对物镜、目镜放大倍数的表示、镜头的特点讲解和演示。强调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转换器、、遮光器(上面光圈的作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的使用方法及作用一一讲解示范。
2.学生对照课本,两人一组,观察说出实验台上的显微镜的结构。
老师有巡视,提问、指导。
3.出示显微镜图片,学生指认结构,师生评价。
4.课件出示外形略有区别的其它单筒光学显微镜,老师强调结构虽有些微区别。但使用方法相同。
(二)使用显微镜
1.老师板书使用的步骤。
2.老师边出示课件边操作使用显微镜,学生观察具体步骤。
⑴取镜安放
右手握镜臂(轻抬镜臂,使显微镜后端离开实验台,左手从后端插入),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身体左侧,距离实验台边缘7cm.(手掌横放的宽度)。选择合适的目镜和物镜镜头,安装好。
⑵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遮光器,把较大(最大)的光圈对准通过光孔; 转动反光镜(因实验台上有电棒,要求学生使用平面镜),从目镜可看到一白亮的视野,即算对好了光。
⑶安放标本
手拿标本两端(而非两面),正放于在载物台上,使标本在通光孔正中央,压片夹固定好标本。
⑷调焦
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双手均匀用力),缓缓下降镜筒,眼睛同时从侧面观察,使物镜镜头和标本接近但不接触。
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双手均匀用力),缓缓上升镜筒,左眼看着目镜,右眼睁开,直到找到物像。
如果找不到物像,建议学生从第三步安放标本开始检查。
转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
⑸观察
将物像调整到视野正中央,进行观察。
老师讲解示范完毕,学生分组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带学生找到物像调清晰观察时,引导学生探究想不在视野正中央时,应该怎样调整标本的位置,从而使学生明白显微镜下成的像是一个倒像,上下左右都颠倒,所以像往哪里偏,标本就往哪里移。
学生活动:观察玻片上的字母“p”的成像,进一步理解显微镜承德市“倒像”。
⑹整理
取下标本,归还原位。
转动显微镜转换器,是两个镜头朝前,倒“八”字,将镜筒下到最低。转动遮光器,让最小光圈对准通光孔。反光镜竖起来。
三、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个别同学来总结归纳,师生及时做出评价) 课堂巩固练习:
1.目镜上有“10×”字样,物镜上标有“40×”字样,观察到的物体,实际放大倍数是( D ) A.10倍 B.400倍 C.40倍 D.225 倍
2.把字母“b”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中看到的字是( D )
A.p B.p C.d D.q
3.为使视中物像更加清晰,再略微转动( B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遮光器
4.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握 ,一手托 。( 镜臂 镜座)
5.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 看 ,以免 碰到 。(侧面 物镜 物镜 玻片标本)
作业:
1.导读与训练第1课时
2.识记显微镜结构及使用步骤方法
3.预习第2课时
课外活动
到实验室进一步练习显微镜的使用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一、显微镜的结构
目镜5× 10× 16×
物镜10/ 40/
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安放标本
4、调焦
5、观察
6、整理
教学反思
本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知识与能力:学生全部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在一系列活动中,是否积极的参与,是否能明确自己的任务, 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是否感受到显微镜的奥妙,乐于参与课堂;是否养成了爱护器 具的习惯。但有时间紧张,学生的练习还不够充分,使用显微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完全暴露,所以安排了课外活动。从目前教学效果看,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达成了教学目标。
初中生物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精品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精品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1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第2章 探索生命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优质课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第1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第2章 探索生命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优质课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后教(2mi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