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沪科版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教学设计
展开8.3空气的“力量”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2) 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
(3) 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 过程与方法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能设计并进行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用大气压对日常生活一些现象的解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2) 通过一些趣味小实验、魔术表演等,让学生体会大气压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
- 认识大气压现象。
- 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玻璃杯一只、硬纸片、皮碗2只、注射器一只。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压强有固体压强、液体压强、气体压强之分,并且我们已经学习过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相关知识,那么这节课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于气体压强的知识。
下面我们先来做几个小实验。
(取出一个空玻璃水杯,一张纸片,装满水的水槽,向同学们展示所需的物品,然后把纸片覆盖在水杯口,用手压住,倒立水杯)
师:同学们猜一下,我如果松开手,纸片会不会掉下来呢?
生:………
(松手,纸片掉落)
师:分析:纸片掉下来了,因为纸片受到一个向下的重力。
请学生猜想:那如果我们把水杯中装满水,再重复刚才的动作,这时候,纸片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来试一下。
(把水杯在水槽中装满水,纸片覆盖在水杯口,倒立)
师:同学们注意观察,看看纸片是不是还会掉落呢?
(松手,纸片没有掉落)
师:纸片除了本身受到一个重力以外,还受到了水向下的压力,但为什么纸片没有掉落呢?这说明它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力。那这个压力是谁提供的呢?是空气提供了这个力,力作用在纸上,就产生了压强。这也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大气压强。
那么如果我把玻璃杯倾斜,我们会发现,不管玻璃杯杯口朝向哪个方向,纸片都没有掉落,这说明在各个方向上纸片都受到大气压强。
空气是具有流动性的,从风的流动我们就可以知道,而从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知道空气具有质量,比如:一个充满气的篮球,我们用气针放出气体后会感觉到变轻,这就说明了空气具有质量。我们回顾一下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因为有重力、具有流动性而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那么同样具有流动性、有重量的气体也对其中的物体产生一个压强,就是大气压强。
师:下面我们来看课本前面几段,从中可以了解到地球被空气所包围,厚度达到几千千米,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做大气层。在大气层里,下边的空气被上面所压,地球被整个大气层所压,空气有质量,就会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对作用的面积上产生压强。也就是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同学们请计算一下教室容纳气体的质量,空气的密度已给出,1.293kg/m3,教室的长宽高就按照3、6、9,那么我们计算一下教室内部气体的质量是209.466kg,大概相当于四个人的质量。那么整个大气层对地面的压强就很巨大了。
上面的实验其实已经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但历史上最有名的证明大气压强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同学们请看信息窗里面的内容。
生:(一段时间后)
师:今天,我们就模仿它做一个类似的实验。同学们请看,这是两个皮碗,相当于两个半球。我们先把他们合在一起,。我们找一位女同学来把它拉开。
生:上来并拉开皮碗
师:我们可以发现,没有经过排气的皮碗很容易分开,那么如果把把里边的空气排出以后呢?我们来试一下
(用力挤压,尽力把里边的空气排出)
师:现在让我们班两位力气最大的同学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能不能拉开皮碗呢?
生:(俩同学上来拉两个皮碗,没有拉开)
师:我们发现抽气后两个皮碗很不容易拉开,这个就可以证明了大气压强作用在了皮碗的两面,(板书:马德堡半球的受力分析)
使得拉开半球很不容易,也就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那么我们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了,他的方向又是如何呢?上面的覆杯实验也可以可以证明,空气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强。我们还可以用下面的视频来形象直观的了解。
(视频播放)
师:同学们,我现在把易拉罐倒立,然后用水封住易拉罐的罐口,注意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易拉罐“碰”,扁了)
师:同学们可以看到易拉罐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扁,那么它被压扁的方向就代表大气压强的方向,我们可以观察到,易拉罐被压扁的方向是每个方向都有,那么也就意味这大气压强的方向是朝向各个方向的。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现象都可以用大气压强的知识来解释。
我们如果把两个吸盘贴在一起,挤出里面的空气,然后用手拉,会感觉很难拉开,这也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挤出空气后,内部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作用在吸盘两端,使得很难拉开。
师:我们知道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以及他的方向,那么也要去测量它的大小。同学们想一下有什么办法可以测出大气压强的大小呢?
(用塑料吸盘贴在墙上,把其中的气体挤出,用测力计拉动吸盘,读出吸盘被拉下来时的示数,计算吸盘表面积,就可以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
师:理论上这样是完全可行的,理论与现实往往存在差异,实际操作起来,我们很难抓住拉开的一瞬间读出示数,而且误差太大,那科学家又是如何测量的大气压强呢?
师:我们来看一下历史上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强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我们看一下具体实验过程。大家注意看大屏幕。(视频播放完毕)
师:(托里拆利是把一根一米长,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装满水银,用食指堵住管口,然后将玻璃管倒立在水银槽,,在液面下把手指松开,管内水银面会下降,内外液面的高度差是760mm,将试管慢慢倾斜,液面高度差仍为760mm,将管慢慢提起,只要没有离开水银槽中的水银,高度仍为760mm)
师:同学们,玻璃管中装满水银,倒立以后,除了受到本身的重力而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强以外,还会受到其他的压强吗?是什么呢?
生:大气压强
师:对,还受到了一个向上的大气压强作用,那么为什么水银柱会先下降,后静止不动呢
生:……
师:水银槽液面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同一高度处的液体内部压强时相等的)那么在玻璃管下端液面处受到的压强就是大气压强。开始时水银柱下降是因为大气压强比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小,所以下降,水银柱产生的压强随着水银高度的减小而减小,当两者压强相等时,水银柱就静止不动了,那么这时我们如果要求大气压强的大小,只需要求出哪个压强呢?
生:水银柱的压强
师:很好,我们只需要测出水银柱的压强就可以得到大气压强的大小,而液体压强公式我们已经知道,我们把水银柱的高度760mm,水银密度13.6代入求值,可以得到水银柱的压强是1.013×10^5pa,单位与固体、液体压强单位相同,这也就是一标准大气压的定义:即760毫米汞柱产生的压强叫做一标准大气压,约为1.013×10^5pa、
在实验里面我们看到几个现象,下面请同学们解释一下
一、把玻璃管提高一段距离,那么水银柱高度为什么不变呢?那么倾斜时为什么高度也不变呢?因为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液体高度有关,与长度无关。
二、水银是有毒的,那么为什么实验里采用水银而不是采用随处可见的水呢?我们来看一下如果水产生一标准大气压时的高度是多少?
水的密度1000kg/m^3,计算可以得到此时水的高度是十米多,那么操作起来就会很麻烦,因此才会选用密度很大的水银,从而降低液体高度,便于操作。
既然我们知道大气压强这么大,为什么我们生活在其中却没什么事情呢?这是因为在我们的体内同样也有大气压,而且与外部相同。并且我们已经适应了这种大气压强,就像深海中的鱼已经适应了外部的液体压强,当从深海中捞出来时,因为不适应外部大气压强,就会爆开。
其实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关于大气压强的现象,比如说用针筒抽去药水,拉动筒塞,筒内压强减小,药水在外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进入筒内。同学们还可以举出其他的例子吗/
生:........
现在我们来解释一下第一个覆杯实验,那位同学来回答一下
生:......
师:水杯装满水,内部没有气体,只对纸片有一个水产生的向下的压强,而纸片还受到外部一个向上的大气压强,且大气压强大于水产生的压强,所以纸片没有掉落,水自然也就没有流出。
我们得到一标准大气压强的数值,那么我们可以计算一下我们的一片手指甲受到的大气压力是多大?
计算过程…….板书:指甲的面积可以估测出来,大概一平方厘米,那么受到的大气压力就大约为ps,大约为10牛顿,也就是1kg,相当于一片指甲上放了两斤重的物体,只是因为我们习惯了,所以感觉不出来而已。
在测出大气压强的数值以后,我们会考虑,是不是大气压强是不变的呢?实际上大气压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会受天气的影响,当阴天的时候,空气里水蒸气增加,大气压强也会增加。大气压强也会受到海拔高度的影响,我们测得海平面处得大气压强为一标准大气压,当高度增加,空气会变得相对稀薄,大气压强减小。所以内地的游客到西藏青藏高原时会感觉头晕、耳鸣等高原反应,就是因为高度增加,大气压强减小,人们不适应的缘故。
师:通过相关实验可以得到,一切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当大气压强增大时,沸点升高,压强减小,沸点降低。那么如果我们在高山上用普通的锅煮食物,就很不容易熟,因为高山上大气压强小,沸点低。我们可以通过高压锅来提高锅内气体压强,从而增大液体的沸点,于是就会比较容易煮熟食物。
气压计的介绍
师:现在人们测量气压一般是用气压计,常用的气压计一般分两种,一种水银气压计,也叫汞气压计,就是根据托里拆利实验制成的,优点是比较准确,但携带起来很不方便,另一种是金属盒气压计,也叫空盒气压计,是利用密闭金属盒在不同气压下形变大小不同来测量的。
同学们想一下,假如把水银气压计倾斜以后在测量,那么测得的大气压强与实际大气压强那个更大一些呢?(测得的偏大)
我们最后来回顾一下本节所学内容,首先,我们通过覆杯实验了解大气压强,然后通过马德堡半球的模仿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接下来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大气压强的数值,一标准大气压强等于...
还通过同学们列举的例子来了解了生活中的大气压强现象。本节课的作业时起航第一课时,下去后请及时完成作业。好,这节课就到此为止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
一、 大气压强的存在及证明
大气对放入其中的物体的压强就叫做大气压强,方向是向各个方向
产生原因:空气具有重力且有流动性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最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二、大气压的大小的测量
托里拆利实验—第一个准确测出大气压强的实验
一标准大气压:760mm汞柱产生的压强即为一标准大气压,约为1.013×105pa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等于760mm汞柱的大气压称为标准大气压。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a href="/wl/tb_c644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教案</a>,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点,教法与学法分析,主要教学程序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