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 13.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605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 13.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6055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3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3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器具,教学过程,播放水流类比电流视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在本章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既是识别串、并联电路的延伸,又是电压和电压表的铺垫,更是后面欧姆定律、测电阻、测电功率的前提。 本节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中掌握电流表的使用方法;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总结出实验的结论。教材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通过学生自己切身的体验,真正掌握了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为认识电压表及其它电学器材打下坚实基础。 2.内容分析: 本节通过与水流类比,简要说明电流概念,因新课程标准对电流定义未作要求,故教科书中没有提出。 本节重点是对电流表的认识和使用,通过“活动 13.6”,使学生了解双量程电流表的读数。其使用注意事项在“信息快递”中呈现,培养了学生阅读、自学能力,为在生活中根据说明书使用家用电器等打下基础。 教材在处理活动13.6的方式上与处理实验探究的方式上是不同的;对于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教材要求学生阅读掌握;对于串联电路中电流特点的实验,教材设计问题给出表格让学生自主实验完成,对于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的实验,教材给出尺度更大,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 本节中电流表的使用与探究串联 、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结合起来,赋予了电流表操作训练以实际内涵,可谓一举两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 (2)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并能正确读数。 (3)自主探究,归纳出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有机整合物理实验和多媒体技术,丰富的直观表象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实现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的转变。 (2)通过类比联想,科学探究,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提高其思维的广阔性,严谨性和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阅读安培简介,培养和教育学生为理想刻苦学习、百折不挠的精神。 (2)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探索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1.认识电流,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2.探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 【教学难点】 1.电流表量程选择及读数。 2.设计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方案,并正确连接电路,设计实验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归纳出结论。 【教学方法】 依据教材在本章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本节课主要采用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相结合的分析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演示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学生自主实验,分析归纳,得出规律,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实验能力。教师自然流畅的引导和层层设问,促使学生不断思考,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思维品质。 【教学器具】 1.教师演示:电路示教板1个、多媒体课件1个、实物投影仪1台。 2.学生用具:电源、开关、导线、灯泡2只、灯座2个、电流表1只。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引入呈现一个串联电路和一个并联电路,让学生判断串并联电路。判断串并联电路并说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串并联电路的知识,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一.电流 【用演示电路板组装一个简单电路】 提问:我们在进行连接小灯泡的实验时,发现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就会发光。这是为什么呢? 提问:断开开关,小灯泡不亮,说明了什么? 引 入:当小灯泡发光时,说明导线中有电流流过,而导线中的电流我们看得见吗?电流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播放水流类比电流视频】 提问: 1.水轮机为何会转起来? 2.怎样使水轮机持续转动?3.电源、导线、开关、电流相当于什么? 讲述与提问: 1、物理学中,用什么表示电流? 2、电流的国际单位是什么? 常用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什么? 讲述:请同学们阅读图13-17,了解我们身边的电流。 引入:我们发现不同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是不同的,同一种用电器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电流也是不同的,我们可以应用仪表来测出电流的大小,这种仪表就是电流表。 生: 因为有电流流过小灯泡。 生: 没有电流流过。 生: 1.水管两边存在高度差,水压使水流冲动了水轮机; 2.用抽水机抽水,形成持续高度差。 3.相当于:抽水机、水管、阀门、水流。 生:I 安培、简称安、符号A 常用单位:毫安、微安 学生阅读图13-37。 通过演示实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电流,激发学生认识与探究的热情。 类比联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电流概念,同时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通过提问培养学生阅读书本搜集信息的能力。 二.电流表 (一)活动13.6 观察电流表 讲述: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电流表,结合实物观察电流表,完成书本上的填空。 提问: 1.三个接线柱表达怎样的意思? 2.正接线柱为何有两个? 结合PPT,讲解讨论教材中的填空。 (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引出:认识了电流表的表盘和读数方法,那么怎样将电流表接入电路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呢? 请同学们阅读“信息快递”。 观察实物,阅读活动13.6观察电流表,完成书本填空。 答: 1.“-”表示负接线柱;“0.6, 3”表示正接线柱。2.表示两个量程。 双量程电流表的两个量程。(0—0.6A)(0—3A) 练习电流表读数,完成PPT填空。 生总结读数方法: 读数先看接线柱,明确量程和分度值,小量程读下方的刻度,大量程读上方的刻度,然后由指针位置读出电流值。 阅读“信息快递”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设置思维的阶梯。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及信息检索能力。 三.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过渡:下面我们把电流表接入电路,测量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分析其内在规律。 提问:1.图13-22的电路图中,A、B、C三点电流间有什么关系? 2.猜想的依据是? 请同学简述实验步骤。 提问:为何要更换不同的灯泡,重复实验?(多次测量,实验具有普遍性) 安排: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使用两个标有“1.5V”字样的小灯泡。一组使用标有“1.5V”和“2.5V”的两只灯泡。按图13-22安装好电 路,进行实验。 巡视,指导。 于两组中选两名同学分享实验结论。 (二)并联电路 提问: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是怎样的? 请一名同学简述步骤。 讲述:步骤3我们仍可以采取“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时的方法,分组实验。 请同学们开始实验。 请同学们归纳总结实验结论。 猜想: 可能当电流从电源正极流 出时电流最大,流到负极 时最小。 依据: 电流从正极向负极流动过 程中,在通过用电器时可 能会被消耗。 答: 1.把电流表串流在电路中的A处,测出A处电流值。 2.用同样的方法测出B、C两处的电流,将测得数据填入表格中。 3.更换不同的灯泡,再次测量A、B、C三处电流,将测得数据填入表格中。 实验表明: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处处相等。 表达式:IA=IB=IC 讨论并猜想:可能同串联电路一样处处相等。 积极思考,设计实验: 答: 1、按图13-23组装实验 2、把电流表分别接到图中A、B、C三处,测出电流大小,填入设计表格。 3、更换灯泡,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值,填入设计的表格内。 4、分析数据,找出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学生实验! 分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归纳、总结。 实验表明: 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干 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 电流之和。 表达式:IA=IB+IC 直观的实验现象可促使学生观察,分析。 经历探究性实验过程,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严谨性。 开放的设计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和动手操作的热情,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对物理的兴趣。 四.交流与小结 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I 2.国际单位: 安培A 常用单位:毫安、微安 3. 电流表的使用 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3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器材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第3节 比热容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完成预习作业,学习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3节 比热容教案设计,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