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展开《金属的冶炼与利用》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是沪教版(2012年7月第1版)上册第5章,它是新课标中课程内容五个一级专题中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三板块内容——金属与金属矿物,课标要求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知道可用矿石炼铁以及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影响以及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沪教版教材安排有关金属内容的学习是分散在不同的章节内容中,有机编排学习层次及要求,在学习第2章氧气的性质时安排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第1章安排了探究镁的性质实验,在第7章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与第3节几种重要的盐均有金属的化学性质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金属及其合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其广泛,在国防、科技等领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今后学生走上社会,投身社会建设,发挥化学学科的作用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学生在学完整个初中化学知识,已经对金属的相关知识有大致的了解与认识,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应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整合上、下册相关内容,形成体系,完善学习环节,建立更高层次的知识能级,并以金属的性质、冶炼及锈蚀等相关知识为载体,优化问题设计方案,科学安排探究实验,合理作出判断,得出科学结论,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及用途,了解铁生锈的条件及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知道铁的冶炼原理及工业炼铁的有关知识;
⑵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能正确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⑶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简单应用。
2.过程与方法
⑴初步学会运用分类、比较、归纳等方法对知识进行小结;
⑵初步学会用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来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及金属锈蚀的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⑵通过问题的设计与解决,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表达、相互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简单应用;
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
2.教学难点:构建知识体系;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
四、教学思路
由于本节课是复习课,站在全书的角度,金属的化学性质几乎贯穿在整个初中化学学习的始终,而且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应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设计探究实验,控制变量分析,同时这也是一个难点;而化学性质的学习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简单应用又是一个学习的重点,它可以很好地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科学分析反应过程,得出合理的解题思路。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立足课堂,采取“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模式,创建知识树,形成知识网络,以小组讨论、归纳小结、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交流、评价、表达、探究、创新,既要掌握知识,又要导以方法,为培养学生形成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与思维方法奠定基础。
五、教学流程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出示金属工艺品,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回顾旧知】师生共建知识树
(本环节引导学生回忆,并通过知识树的呈现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统整,一是巩固旧知,二是引导学生对前后知识的逻辑顺序、前后联系自我认知)
【小组交流】各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各自的知识树,找出自己与他人知识树的优点与不足。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的准备进行自我复习,建立自己的知识树,课堂内交流,小组内成员相互评价,这是对学习方式方法的认识与比较,促进学生优化学习方法,借鉴别人好的做法,提高学习效益)
【课堂热身】见学案或投影
(设计意图:创新复习形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思考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将有关金属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强化知识印象,如金属与合金,真假黄金的检验,节约金属资源与防锈方法等)
【性质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与金属活动顺序表,金属与酸溶液反应的有关图像分析。
(图像是化学过程与几何图形整合的一种题型,学生对这类题目解决有一定的难度,但部分学生已有一定的解题基础,所以主要从思考分析的方法入手,着重帮助学生分析图像与化学过程的一一对应,对各个不同的关键点所对应的化学意义进行解析从而形成解题方法)
【设计实验一】验证不同金属的活泼性。
(本环节主要从金属的性质,金属与氧气、酸溶液、盐溶液出发,根据它们是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来验证金属活泼性强弱,引导学生掌握方法,从最简单的金属开始,逐渐过渡到多种金属,由简到繁,学会优化方案设计)
【设计实验二】探究金属锈蚀的原理。
(学生已对铁生锈的探究实验有所了解,从新温故知新,对金属铜的铜绿的形成不甚清楚,先启发学生从组成的角度对锈蚀原理作一个推理与分析,并根据空气的组成筛选信息,最终确定要进行的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
【方法小结】对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进行总结,对图像题的思考方法进行归纳。
(进一步帮助学生总结规律,掌握方法,)
【学习反馈与评价】具体内容见学案
(引导学生对自我学习进行检测,对学习效果进行反馈,促进学习的改良与完善,同时也是对教者实施教行为的目标达成度的考量,以及促进师生双向主体的积极调整与矫正,进一步优化学教行为)
七、教学评价
1.注重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倡导学习的层次性
根据加涅关于学习结果的分类、学习结果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在智力技能的学习中一定要有层次性。所以在设计金属与酸溶液反应的图像题时,从学生最近发展区,以学生最熟悉的图像开始,建立解决这类题目的基础,但对图像加以变形,形成认识冲突,激发思维,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在分析铜绿形成时,先是从铁生锈开始分析,逐步引导学生找到规律,在此过程与方法中了解了金属锈蚀的原理,从而主动为防止金属锈蚀找到了方法。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观点“影响学生学习的首要因素是他的先备知识”,也就是说高一级的学习要以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为基础,这样学生才有了意义学习的心向。此外,学生有了起码的认知结构,要进行意义学习还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能主动地去学,因为有了学习者的主动加工,新的、有效的学习才能发生。因此,在设计验证金属活泼性时,从学生已掌握金属与酸的反应入手,逐步过渡到多种金属比较,并要求优化实验设计,实验探究层层深入,引领学生探幽入微,使得课堂更具内涵。
2.着力培养学生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本节课是金属性质、冶炼与锈蚀原理的复习与巩固,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已学的内容,如果这样学习也就演变成一种单纯的记忆、缺乏主动加工。这也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维目标之一“过程与方法”相违背。所以在以知识为载体,加强对学生方法的引导,以建立知识树,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这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引导,对验证原理,探究活泼性,均是从方法与规律出发,以求会一题通一片。合理分析教学内容,适时进行迁移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将金属知识进行内化、整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也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学生,完成目标,检测学生,反馈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综合与测试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综合与测试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