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物理下期期末测试(人教版9)3(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46207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物理下期期末测试(人教版9)3(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46207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物理下期期末测试(人教版9)3(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46207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物理下期期末测试(人教版9)3(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物理下期期末测试(人教版9)3(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AC,B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3卷高一物理·全解全析123456789101112DDDDDCBAACBCADBC1.D【详解】C.小球在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其上升和下降的时间相等,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由,得其运动的总时间为由此可知小球A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大于小球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故C错误;A.由于两小球都做斜抛运动,水平方向都是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到最高点时只有水平方向的速度,由于两球的水平位移相等,由,可知两球运动至最高点时小球A的速度小于小球B的速度,故A错误;B.两球运动过程中都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g,故B错误;D.根据速度变化量,由于小球A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大于小球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所以从抛出至落回同一水平面,A球速度变化量大于B球速度变化量,故D正确。故选D。2.D【详解】A.由于乒乓球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且不考虑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所以在整个的运动的过程中,乒乓球的能量是守恒的,由于球恰好在最高点时越过球网,无法判断网高,A错误;B.从乒乓球发出到第一次接触球台,此时乒乓球做的是平抛运动, 从反弹后到越过球网过程中,乒乓球在竖直方向上做的竖直上抛运动,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得球从发出到第一次落在球台上的时间为在乒乓球从发出到刚越过球网的时刻,在水平方向上,乒乓球一直是匀速直线运动,从发球到刚越过球网时的总时间为2t,又因为水平的位移为即B错误;C.从抛出到落到台上,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有由于抛出时有初速度,故落到台上的速度大于,C错误;D.刚好过网,在B点接到球,球从A点到B点所用时间为D正确。故选D。3.D【详解】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以绳长为圆周运动半径,解得每根绳子的拉力实际运动中人的重心到悬点的距离小于绳长,故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应大于350N。故D正确。故选D。4.D【详解】轮A、轮B靠摩擦传动,边缘点线速度相等,故根据公式有根据有根据有轮B、轮C是共轴传动,角速度相等,故根据公式有根据有根据有综合得到故D正确。故选D。5.D【详解】A.轨道Ⅰ、Ⅱ的中心天体是地球,轨道Ⅲ的中心天体是月球,中心天体不同不满足开普勒第三定律,A错误;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因为轨道Ⅰ为近地圆轨道,则r1=R,则嫦娥五号在轨道Ⅰ上运行速度选项B错误;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在P点r相同,则嫦娥五号在椭圆轨道Ⅱ上P点的加速度等于在圆轨道Ⅰ上P的加速度,C错误;D.嫦娥五号沿椭圆轨道Ⅱ从P点向Q点飞行的过程中,速度减小,则从P到Q万有引力做负功,D正确。故选D。6.C【详解】手拉着弹簧上端P点缓慢向上移动,可以看成物体是处于平衡状态,根据胡克定律得,弹簧的伸长量在这一过程中,P点的位移是H。所以物体上升的高度为所以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故选C。7.B【详解】A.设钢板下落的加速度为a,根据而下落过程中,距地面的高度因此可知与为一次函数关系,A正确;B.重力的功率而整理得可知图像为曲线,B错误;C.由于钢板加速下落,由于因此动能故动能与下落高度成正比,C正确;D.下落的过程中,由于加速下落,因此因此图像为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D正确。故不正确的是B。8.A【详解】设向右为正,由动量守恒可知解得能量关系满足或者解得能量关系满足则AB两球质量之比为3:4或3:8;故选A。9.AC【详解】A.不计空气阻力,水平抛出两个小球,两球均做平抛运动,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则由平抛运动规律知联立解得由数学知识知,它们的轨迹方程为抛物线方程,故轨迹均为抛物线,故A正确;BD.由题意知,题目中并未要求两小球一定要在空中相碰,由于不知道两小球是否同时抛出,所以两小球从同一水平直线上抛出,轨迹相交,但并不代表它们一定就在相交处相碰;若要使两个小球在空中发生碰撞,两小球从同一水平直线上抛出时,由于相碰时竖直位移y相等,根据知两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相等,则两小球同时抛出时,可在空中发生碰撞,故BD错误。C.由题意知,两小球从同一水平直线上抛出,在轨迹相交处,由知两小球下落的时间相等,但由于水平位移所以可判断一定有A球的抛出速度大于B球的抛出速度,即故C正确;故选AC。10.BC【详解】A.根据解得则有A错误;B.根据解得则有B正确;C.根据解得则有C正确;D.根据因为则D错误。故选BC。11.AD【详解】A.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取到最大值,则有又解得故A正确;B.0~8s内汽车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故B错误;C.8s~18s过程变加速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解得则平均速度故C错误;D.8s~18s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已达到最大功率,所以牵引力做的功为故D正确。故选AD。12.BC【详解】A.物块从开始运动到返回底端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故A项错误;B.上滑过程中物块做初速度为v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滑过程中做初速度为零,末速度为v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上滑和下滑的位移大小相等,所以有解得物块从开始运动到返回底端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为故B正确;C.上滑过程中有下滑过程中有解得故C项正确;D.3t0时间内,物块受力为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从底端出发又回到底端,高度不变,重力做功为零;支持力始终与速度垂直,不做功;摩擦力始终与速度反向,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摩擦力所做的功就等于物体动能变化量.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与摩擦力所做负功大小相等.所以能求出故D项错误。故选BC。13.C D 【详解】(1)[1]两球碰撞时要发生对心碰撞,两球的直径应相等,即r1=r2;为防止碰撞过程入射球反弹,入射球的质量应大于被碰球的质量,即m1>m2。故C正确。故选C。 (2)[2]AB.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如所受阻力不同等,小球的落点不可能完全重合,落点应当比较集中,故AB错误;CD.确定落点平均位置的方法是最小圆法,即用尽可能最小的圆把各个落点圈住,这个圆的圆心位置代表落点的平均位置;由于落点比较密集,又较多,每次测量距离很难。故不能用求平均值的方法求解;故C错误D正确。故选D。(2)[3]分析数据,如果动量守恒应有小球碰撞前后都做平抛运动,因高度相同则落地的时间想用,因此有代入上面公式可得是否成立,从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4.0.49 0.48 大于 存在摩擦阻力做负功 B 【详解】(1)从起点O到打下记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打B点时的速度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通过计算,数值上ΔEp>ΔEk,这是因为重物下落过程中存在摩擦阻力做负功。(2)根据 可知则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故选B。15.(1)4m/s2 ,2m/s2;(2)m/s;(3)1.6m【详解】(1)滑块Q在木板P上表面运动时,对滑块Q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木板P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对滑块和木板由动量守恒定律由动能定理联立得,(3)由得因此滑块Q第一次着地时,与物块P右端的水平距离16.(1)6.0m/s;(2)21J【详解】(1)物体在PO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斜面向上的弹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此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0解得m/s(2)物体由O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此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所以物块克服弹簧弹力做功21J。17.(1)0.8s;(2)6.0m/s【详解】(1)运动员从斜面上起跳后沿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公式H=gt2解得t==0.8s(2)为了不触及障碍物,运动员以速度v沿水平方向起跳后竖直下落高度为H-h时,他沿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为设他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时间为,则联立解得v=6.0m/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下期期末测试(人教版9)3(全解析全析),共15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下期期末测试(人教版9)3(考试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物理下期期末测试(人教版9)(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BC,A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