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鲁科版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训练题全册
- 2022-2023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一第一章 第1节 空间和时间 同步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2023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一第一章第2节 质点和位移 同步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2023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一第一章第4节 加速度 同步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2023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一第二章 第1节 速度变化规律 同步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2023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一第二章 第2节 位移变化规律 同步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物理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节 速度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节 速度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节 速度 同步课时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32分)1、(4分)一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做直线运动,前一半位移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位移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到达乙地时刚好停下,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B. C. D.2、(4分)如图所示,某同学沿边长为100m的正方形操场运动,起点为A,当其运动到B点时,用时40s,则该同学的平均速度为( )A. B. C. D.3、(4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同向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西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静止不动,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A.甲乙两车均向东运动,甲车速度大B.甲乙两车均向东运动,两车速度相同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甲车速度大D.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两车速度大小相等4、(4分)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像和速度(v)—时间(t)图像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B.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时间内,丙、丁两车在时刻相距最远D.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5、(4分)如图所示,物体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每一正方形小格边长为1 m,沿四段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段的平均速度为1m/sB.物体在段的平均速度为C.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段的平均速度D.物体在段的平均速度比在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在A点时的瞬时速度6、(4分)某班同学去部队参加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甲、乙两个小分队同时从同一处O出发,并同时捕“狐”于A点,指挥部在荧光屏上描出两个小分队的行军路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队的位移大于乙队的位移 B.甲队的平均速度大于乙队C.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率相等 D.甲队的平均速率大于乙队7、(4分)物体沿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 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走了3m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D.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3m/s,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 3 m/s8、(4分)一个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从A点经B点运动到C点,如图所示.已知,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前、后各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3 m/s、0.6 m/s,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前、后各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2 m/s、6 m/s,则物体从A点运动到C点的平均速度为( )
A.1 m/s B.2 m/s C.3 m/s D.5.9 m/s二、多选题(共24分)9、(6分)如图甲所示是一种交警测速工作的示意图,B为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速度为 B.超声波的速度为C.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10、(6分)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C.到达M点时A的瞬时速率最大 D.从N到M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11、(6分)如图所示,一平直公路上有两个路标,相距3 m。一辆汽车(可视为质点)在该路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并依次经过两个路标,已知汽车在两路标间的速度增加量为2 m/s,在B路标处的速度大小为4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经过A路标时的速度大小为2 m/s B.汽车在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 m/sC.汽车从A路标运动到B路标的时间为3 s D.汽车在段行驶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12、(6分)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用照相机对着小球每隔拍照一次,得到一幅频闪照片,用刻度尺量得照片上小球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则( )A.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2m/sB.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0.2m/sC.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8cm距离内的平均速率是0.2m/sD.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8cm距离内的平均速率是2m/s三、计算题(共28分)13、(14分)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30 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从乙地开往丙地。已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相等,求该汽车在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
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解的:,请问该同学的解法正确吗,为什么?如果不正确应该如何解?14、(14分)一质点从O点出发,沿正北方向运动了6m至A点,然后又沿正西方向运动了8m至B点,共用时5s。求该过程中。(1)质点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2)质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四、实验题(共16分)15、(16分)如图所示为用光电门测定钢球下落时受到的阻力的实验装置。直径为d、质量为m的钢球自由下落的过程中,先后通过光电门,计时装置测出钢球通过的时间分别为。用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测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h,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1)如图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钢球的直径,读数为___________mm。(2)钢球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平均阻力=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来表示)(3)本题用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但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不准确的,实际上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或“<”)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设全程的位移为x,则有前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为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为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CD错误,B正确。故选B2、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同学从A到B的位移为由平均速度计算公式,可得该同学的平均速度为ACD错误,B正确。故选B。3、答案:B解析: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西移动,以地面为参考系,说明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静止不动,说明甲、乙两车速度相同。4、答案:C解析:根据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像可知:乙图线的斜率不变,说明乙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做速度越来越小的变速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在时刻两车的位移相等,又都是单向直线运动,所以两车路程相等,选项B错误;由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时刻面积差最大,所以丙、丁两车相距最远,选项C正确;0~时间内,丙的位移小于丁的位移,时间相等,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所以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丁车的平均速度,选项D错误。5、答案:C解析:由题图可知,物体沿段运动的位移为1 m,时间为1 s,则物体在段的平均速度为,选项A正确;物体沿段运动的位移大小为,时间为2 s,则物体在段的平均速度为,选项B正确;物体做曲线运动,物体在B点的速度不等于段的平均速度,选项C错误;根据公式可知,当物体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小,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能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则物体在段的平均速度比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选项D正确。6、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甲、乙两队同时从同一处O出发,并同时捕“狐”于A点,所以运动时间、位移都相同,再根据可得:平均速度相等,所以A、B错误;由图知甲队的路程大于乙队路程,由平均速率可知甲队的平均速率大于乙队,所以C错,D对。7、答案:B解析: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 m/s,平均速度不一定为3 m/s,物体在1s内的位移不一定为3 m,故A错误,B正确.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但是在1s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是3 m/s,位移不一定是3 m,故C错误.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3 m/s,任意时刻的速度不一定是3 m/s,故D错误.8、答案:B解析:设段的前、后半程所用的时间分别为和,段所用的时间是,则,,从A点运动到C点的平均速度为,联立各式,整理得,故B正确.9、答案:BD解析:由题图乙可知,超声波在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分别为和,所以超声波的速度为,选项A错误,B正确;由题图甲和题图乙可知,被测物体通过的位移为时,所需的时间为,所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选项C错误,D正确。10、答案:AD解析: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三个质点的位移相同,运动时间相同,则平均速度相同,故A正确;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A质点通过的路程最长,则平均速率最大,故B错误,D正确;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率无法比较,故C错误。11、答案:AB解析:设汽车经过A路标时速度大小为v,由于汽车在两路标间的速度增加量,故汽车通过B路标时速度大小为,解得,A正确;汽车在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B正确;由可得,C错误;由加速度的定义可得,,D错误。12、答案:AD解析:照相机每隔拍照一次,所以图中0~8cm所用的时间;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所以图中8cm对应的实际位移.则小球在通过图中8cm的距离内的平均速度,选项A正确,B错误;由于小球做直线运动,则小球通过图中8cm对应的实际路程,则小球通过图中8cm的距离内的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为2m/s,选项C错误,D正确.13、答案:见解析解析:不正确,该同学计算的不是平均速度(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而是速度的平均值,正确的解法应该是:设甲、乙两地间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均为x,则有:,联立解得。14、答案:(1)路程为14m,位移为10m(2)2m/s。解析:(1)一质点从O点出发,沿正北方向运动了6m至A点,然后又沿正西方向移动了8m至B点,则物体在整个过程的位移大小为整过程中物体运动的路程为(2)由速度公式为。15、答案:(1)12.986±0.002(2)(3)<解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四节 测量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第1节 速度变化规律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4节 加速度课后测评,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