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单元第1讲 物质的分类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单元第1讲 物质的分类第1页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单元第1讲 物质的分类第2页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单元第1讲 物质的分类第3页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单元第1讲 物质的分类第4页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单元第1讲 物质的分类第5页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单元第1讲 物质的分类第6页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单元第1讲 物质的分类第7页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单元第1讲 物质的分类第8页
    还剩3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单元第1讲 物质的分类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单元第1讲 物质的分类,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讲物质的分类,⊙考点分析,原子构成物质,答案②③④⑧,答案B,答案A,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化学反应的分类,答案②④⑥⑦,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情分析物质的分类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常考的热点。重点考查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分类、强弱电解质的分类、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胶体的性质和丁达尔现象,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一、原子、分子和离子1.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二、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游离态是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化合态是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2.元素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3.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几种不同种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三、同素异形体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2.形成方式: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淀粉、CuO、HClO、Cu依次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②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颜料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③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④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⑤玛瑙、水晶、钻石、红宝石等装饰品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⑥碳纳米管为高分子⑦Na2O2、Na2CO3、NaHCO3、Na2SiO3均为钠盐
    ⑧明矾、小苏打、冰醋酸、次氯酸均为电解质⑨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蜃”的主要成分为Ca(OH)2⑩丝绸、白糖、纸张、植物油的主要成分都属于高分子
    解析:淀粉属于混合物,CuO属于氧化物,HClO属于弱电解质,Cu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①错误;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②正确;后(司)母戊鼎为商代后期的青铜器,属于铜合金制品,③正确;陶瓷的主要原料为黏土,④正确;玛瑙、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钻石的主要成分是金刚石,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⑤错误;碳纳米管为碳的单质,不是高分子,⑥错误;Na2O2不是钠盐而是钠的过氧化物,⑦错误;明矾、
    小苏打、冰醋酸、次氯酸均为化合物,它们在水溶液中均能发生电离而导电,故都是电解质,⑧正确;牡蛎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灼烧碳酸钙生成氧化钙,所以“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⑨错误;白糖、植物油的主要成分都不是高分子,⑩错误。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若某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混合而成(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物。(2)由同位素的不同原子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是纯净物,如H2和D2、H2O和D2O,又如12C和13C组成的石墨也是纯净物。(3)冰水混合物、结晶水合物(如CuSO4·5H2O)属于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高分子(如聚乙烯)属于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5)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6)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7)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8)溶于水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溶于水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
    1.下列物质依次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淀粉、CuO、HClO、CuB.普通玻璃、H2O、Fe(SCN)3、葡萄糖C.水玻璃、Na2O·CaO·6SiO2、AgCl、SO3D.KAl(SO4)2·12H2O、KClO3、NH3·H2O、CH3CH2OH
    解析:淀粉属于混合物,CuO属于氧化物,HClO属于弱电解质,Cu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项错误;普通玻璃是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组成的混合物,H2O属于氧化物,Fe(SCN)3属于弱电解质,葡萄糖属于非电解质,B项正确;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Na2O·
    CaO·6SiO2属于盐类,AgCl属于强电解质,SO3属于非电解质,C项错误;KAl(SO4)2·12H2O、KClO3均属于盐类,NH3·H2O属于弱碱,是弱电解质,CH3CH2OH属于非电解质, D项错误。
    2.下列关于氧化物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组合是(  )①金属氧化物也可以形成酸性氧化物②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③SiO2是酸性氧化物,硅酸是它与水反应形成的水化物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⑤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⑥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⑦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A.②③⑤⑥⑦ B.①④C.②④⑤ D.①②④⑥⑦
    解析:②错误,如NO、CO是不成盐氧化物。③错误,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不能与水反应。⑤错误,Na2O2与H2O反应除生成NaOH外,还生成O2,不符合碱性氧化物的定义。⑥、⑦错误,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
    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三、单质、氧化物、酸(或碱)和盐的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不涉及化学反应②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③煤的气化、液化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④制作景泰蓝时将铜丝压扁,掰成图案不涉及化学变化⑤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氯化铵溶液有沉淀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⑥“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⑦“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⑧2M+N===2P+2Q,2P+M===Q(M、N为原料,Q为期望产品),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解析: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乙醇的过程中,秸秆中的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再转化成乙醇,①错误;疫苗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高温下蛋白质易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要冷藏,②正确;煤的气化、液化均为化学变化,③错误;将铜丝压扁,掰成图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④正确;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氯化铵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水会溶解,发生盐析,
    不是化学变化,⑤错误;水乳交融体现的是物质的溶解性,属于物理变化,火上浇油发生的是物质的燃烧反应,属于化学变化,⑥正确;“落汤螃蟹着红袍”说明在加热条件下蛋白质变性,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⑦正确;由2M+N===2P+2Q,2P+M===Q(M、N为原料,Q为期望产品)可知总反应为3M+N===3Q,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⑧错误;Si燃烧只能生成SiO2,且SiO2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不能一步得到硅酸,⑨错误;SO2和H2O反应不能直接生成H2SO4,应生成H2SO3,⑩错误。
    (1)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2)浓硫酸的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脱水性属于化学性质。(3)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石油的裂化和裂解、蛋白质的变性均属于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蛋白质的盐析均属于物理变化。(4)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5)物质间转化的几个常见误区:①S燃烧不能直接生成SO3而是生成SO2。②Al2O3、SiO2、Fe2O3与H2O不反应,不能直接转化为 Al(OH)3、H2SiO3、Fe(OH)3。
    ③NH3催化氧化不能直接生成NO2。④Fe与Cl2反应不能生成FeCl2而是生成FeCl3,Fe与S、I2反应分别生成FeS、FeI2。⑤Fe与H+、Cu2+反应不能生成Fe3+。
    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解析: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乙醇的过程中,秸秆中的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再转化成乙醇,A项不符合题意;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属于物理变化,D项符合题意。
    2.近年来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于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钾受热易分解,但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 ℃以下是稳定的。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过程有(  )①蛋白质的变性 ②蛋白质的盐析 ③胶体聚沉④盐类水解 ⑤焰色反应 ⑥氧化还原反应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C.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
    解析: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①⑥正确;高铁酸根被还原得到的Fe3+能够水解,产生的胶状Fe(OH)3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发生聚沉形成沉淀,③④正确。
    一、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2.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可用下图直观地表示:
    3.三大分散系的比较。
    二、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1.常见的胶体:烟、云、雾、AgI水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等。2.胶体的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从颜色上无法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②两种不同品牌的墨水混合属于化学变化③Fe(OH)3胶体电泳的实验中,阴极附近颜色加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证明Fe(OH)3胶体带正电④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在1~100 nm之间,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⑤将碳酸钙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纳米碳酸钙,化学性质没有明显变化⑥天空的晚霞光柱现象与胶体的性质无关⑦蛋白质的盐析属于胶体的聚沉现象,分离提纯蛋白质还可以用渗析法
    ⑧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⑨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⑩“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解析:Fe(OH)3胶体呈红褐色,FeCl3溶液呈棕黄色,因此可以从颜色上区分,①错误;两种胶粒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时,胶体能发生聚沉,墨水是胶体,所以不同品牌的墨水混合时,很可能发生胶体的聚沉,属于物理变化,②错误;Fe(OH)3胶体电泳的实验中,阴极附近颜色加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证明Fe(OH)3胶体中胶粒带正电,胶体本身呈电中性,③错误;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纳米材料不是分散系,纳米材料溶于水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④错误;颗粒大小变化了,但构成粒子没
    有变化,故化学性质没有明显变化,⑤正确;云属于气溶胶,天空的晚霞光柱现象实际上是一种丁达尔效应,⑥错误;蛋白质分子本身大小达到1~100 nm的范围,故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其盐析实质上是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而发生的聚沉现象,渗析法是分离胶体和溶液的常用方法,⑦正确;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的是Fe(OH)3沉淀,⑧错误;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⑨错误;海市蜃楼是光线在垂直方向密度不同的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常在海上、沙漠中产生,与胶体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性质有关,⑩正确。
    (1)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带电粒子而带有电荷,且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易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胶体中的胶粒带电,但胶体不带电,整个分散系仍呈电中性。(2)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最简单方法是丁达尔效应,而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3)胶体粒子的直径决定了胶体的性质,因胶体粒子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4)Fe(OH)3胶体粒子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Fe(OH)3胶体粒子的数目要远远小于原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
    (5)并不是所有的胶体都有电泳现象,如淀粉溶液没有电泳现象。(6)胶体微粒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但有些高分子,如淀粉、蛋白质,因其分子非常大,其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为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万,因此一个分子就是一个胶体微粒,它们的溶液是胶体。(7)净水剂及其作用原理:胶体粒子的直径一般在1~100 nm之间,它决定了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吸附力很强,能吸附水中的悬浮固体或毒素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这就是胶体净水的原理。能在水中自然形成胶体,并且对水质无明显副作用的物质有KAl(SO4)2·12H2O、FeCl3·6H2O等,这样的物质被称为净水剂,其形成胶体的化学原理是Al3+、Fe3+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l(OH)3胶体、Fe(OH)3胶体。
    1.向c(FeCl3)=0.2 ml·L-1、c(FeCl2)=0.1 m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 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2O3B.在电场作用下,阴极附近分散系黑色变深,则说明该分散系带正电荷C.加入NaOH溶液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Fe2++2Fe3++8OH-===Fe3O4(胶体)+4H2OD.可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分开
    解析:分析题中信息可知,该分散系的分散质应为Fe3O4,通电时阴极附近黑色变深,说明Fe3O4胶粒带正电荷而不是分散系带正电荷,将Fe3O4与Na+分开应用渗析的方法,故选项A、B、D均不正确。
    2.下列叙述与胶体无关的是(  )A.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烧碱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B.豆制品厂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C.水泥厂用先进的电除尘技术除去空气中的粉尘D.洪灾发生地的农民用明矾净化河水作为生活用水
    解析: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会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不涉及胶体性质,A项符合题意;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利用的是胶体聚沉形成凝胶,涉及胶体性质,B项不符合题意;水泥厂用先进的电除尘技术除去空气中的粉尘,利用的是电泳现象,涉及胶体性质,C项不符合题意;用明矾净化饮用水,是利用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该胶体具有吸附作用,与胶体性质有关,D项不符合题意。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课时跟踪练”见“课时跟踪练1”

    相关课件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分解,氧化还原,非氧化还原,非离子,不可逆,介稳性,不稳定,丁达尔,分层或沉淀,高考真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1单元 第1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1单元 第1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电荷数,原子或离子,同种元素,不同种元素,化合物,性质不同的单质,同种物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①②③⑨⑩⑪,①③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讲 物质的分类 分散系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讲 物质的分类 分散系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归纳整合,应用举例,专项突破,分散系胶体,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真题演练明确考向,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