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 课件--2022届高三人民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
展开高考重点,尤其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
(1)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物物交换。(2)商周时期:商人出现,商业由官府垄断(工商食官)。(3)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货币种类繁多,各地经济联系加强。(4)秦汉:商业初步发展,比较艰难,总体水平不高。
原因:一方面,国家统一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对外贸易开始兴起;但另一方面,厉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业发展。
(5)隋唐——商业较快发展A.表现:都市商业繁荣,出现长安、洛阳等大城市;农村集市贸易得到发展;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B.原因:政局比较稳定;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对外开放
【知识解读】柜坊即专营钱币和贵重物品存放与借贷的机构,飞钱是一种汇票,实质是一种汇兑业务,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职能。作用: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
(6)宋元时期——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①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经济重心南移;市坊制度被打破,草市、夜市更加普遍。 ②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泉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 ③边境贸易、海外贸易发达(海上丝绸之路)
宋元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限制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纸币出现,便利商业往来;
(1)纸币出现。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2)城市兴盛。与唐代相比,打破了地域限制、市坊不分;不受时间限制;官府对商业活动不再严格监控,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3)商品经济繁荣。随着私营手工业规模的扩大,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也大大提高,商品经济呈现繁荣景象。(4)政策变化。中唐以来,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也有所松动。(5)榷场贸易发达。榷场是宋代官办边境贸易场所,以通辽、夏、金的互市贸易。榷场贸易是因各地区经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6)海外贸易发达。南宋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即是海外贸易税收。
【史论归纳】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①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③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代表是徽商和晋商。
【知识解读】商帮是地域性的商人集团,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会馆为组织形式。会馆是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工商业组织团体,保持浓厚的地域观念,是各商帮加强沟通联络的组织。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各商帮的联系,壮大商帮实力;但另一方面,区域商帮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不利于商帮扩大发展及转型。
(7)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发展
(7)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发展①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③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代表是徽商和晋商。④白银货币化,被广泛使用;⑤产生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新兴的工商业城市或市镇兴起,出现区域化、专门化的趋势;⑦限制对外贸易,日益萎缩;
(1)地区性的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出现:各地市场联系密切,地域分工趋势显见。(2)城乡商业繁荣:集市广泛分布,农副产品大量投入市场,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3)“商帮”活跃:明清时期,不仅从商人数增多,而且出现各具地方特色的商业集团即“商帮”。(4)政府干预减弱,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但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没有改变。(5)生产关系变化: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业资本参与生产过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史论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①古代商业发展具有明显阶段性,总体呈现繁荣发展趋势;②商业活动的时间、空间限制逐渐被打破;(交易场所)③商品种类不断丰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交易内容)④货币种类增加,日益便利化;(交易媒介)⑤商业组织性增强,出现商帮;(商人组织)⑥商业规模逐渐扩大,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生产关系)⑦商业和商人社会地位低,商业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商人地位)
【史论归纳】古代商业的发展规律
①促进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②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自然经济起了一定的破坏作用。③市民阶层兴起并日益壮大,冲击传统生活方式与社会观念。
【史论归纳】古代商业发展的影响
市民阶层:主要是指生活在城市里的商人与手工业者。宋元以来,商品经济日益发展,以商贾和百工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渐壮大,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所谓牙商,本来是指在城市和乡村的市场中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并从中抽取佣金的居间商人,亦称牙人。明清时,牙商人数大大增加,形成了一个专门的行当,称为牙行。清代著名的广州十三行,就是指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十三家牙行商人。认识: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市坊制度:市是商业区,坊是居住区,市与坊之间有严格界限,商业经营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西汉: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
(2)主要形式——朝贡贸易
①内容: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②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③特点:官府控制;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④地位:在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贸易图示
【史论归纳】古代中国城市变化的规律
国家对城市商业活动管理逐渐宽松
南方城市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城市人口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三、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含义: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思想,它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2)原因: ①农业是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农业生产直接关系国家兴衰; ②出于稳定社会秩序、保障赋税收入的客观需要; ③商业发展会导致土地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3)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注意〗抑商不等于灭商,限制不等于禁绝。
(4)表现:①重农:鼓励保护农业生产发展;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抑制兼并,防止农民大量破产;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②抑商:统治者强调农本商末、轻视商人、重义轻利等价值观念;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来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
【注意】所谓的“抑商”政策,其实是抑私商、进官商
①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鼓励农业生产,限制商业发展。②汉朝: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等政策,向工商业者加收重税。③唐宋: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④明清:固收重农抑商,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明太祖强调“厚本抑末”;清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
战国首倡—秦汉强化—唐宋松动—明清固守
1、“盐铁官营”政策:是中国封建社会政府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政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武帝时加强,此后历朝历代都不同程度地实行盐铁专卖。(实质: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算缗与告缗:算缗是西汉武帝时国家向商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告缗是当时针对商人瞒产漏税的一种强制办法。算缗告缗把大工商业主和高利贷者从农民身上剥削来的财物收归国有,是历史上大规模的抑商运动。 评价:增加了国家收入,缓和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封建经济基础的巩固,但是也迟滞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封建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 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
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促进小农经济发展,巩固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从而维护封建统治。
【史论归纳】重农抑商之下古代商人地位变化
夏商西周:“工商食官”,商人是政府的奴仆,地位低;春秋战国:“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出现许多大商人;战国后期至秦汉:实行重农抑商,商人的地位低下;唐宋:实行开明的商业政策,商人地位有所提高;明清:商品经济继续发展,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甚至出现士 商合流、弃儒(农)从商的现象,但政治地位进一步 降低。
2.“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市场需求小。②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③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西方的殖民扩张是其客观原因;此外,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认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不需与外国交流,也是原因之一。
【辨析】“海禁”政策不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朝贡贸易”。“闭关锁国”政策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闭关锁国”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不等同于绝对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行”。评价:对外国侵略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也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与经济往来,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局限性:①不利于工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②助长了统治阶级妄自尊大、天朝上国的心态,盲目排外,保守愚昧。 ③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妨碍西方近代科技传入,导致中国全面落后于世界。积极性:但它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经济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国家的安全。
【图解历史】“重农抑商”与“海禁”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关系
1.(2020·全国Ⅲ卷,24)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
2.(2020·全国Ⅲ卷,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3.(2019·课标全国Ⅰ,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4.(2019·全国Ⅱ卷,27)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a href="/ls/tb_c2772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精品课件ppt</a>,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什么是商业,商品交换,★郑人买履,★自相矛盾,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商业的发展历程,古代货币的发展,明清十大商帮,史料解读,南北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6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课件--2023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人民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第16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课件--2023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人民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商业的发展历程,商代铜贝币,商代骨贝币,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秦都咸阳,楚都郢,齐都临淄,赵都邯郸,燕都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6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二)课件--2023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人民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第16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二)课件--2023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人民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练习,桥上的商业区,车水马龙的码头区,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送外卖,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