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四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展开(完卷时间:75 分钟总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
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A .反对奴隶制度B.主张权利平等
C .抨击贫富差别D.具有人文精神
下表为建元元年(前 140 年,汉武帝继位后的第一个年号)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在当时()
人物
事件
出处
汉武帝
诏丞相、御史、列侯、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同时,可卫给“罢治中、商、韩非、
苏秦、张仪之言的贤良”奏。
《汉书·武帝纪》
董仲舒
以《对策》请黜刑名,崇儒术,兴太学。“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
者皆师尊之。”
《史记·儒林列传》
《资治通鉴》
卫绾
免丞相职,丙寅,以魏其侯窦婴为丞相,武安侯田蛤为太尉,“上雅向儒术,婴蛤俱好儒”,给请立明
堂以朝诸侯。
《汉书·武帝纪》
A.黄老之学真正退出了历史舞台B.“外儒内法”治国理念初步形成C.儒学以强劲的势头开展起来D.儒学的正统地位已开始确立
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考古学者徐旭生曾指出:“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素质、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以下考古研究中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英国学者罗林生通过“贝希斯顿铭文”破解了楔形文字
德国学者谢里曼根据《荷马史诗》找到了古代希腊遗址C.中国近代学者通过甲骨卜辞证实了《史记》中商史可信D.中国学者依据文献记载和天文学方法认定武王克商之年
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农作图生动地反映了敦煌地区各个时期的农 业生产场景。图 1 为壁画中唯一的唐朝曲辕犁耕作图,其他壁画中出现的都是直辕犁,也没有安装犁壁。据此可知,该地区
图 1
A.地理环境影响了农业生产B.畜牧业经济占据了优势地位C.生产力发展水平趋向衰退D.生产方式深受江南地区影响
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 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 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 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晚明诸多史家爱作翻案文章,即强调治史“断自本心”和“以己意解之” 的述旨趣,使晚明史学发展呈现新的面貌。晚明史学变化()
A.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B.推动考据学派的形成
C. 摆脱理学说教的风气D.受到阳明心学的影响
从长城遗址来看,秦汉的长城并不是连成一线的城墙,而是纵深交错、有些缺口的,以供和平时期与北方少数民族进行贸易,而明代长城则是连成一线的封闭城墙。对材料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明长城的主要职能发生了变化B. 明朝国力与秦汉差距较大C. 秦汉与明朝具有不同精神面貌D. 明朝政府禁绝了对外贸易
公元前 3 世纪上半叶以后,随着罗马对意大利南部地区西西里和希腊巴尔干地区的征服,罗马人开始从希腊人那里吸取营养,希腊文明尤其是诗歌和演说立即成了罗马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这反映了古罗马() A. 实行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
民主制度造就宽松文化氛围C. 文明发展程度落后于希腊D. 利用军事扩张推动文化认同
18 世纪后半期,韦奇伍德的陶瓷不仅迅速占据了英国市场,而且不到 20 年就将中国瓷器逐渐挤出欧洲,其出口率达到总销量的 80%。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通用部件标准化生产 B.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C.制陶业工厂制的建立 D.自由贸易成为英国国策
表格所示为近代以来西方各国技术成果占世界技术成果的比例(%)据此可确立的主题是( )
A.科技左右国力B. 大国兴衰奥秘C.人类发展方向D. 文化成就未来
在传统时代,政府几乎不承担公共卫生的职能。1910 年,满洲里肺鼠疫爆发,清政府指派从英国留学归来的伍连德博士赴东北防疫。伍连德通过调动军队、停运火车、严格防疫等一系列手段,迅速扑灭疫情。从公共卫生的角度考虑,1910 年的东北防疫本质上反映了()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其他
蒸汽时代
39.4
16.8
9.2
24.3
10.3
电气时代
15.8
9.1
17.7
40.4
17
电子时代
12.7
3.9
5.5
65.2
12.7
信息时代
4.3
4
10
64.3
17.4
A. 清政府非常关注传染病的防疫B. 中国政府由传统向现代转变C. 近代的防疫制度得以正式建立D. 清政府最为重视东北的防疫
上海自清末开埠以来,许多西方舶来品在这里汇聚,饮食文化从此变得更加多元复杂。德大色拉是西式色拉融入上海本地特色后改良而成的一道海派西菜,舶来西式炸猪排搭配上海特制的辣酱油也深受上海食客的喜爱。这表明( )
A. 近代上海的餐饮业成就已领先全国B. 商品流通中伴随着文化的传播借鉴C. 菜品改良改变了中国民众生活方式D. 传统菜系受到冲击并逐渐走向没落
郑和下西洋推动了文化传播与交流,虽然跨越洲际国界,却无法实现全球效应。而戛纳电影节上的一件时装转瞬间即可掀动全球影粉的追捧热潮。这说明( )
A. 大众文化审美的古今差异 B. 明星效应远大于历史名人C. 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传承 D. 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全球化
15.推动下表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新兴独立国家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拉丁美洲史稿》书中报道:“由于印第安人和古代世界文明的中心相距太远,无法联系因而,比亚洲、欧洲大陆较发达的区域
来说,他们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要较为落后一步。”这一论述()
揭示了西方侵略美洲的必然性
旨在强调欧亚文明的先进性
说明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兴衰
反映了文化交流互鉴的必要性
二、材料题(共 4 题,52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 分)
材料图 2、图 3 分别是明清时期徽商和晋商主要经商路线图。
图 2图 3
----据刘建生《明清徽商与晋商比较研究》等
据材料概括徽商和晋商经商路线的一个相同特点,并结合所学予以阐释。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材料一
20 世纪 60 年代,为进一步围堵社会主义国家、争夺第三世界国家, 美国致力于向印度、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推行“绿色革命”,输出杂交种子、化肥、生物技术,以提高玉米、小麦、大米等作物的产量,这使得受援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了粮食自足。但是, 由于大量化肥、杀虫剂的使用,也产生了土壤肥力下降、地下水消耗过度及土地板结、盐碱化等问题,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成本,加剧了社会不平等程度,进而威胁到上述国家(地区)的粮食安全。
——摘编自于沛等主编《世界现代史》(下册)等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倡科学种田,通过兴修水利、培育和推广良种等措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与此同时,我国致力于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科学研究工作,培育出一批成熟期不同的水稻良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水稻高产途径,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1964 年,袁隆平率先开始水稻优势利用的研究。1973 年, 他成功自主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至 1989 年,中国已向世界上 20 多个国家(地区)转让了这一技术。
——摘编自许嘉璐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向外推行“绿色革命”的背景。(6 分)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印度等受援国(地区) 与中国实现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并说明各自效果。(10 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粮食增产道路的历史启示。(4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世界文化遗产不仅镌刻着民族的历史足印和文化传统,而且书写着世界的多样色彩和丰富内涵。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全》等请选取上表中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一次研学旅
行。自拟研学的主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为选取的世界文化遗产配上解说词。(要求:研学主题明确,世界文化遗产的选取和解说词须切合主题、史论结合)
国家
世界文化遗产
希腊
雅典卫城
意大利
罗马历史中心、佛罗伦萨历史中心
西班牙
塞维利亚的大教堂、城堡和西印度群岛档案馆
英国
威斯敏斯特宫(国会大厦)、利物浦——海上商城
法国
凡尔赛宫及其园林
德国
埃斯莱本和维腾贝格的路德纪念馆建筑群
俄罗斯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和红场
美国
独立大厅、自由女神像、梅萨维德印第安遗址
埃及
金字塔
波兰
奥斯维辛集中营
日本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从先秦城隍的源起看,城隍本是作为自然神来崇拜的。从汉代开始,人们将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化为城隍神。各地城隍庙崇奉的神主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实体,多是正人直臣或造福地方百姓的忠烈义士在死后被追尊为城隍神。唐代开始,城隍崇拜得到普及。入宋以后,朝廷对祠神赐封的制度逐渐完善,城隍崇拜被正式地纳入国家祀典。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使民众主体意识增强,宋代树立的城隍神带有强烈的人格化色彩。人们的城隍崇拜已经糅合了诸如善恶报应、礼仪道德等思想观念。
材料二 自明代朱元璋确定了城隍的地位后,城隍崇拜在明清时期就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更强烈的政治色彩。明清时期将祭祀神祗与官员治理地方结合起来。《明史·职官志四》记载∶"布政史掌一省之政……祀典神祗,谨其时祀"。明清时期,人们赋予城隍神的职能涵盖了民众社会生活的全方位,城隍神由最初守护城池的单一功能,演变为负责整个城市的秩序平安、水旱吉凶和冥间司法等事务。民众赋予城隍神最大的权限,上到国家的政治稳定,自然中的风雨雷电,下到百姓的升官发财,民间婚姻求子,城隍神无所不管。
——摘编自邢薇薇《郑州文庙、城隍庙所存碑刻资料整理与研究》等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城隍崇拜的演变趋势。(6 分)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演变趋势产生的原因。(6 分)
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共8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类)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类)历史试题,文件包含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历史类试题docx、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历史类试卷pdf、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历史类参考答案docx、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历史类答题卡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四校联盟(福州一中等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四校联盟(福州一中等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