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1 信息技术基础4.2.2 信息智能处理的方式公开课教案设计
展开4.2.2 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教案
(智能工具的工作原理)
一、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随着技术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自然会涉及到信息智能处理,这也是前沿技术在日常应用中的体现,高中学生有必要也有兴趣追求和学习前沿技术,本节内容只是要求学生在使用信息智能工具软件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进行初步体验,并形成感性认识。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智能信息处理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智能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形成对信息前沿技术探索的强烈要求。
三、学习重点、难点
了解信息智能工具处理的工作原理。
四、学习方法
任务驱动式学习、自主学习、讲授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五、学习时间
1课时
六、学习环境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
七、学习过程
1、交流分享:邀请学生就自己上节课体验的智能工具分享感受。
2、智能工具与一般处理工具的区别:
(1)处理问题的对象、性质、方法、过程、结果均不同。
(2)处理问题是不确定的、非结构的、没有固定算法的、处理的过程是推理控制的过程,最终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太确定的。
3、主要研究领域:
(1)模式识别:是利用计算机对物体、图像、语音、字符等进行自动识别的技术,它的一般过程包括:
a、样本采集
b、信息的数字化
c、预处理
d、数据特征的提取
e、与标准模式进行比较
f、分类识别
(2)自然语言理解:主要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的技术,自然语言理解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a、词法分析
b、句法分析
c、语义分析
4、简单原理:
(1)手写板书写汉字:
当我们在手写板上写汉字时,手写板会把书写过程形成的轨迹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机要对这些轨迹信息进行预处理,除去信号中的“噪声”,并把文字大小和笔画粗细等规范化,以减少识别中的复杂性。接下来,需要对笔画进行识别,并于字型特征库中存放的标准汉字的字型信息进行比较,当字型识别的结果和字型特征库中的某一个汉字的字型信息相同,也就是特征匹配成功,计算机就把这个汉字显示在屏幕上。用手写板输入汉字的工作流程简单描述如下:
a、手写汉字
b、信息读入
c、预处理
d、笔画识别
e、特征匹配(特征库)
f、显示汉字
(2)通过网络与机器人对话: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包含了三个部分:语言理解、思考、语言生成。
(3)翻译系统:
一种语言的文章输入到系统中,系统就会把句子变成单词,辨析词性并查阅存储在计算机里的单词字典,找出另一种语言的对应词,再查存储在计算机里的语法词典,分析语法,确定语法结构,再找出另一种语言与之对应的语法结构,最后,把文章以另一种语言文字的形式输出。机器翻译的工作流程简单描述如下:
a、输入待翻译的源语言文本。
b、确定对应单词(单词库)。
c、确定语法结构(语法库)。
d、翻译
e、输出翻译后的目标语言文本。
5、练习拓展:
(1)开展课堂测试,并以记事本的方式保存。
(2)尝试进行在线下棋。
(3)尝试思考、讨论国际话语权问题。
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第一章 走进信息社会1.3 信息技术的影响1.3.1 信息技术推动科技革新与进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第一章 走进信息社会1.3 信息技术的影响1.3.1 信息技术推动科技革新与进步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2.1.1 知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2.1.1 知识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项目简介,课程标准及目标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和策略,项目活动流程,教学活动设计,结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选修3 网络技术应用4.2 网站的设计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选修3 网络技术应用4.2 网站的设计优秀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