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测评试题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测评试题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页
    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测评试题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2页
    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测评试题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测评试题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测评试题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9页。
    第三单元测评(时间:75分钟 满分:100)一、选择题(每小题3,48)下图为长江中游某地连续五日的天气情况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1.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2.有关该地区59日天气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B.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C.6、7日夜晚大气保温作用较强D.气压不断下降下图是我国某地地面气压分布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在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中(  )a地的气压比b地低 c地附近有冷锋活动 d地的风力比e地小 e地的风向为偏北风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a、c、d、e四地中,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A.a和c B.a和e C.c和d D.e和d右图为近地面某完整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带的风向。读图,完成5~6题。5.该气压带可能是(  )A.极地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6.该风带的风向是(  )A.西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右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完成7~8题。7.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  )A.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B.信风带东南风C.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D.盛行西风带西南风8.当图中周围出现极夜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武汉梅雨 B.南京伏旱C.北京寒潮 D.哈尔滨洪涝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完成9~10题。9.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图中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风10.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3月份、北半球春季 B.乙图表示7月份、北半球夏季C.甲图表示9月份、北半球秋季 D.乙图表示1月份、北半球冬季读几种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图,完成11~12题。11.下列关于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是热带沙漠气候B.是热带雨林气候C.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是热带草原气候12.图中代表的气候类型最大的分布区为(  )A.亚马孙平原地区B.撒哈拉沙漠地区C.西西伯利亚地区D.西欧地区下图为沿某经线圈部分陆地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陆地),O为极点,AB均位于赤道上。~表示气候类型。读图,完成13~14题。13.在同一低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是(  )A. B.C. D.14.气候类型②③④所在大陆为(  )A.澳大利亚大陆 B.南美大陆C.北美大陆 D.非洲大陆读下表,完成15~16题。 气候类型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降水量/mm全年平均降水量/mm-4252135955188275020255811860307367900 15.下列关于表中四种气候类型的正确叙述是(  )A.甲降水季节变化小 B.乙终年温和湿润C.丙分布在大陆西岸 D.丁雨热同期16.表中既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又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为(  )A. B. C. D.二、综合题(52)17.(9)读某时期北京的天气状况统计结果,完成下列各题。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10241812微风小于310251911雾转霾微风小于310261812雾转晴北风3~4级转4~51027144北风转微风3~4级转小于31028163微风小于3102956多云转霾微风小于3 (1)统计结果显示,北京在该时段前期气温较   ,风力   ;中后期气温   ,风力    ,说明该时段北京受    (天气系统)控制。 (2)统计结果还显示,该天气系统给北京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3)该天气系统并没有给北京带来降水,说明               18.(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图甲为某日近地面天气形势简图。图甲图乙材料二 威海是著名的雪窝子,年总降雪量大,但是南北相差悬殊。环翠区降雪量大,乳山市降雪量小。图乙是威海市地形图。(1)从天气系统角度看,图甲中A处按气压状况称作    ,B处按气流状况称作       (2)图甲中Q地此时风向为      ,天气特点是气温    、气压    ;未来几天可能受    天气系统影响,出现                天气特点。 (3)图甲所示的是北半球的    (季节);M、N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4)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威海的气候类型的是   (填字母),该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5)图乙中C处冬季降雪比D处   (填),原因之一是C处冬季多吹    风,海洋水汽沿地形爬升,多降水。 19.(10)读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气压带名称:C            ,E             (2)A、B、C三地中,降水多的为   地。 (3)当图中气压带、风带移至最北位置时,影响我国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4)赤道地区全年雨量充沛,其主要原因是                    ;而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其主要原因是                             20.(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 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降水特征的成因。   (3)说明B国西北部1月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对该地区气候的影响。    
    第三单元测评1~2.1.A 2.C 1,根据图示信息,连续五日,天气变化特点为晴多云,整体来看,气温下降,最有可能为冷锋过境,A项正确。第2,根据图示信息,59,该地区气温日较差由大到小,后变大,A项错误;空气的湿度先增大、后减小,B项错误;6日多云,7日阴,夜晚大气保温作用较强,C项正确;该地区经历了冷锋过境,气压会升高,D项错误。3~4.3.D 4.A 3,将图中气压值相等的点连成线,形成气压分布图(下图),可知此处天气系统为气旋,找出气旋的两个槽线,槽线附近会形成锋面。据下图可知,a地气压比b地高;c地附近有暖锋活动;根据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判断d地的风力比e地小;e地在北半球气旋的西部,为偏北风。第4,气旋的槽线附近往往形成锋面,而降水总是出现在冷气团一侧,结合题意可知,ac两地多降水天气。5~6.5.A 6.B 图中气压带为完整气压带,根据风向可知为极地高气压带,根据风的偏转方向可知为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图中风带为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为东南风。7~8.7.D 8.C 7,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是赤道地区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的;位于低纬,为信风带,根据风的偏转方向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北半球信风带风向为东北风;气压带位于30°附近,由于动力原因,气流下沉形成,而非空气冷却下沉形成;是盛行西风带,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指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北半球盛行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第8,周围出现极夜,即北极周围出现极夜,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半年,梅雨、伏旱、洪涝等发生在夏半年,只有寒潮发生在冬半年。9~10.9.D 10.B 9,读甲图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30°N~40°N受盛行西风带影响,风向为西南风。第10,分析可知,甲图表示北半球冬季,1月份;乙图30°N~40°N受高气压带控制,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7月份。11~12.11.B 12.A 11,气温为20~30,降水量为750~1500毫米,与热带沙漠气候特征不相符;气温为22~28,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为热带雨林气候;气温为15~30,降水量为1000~1500毫米,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不相符;气温为8~20,降水量为250~1000毫米,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第12,热带雨林气候最大的分布区为亚马孙平原地区。13~14.13.A 14.A 13,O为极点且位于大陆上,说明图示范围位于南半球。地球上的低气压带包括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在图示范围内,没有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AB均位于赤道上,其附近的①⑧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第14,根据南半球的三个大陆南北跨的纬度数可排除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15~16.15.B 16.C 15,根据气候资料判断,甲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降水集中于夏季,有明显的雨季,全年降水中等,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乙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750毫米,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丙终年高温,降水集中于7月且当月降水量接近600毫米,全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故判断为热带季风气候。丁雨热不同期,故判断为地中海气候。选B项。第16,既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又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形成的是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由上题分析可知,C项。17.解析(1),从表中统计结果看,北京在该时段前期气温较高,风力小,中后期气温降低,风力先增大后减小,说明该时段北京受冷锋控制。第(2),统计结果显示,风力增大,雾霾天气转晴,该天气系统给北京带来的有利影响是减轻了雾霾(或净化空气)。第(3),该天气系统并没有给北京带来降水,说明锋前暖气团比较干燥,气温降低没有使水汽凝结形成降水。答案(1)高 小 低(降低) 先增大后减小 冷锋(2)减轻雾霾(或净化空气)(3)锋前暖气团比较干燥18.解析(1),根据气压分布可知,A处为低压,B处按气流状况为反气旋。第(2),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可判断Q地的风向是偏南风;根据锋的符号可知,Q地此时受暖气团影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未来几天Q地可能受冷锋的影响,其天气特点是阴雨、雪、大风、降温等。第(3),此时陆地形成高气压,海洋形成低气压,北半球是冬季。M处等压线较N处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第(4),威海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它是由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A图为地中海气候,B图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图为温带季风气候,D图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第(5),威海冬季盛行西北风,C地位于来自海洋的西北风的迎风坡,多降水。答案(1)低压 反气旋(2)偏南风 较高 较低 冷锋 阴雨、雪、大风、降温等(3)冬季 M处(4)C 海陆热力差异(5)多 西北(或偏北)19.解析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及气流性质可知,从赤道开始,气压带由低纬向高纬依次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低压控制的地区,一般多阴雨天气;高压控制的地区,一般多晴朗天气。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南北移动,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答案(1)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2)A(3)雨热同期(4)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难以形成降水20.解析(1),结合大气环流和地形等因素对降水进行分析说明。第(2),结合B国阴影区域所处位置及大气环流、洋流和地形等因素,分析气候类型及降水特征的成因。第(3),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1B国西北部盛行风的形成原因;结合盛行风的性质说明其对气候的影响。答案(1)A国冬季降水西北多东南少,夏季降水东南多西北少。原因:冬季日本海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太平洋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夏季太平洋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日本海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2)热带雨林气候。成因:东南信风从海洋吹来,水汽充足;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增温增湿。(3)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成西北风。西北风从海洋吹来,给该地带来较多降水。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