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版新教材高考地理第一部分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2023版新教材高考地理第一部分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页
    2023版新教材高考地理第一部分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2页
    2023版新教材高考地理第一部分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版新教材高考地理第一部分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展开

    这是一份2023版新教材高考地理第一部分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月考]农为邦本,食为政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下表为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三个省级行政区人口、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统计表(2017年)。读表,完成1~2题。
    1.甘肃、宁夏相比,青海( )
    A.人口多 B.耕地面积少
    C.面积小 D.粮食产量高
    2.青海省土地生产力低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丰富
    B.微生物分解强
    C.红壤广布
    D.海拔高、气候寒冷
    [2022·福建三明市高三三模]2021年4月2日,北京绿色交易所举行了国内首次油轮“碳中和”认证仪式,某油轮在青岛—巴士拉—青岛航程中(1月26日~3月25日)固定源排放所产生的8 583吨CO2温室气体,通过购买等量华能风电场产生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进行抵消,实现碳中和。读青岛—巴士拉航线示意图,完成3~4题。
    3.该油轮返程时CO2排放量明显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顺流(北印度洋) ②盛行风 ③载货量 ④逆流(北印度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③④
    4.国内首例油轮碳中和成功实践的直接影响是( )
    A.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 B.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C.提高油轮的经济效益 D.促使人们节约能源
    [2022·广东佛山市高三二模]2021年1月26日,我国某电池制造企业将在法国东北部港口城市敦刻尔克,打造海外“超级工厂”,预计2024年投产,生产的电池除了装备电动汽车外,还可以存储可再生能源。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某电池制造企业在敦刻尔克设厂的主要目的是( )
    A.拓展欧洲市场
    B.利用海运将产品运回国内
    C.获得当地技术
    D.帮助法国发展新能源汽车
    6.若欧洲西部沿海地区使用该厂电池存储当地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最可能是( )
    A.太阳能 B.风能
    C.石油 D.水能
    2020年我国石油进口量为5.4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3%,石油进口多来自沙特阿拉伯、西非、俄罗斯、中南美洲、伊拉克和其他中东国家。2021年6月塔里木油田又添新发现——10亿吨级超深大油气区,钻井深度达8 470米,创造了塔里木盆地大沙漠区最深出油纪录。据此完成7~8题。
    7.同中南美洲、西非和中东国家相比,我国塔里木盆地等地区油气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开采技术落后,油气勘探能力不足
    B.油气埋藏深,开采成本高
    C.油气品质差,后备储量不足
    D.油气产量低,对外依存度高
    8.针对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石油能源危机突显的现状,下列措施效果最明显的是( )
    A.积极开发水电、核电等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B.建立完善现代石油储备制度,确保国家石油安全
    C.减少石油进口数量,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
    D.加快建立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2022·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一模]哈素海(下图所示)地处阴山南麓,原是黄河、大黑河冲积平原上的一片积水洼地,平均水深不超过2 m,蓄水面积年内变化很大。民生渠建成后引黄河水定期补给,再经围护堤坝等工程建设,哈素海成为一个面积稳定的人工湖,滋养着周边大片农田。据此完成9~10题。
    9.早期哈素海蓄水面积年内变化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下渗 C.蒸发 D.降水
    10.目前哈素海明水区面积显著缩小,可能预示该湖未来( )
    A.沼泽化 B.集水功能增强
    C.盐碱化 D.生态环境优化
    [2022·浙江高三模拟]下图为我国华北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据此完成11~12题。
    11.丙地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为(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美化环境,消烟除尘
    C.防风固沙,保护堤岸 D.降低风速,阻挡风沙
    12.若甲地植被遭到破坏,会造成( )
    A.甲地生物多样性增多
    B.乙地发生洪涝灾害频率增加
    C.丙地土壤厚度减少
    D.丁地海岸线后退
    二、综合题
    13.[2022·湖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明显,2019年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明显高于鲁西北平原地区。下图示意山东省山脉水系分布。
    (1)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与鲁西北平原地区的种植结构“非粮化”率差异大,请从自然条件方面作出解释。
    (2)近年来,山东省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种植结构“非粮化”类型逐渐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转变,说明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3)为保障粮食安全,请提出防止耕地种植结构“非粮化”的合理建议。
    专练7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阶段练 专练66~专练72)
    1.B 本题考查读表分析能力。从表中可以看出,与甘肃、宁夏相比,青海人口少、耕地面积少、人均粮食产量低,B正确,A、D错误。青海省耕地面积虽小,但总面积较宁夏大,C错误。
    2.D 本题考查环境特征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青海省位于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微生物分解作用弱,土壤较为贫瘠,热量不足,生产力低,降水少,红壤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D正确。
    3.D 据材料可知,油轮在青岛—巴士拉—青岛航程中(1月26日~3月25日)主要是冬半年,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流向为逆时针不变,青岛—巴士拉是顺流,返程是逆流,航速不同,从而影响碳排放,①不符合,④符合,A、C错误;沿途盛行风发生变化,返程受盛行风的影响差异较小,②不符合,B错误;该油轮返程时CO2排放量明显不同,还可能与载货量大小有关,影响碳排放,③符合。故选D。
    4.A 碳中和是指一定时期内,二氧化碳的消除量=排放量,反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国内首例油轮碳中和成功实践有利于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A正确;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是今后的趋势,不能直接影响,B错误;提高油轮的经济效益不是碳中和的主要目标,C错误;一定程度上能促使人们节约能源,但不是直接影响,D错误。故选A。
    5.A 从该企业生产特点入手,对应企业选址地点,能相互匹配的联系有:规模大、市场为电动汽车行业——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汽车市场规模较大,A符合题意;敦刻尔克是一个港口,而电池产品多以航空运输为主,B错误;材料中提到该企业生产的电池“可以存储可再生能源”,表示已具备一定的技术,还能在短时间内打造“超级工厂”,表示企业本身实力较强,C错误;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该企业在当地设厂带来的客观影响,但不是企业自身的主要目的,D错误。故选A。
    6.B 由于西风常年带来海洋的水汽,沿海地区云雾天气较多,太阳能不足,A错误;欧洲西部位于西风带,盛行西风从海洋吹来,受摩擦力较小,加上欧洲西部为平原地形,对风力的阻挡作用小,因此风力较大,风能资源丰富,B正确;石油不属于可再生能源,C错误;该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落差小,水能资源不足,D错误。故选B。
    7.B 本题考查我国油气资源的开采条件。中南美洲、西非和中东地区油层埋藏深度浅,开采成本低,油质较好;我国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勘探量不断提升,但由于埋藏深,石油开采成本较高,B正确。塔里木盆地石油钻井深度达8 470米,说明我国的石油勘探和开采技术水平高,A错误。塔里木盆地年油气产量近3 000万吨,成为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油气的后备储量、产量均较大,C、D错误。
    8.A 本题考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措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要想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缓解石油危机,积极有效措施是加快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积极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A正确;减少石油进口会不利于经济发展,C错误;建立完善的石油储备制度和现代石油市场体系仍避免不了石油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B、D错误。
    9.D 由材料“蓄水面积年内变化很大”“民生渠建成后引黄河水定期补给,再经围护堤坝等工程建设,哈素海成为一个面积稳定的人工湖”可知,早期哈素海面积变化大是由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造成的,后期稳定是水利工程措施造成的,D正确。和地形、下渗、蒸发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10.A “哈素海成为一个面积稳定的人工湖,滋养着周边大片农田”,农业发展可能造成湖水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而造成湖沼化,A正确。周边农业发展可能导致入湖水量减少,集水功能减弱,B错误。该湖水下渗较多,不会出现盐碱化,C错误。结合以上分析可知生态环境可能恶化,D错误。故选A。
    11.D 考查植被的作用,据图分析,甲地植被在陡坡处,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丁地在海边,有防风固沙、保护堤岸的作用;丙地以高大树木为主,目的是降低风速,阻挡风沙;美化环境,消烟除尘是城市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B 考查植被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若甲地植被遭到破坏,则甲地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多,河床抬高,丙地土壤厚度增加;乙地发生洪涝灾害的频率增加;丁地海岸线将向海洋延伸。据此分析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3.答案:(1)与鲁西北平原地区相比,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多样,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土组合多样,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或与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相比,鲁西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水、热、土组合相对单一,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
    (2)经济发达地区对蔬菜、瓜果需求量变大;农户种植蔬菜、瓜果经济效益更高;农业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好。
    (3)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粮食种植的积极性;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加粮食种植收益;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和两个地区的名称可知,鲁西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受地形影响,当地水、热、土组合相对单一,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种植粮食的效益相对较好,从而使得“非粮化”率较低;而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多样,气候相对温暖湿润,使得水、热、土组合多样,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不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因此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的效益远高于种植粮食,因此“非粮化”率较高。第(2)题,经济发达地区人口集中,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居民对蔬菜、瓜果需求量变大,使得当地农业中“非粮化”类型向蔬菜、瓜果转变,这是市场需求的结果;与种植棉花、花生等作物相比,农户种植蔬菜、瓜果经济效益更高,促使当地“非粮化”类型逐渐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转变;蔬菜、瓜果种植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好,有利于“非粮化”类型逐渐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转变。第(3)题,种植结构“非粮化”现象主要原因是种植粮食的经济效益较差,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够,因此应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粮食种植的积极性;提高种植粮食的经济效益还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入手,如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机械化水平,从而增加粮食种植收益;提高种植粮食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从技术投入入手,如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从而提高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政策手段抑制种植结构“非粮化”现象,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省级行政区
    人口(万人)
    耕地面积(千公顷)
    人均粮食产量 (千克)
    甘肃
    2 522
    5 377.0
    422. 42
    青海
    586
    590.1
    172.20
    宁夏
    705
    1 289.9
    545.40

    相关试卷

    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2保护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2保护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共2页。

    统考版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3环境保护: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3环境保护,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