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配套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06/134703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第三节 独特的民族风一等奖教学设计
展开1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真听赏汉族民歌,感受不同体裁、不同地域、不同风格汉族民歌的不同特点,使学生能够感知汉族音乐的魅力。
技能目标: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积极参加讨论,归纳和总结号子、山歌、小调这三种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重点是在课堂中的体验,引导学生自主了解汉族音乐。通过在课堂中合作学习汉族音乐,从而达到学生们在音乐中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聆听习惯,通过课堂体验与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挖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学习汉族民歌后要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改变看法,使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提升,激发学生对汉族民歌的热爱,让学生真正的明白艺术来源于生活。
2学情分析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聆听习惯,通过课堂体验与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挖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学习汉族民歌后要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改变看法,使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提升,激发学生对汉族民歌的热爱,让学生真正的明白艺术来源于生活。
3重点难点
听赏不同体裁民歌的音乐特征,比较异同。
区分汉族民歌体裁以及不同民歌的音乐特征。
通过学习,能够准确判断民歌的体裁。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1、导入
课前首先欣赏视频《小河淌水》
师:“这是一首民间歌曲,你们觉得这首民歌美吗?我国民歌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没有文字时,语言还不发达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了用歌声表情达意来减轻劳动的负担,歌唱生活,歌唱爱情了,所以也被形象的比喻为‘文化的载体’学习民歌就是其实就是以民歌为切入点,了解民族文化。问:在我国哪一个民族人口最多?” 答:“汉族”。 而且而且汉族人口分布地区极为广阔的。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文化传统不同、风土人情不同、环境的影响不同等等,就产生了许许多多音乐风格不同的汉族民歌。
2、民歌的界定
民歌又称民间歌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造出来的,最能直接反映现实,被人民群众所普遍掌握。广泛流传的一种短小的歌唱艺术。
汉族民歌数量众多,音乐风格多样,民歌也有很多分类方法。有按民族特征分类、按音乐风格分类、按题材分类。我们今天就来按体裁分类: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田歌、小调、灯歌、儿歌、风俗歌等。
3、思考聆听阶段
山歌,中国民歌基本体裁之一。流传分布极广,节奏及其自由。大多以独唱或对唱形式出现。即兴编词,内容以表现劳动与爱情生活为主。
师:“南方山歌与北方山歌因为地域的关系在音乐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
4、师生互动阶段
教师演唱号子引出号子体裁。
介绍号子体裁特征,号子,它是产生于劳动并伴随重体力劳动所演唱的一种最朴实的民歌体裁。
师生一起合作《船工号子》,体会号子的魅力。
师:“为什么在号子中听到最多的是‘嗬哟嗬哟’的声音?”
生:“。。。。。。。。。。。。。。。。”
师:“号子的演唱形式是?独唱?对唱?还是一领众合?”
生:“。。。。”
通过以上体验,证明艺术来源于生活。
5、情感体验阶段
介绍小调,一般是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又称小曲。小调多以反映社会生活为题材,曲调特点流畅丰富。
①欣赏小调的代表歌曲《茉莉花》。
②分析《茉莉花》音乐特征。
③师生一起演唱《茉莉花》。
民歌具有变异性,尤其小调的变异性最强。举例《茉莉花》另一种唱法。
欣赏湖北民歌《龙船调》
师:“《龙船调》之所以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主要是用风趣的对白形式,讲述了老百姓平凡的生活,说明了老百姓很热爱生活,也善于运用民歌表达生活中的乐趣。” 找学生当领唱,其他学生伴唱。
音乐人音版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音乐人音版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精品教学设计,共2页。
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优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优质教案及反思,共4页。
音乐必修 《音乐鉴赏》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公开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音乐必修 《音乐鉴赏》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公开课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