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第四节 体温稳定的调节(学案+课件)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二章 第四节 体温稳定的调节.pptx
    • 第二章 第四节 体温稳定的调节.docx
    第二章 第四节 体温稳定的调节第1页
    第二章 第四节 体温稳定的调节第2页
    第二章 第四节 体温稳定的调节第3页
    第二章 第四节 体温稳定的调节第4页
    第二章 第四节 体温稳定的调节第5页
    第二章 第四节 体温稳定的调节第6页
    第二章 第四节 体温稳定的调节第7页
    第二章 第四节 体温稳定的调节第8页
    第二章 第四节 体温稳定的调节第1页
    第二章 第四节 体温稳定的调节第2页
    第二章 第四节 体温稳定的调节第3页
    还剩5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学年第四节 体温稳定的调节优质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四节 体温稳定的调节优质课ppt课件,文件包含第二章第四节体温稳定的调节pptx、第二章第四节体温稳定的调节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节 体温稳定的调节[学习目标] 1.简述体温的概念、产热和散热的途径。2.概述体温的调节过程。[素养要求] 1.生命观念:结合体温调节的过程,深化稳态与平衡观。2.科学思维:构建体温调节的概念模型。 1产热和散热的平衡(1)体温:是人体体核部位的平均温度。(2)常用测量部位:直肠、口腔和腋窝。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人的体核体温。(3)热量平衡(4)人体的产热热量的主要来源:是由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在细胞代谢时产生的。基础代谢:体内能量的消耗只用于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能量代谢比较稳定,这种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和骨骼肌产热途径:细胞代谢产热、骨骼肌运动产热和骨骼肌战栗产热。(5)人体的散热主要散热部位:皮肤散热途径a.外界温度低于体表温度: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对流等方式散热。b.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体表温度:主要通过蒸发散热。c.其他散热途径:呼气、排尿、排便等。人体调节散热的方式a.人体是通过调节皮肤的血流量来控制皮肤散热的。b.炎热环境下,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散热量增加2体温稳定的调节(1)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2)寒冷条件(3)炎热环境(4)发热(5)人体体温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当体温过低时,酶的活性降低,代谢速率变慢,生命活动受到影响;当体温过高时,酶的活性也会降低,甚至丧失,生命活动出现异常。(6)一定限度的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有利于消除致病因素,恢复身体健康。3行为性体温调节和自主性体温调节(1)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都具有一定的行为性体温调节能力。(2)人类或其他恒温动物区别于变温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具备自主性体温调节功能。判断正误(1)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  )(2)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其产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3)下丘脑是体温感觉中枢,调节机体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  )(4)某人发高烧时,体温维持在38.5 ,说明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答案 (1)× (2)× (3)× (4)×1.尝试绘出人体散热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曲线,并分析比较25 10 条件下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大小关系。提示 如图所示当人从25 的环境到10 的环境后,经过机体调节人体的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人体25 时的产热量(a)、散热量(b)10 时的产热量(c)、散热量(d)的大小关系是人体25 时产热量(a)25 时散热量(b)<10 时产热量(c)10 时散热量(d)2.当环境温度由25 降至10 时,人体内酶的活性怎么变化?原因是什么?提示 人体内酶的活性不变。人是恒温动物,在不同的外界温度条件下,人的体温维持相对稳定。 3.尝试写出在寒冷条件下产生冷觉的神经传导路径。提示 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产生冷觉。4.某同学因感冒而发烧,试分别分析在体温上升期、体温稳定期、体温下降期时该同学的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大小关系。提示 体温上升期:产热量>散热量;体温稳定期:产热量=散热量;体温下降期:产热量<散热量。核心归纳1体温调节的过程(1)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2)温度感受器:热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分布于皮肤、黏膜和内脏等。(3)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4)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2关于体温调节的四点理解(1)人体通过调节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外界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环境温度高时,产热少,散热也少。(2)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等,它们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3)体温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为温度的变化而不是”“本身。(4)在发高烧时,人体的产热不一定大于散热,除非病人的体温在继续升高,如果体温保持不变,则产热仍等于散热。1(2020·鞍山高二检测)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人体皮肤血流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25 条件,则可能为0 环境B.在时间内,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C.在时间内,体内酶的活性比时间①③D.在时间内,皮肤血管收缩是非条件反射答案 C解析 的过程中,血流量减少,说明人体进入寒冷环境中,A项正确;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B项正确;由于人是恒温动物,则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基本不变,C项错误;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D项正确。2.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寒冷下丘脑肾上腺的调节是神经调节B甲状腺内环境下丘脑的调节是体液调节C.寒冷环境下,机体产热量增加,散热量也增加D.图中肾上腺和甲状腺都属于效应器答案 D解析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垂体的分级调节,该过程为体液调节,故甲状腺不是效应器,D错误。题组一 产热和散热的平衡1.下列关于体温稳定的调节,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体温是指人体体壳体温的平均值B.体温调节是通过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来实现的C.在基础状态下,人体所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变为热能D.骨骼肌战栗时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但不做功答案 A解析 人的体温指的是人体体核部位的平均温度。2.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  )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皮肤血管舒张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D.用酒精擦拭皮肤答案 A解析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会增加产热量,不利于人体散热,A符合题意;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以增加散热量,B不符合题意;汗腺分泌汗液增加,则散热量增加,C不符合题意;用酒精擦拭皮肤时酒精的挥发会带走部分热量,可以增加散热量,D不符合题意。3(2020·江苏连云港市高二期末)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收缩B.寒冷环境中细胞代谢加强,产热增加C.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D.正常人在炎热环境中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答案 A解析 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舒张,A错误;体温调节的结果是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D正确。题组二 体温稳定的调节4.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冬天走到室外后,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B.人体体温的恒定受神经、体液的共同调节C.肝是人体内代谢最旺盛、产热量最大的内脏器官D.寒冷环境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以通过副交感神经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答案 D5.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身体变化的是(  )皮肤血管收缩 皮肤血流量增多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汗液分泌增多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代谢活动增强A①④⑤   B①③⑤⑥C②⑤⑥   D②③⑤⑥答案 B解析 人在寒冷环境中,机体一方面增加产热,另一方面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增加产热的途径有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多、骨骼肌战栗、代谢活动增强等,减少散热的途径有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汗液分泌减少等。6.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A.大脑皮层、下丘脑B.下丘脑、大脑皮层C.下丘脑、脊髓D.脊髓、大脑皮层答案 B7.下列关于人的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恒定调节属于反馈调节B.基础状态下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内脏、肌肉和脑等C.热量散出主要是汗液的蒸发和皮肤血管的散热D.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答案 D解析 参与体温调节的主要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参与血糖平衡调节。8.正常人的体温能维持在37 左右,是因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37 ,若调定点改变,体温将随之改变。流感病毒侵入某人机体后,机体发热至39 ,持续一段时间后自动恢复正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由37 上升至39 的过程中,机体汗腺分泌减少B.体温由37 上升至39 以后,调定点开始上升C.体温由39 降至37 的过程中,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D.体温恢复正常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 B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病毒侵入机体后,机体调定点发生改变,体温由37 上升到39 的过程中,产热增加,散热减少,机体汗腺分泌减少,A正确;调定点先上升,体温才升至39 B错误;体温由39 降至37 的过程中,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体温才能降低,C正确。9冰桶挑战赛是一项慈善活动,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身体会作出一系列的反应,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B.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C.体温下降,代谢减弱D.此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答案 C解析 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身体作出一系列反应:寒冷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代谢加强),减少散热(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此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综上所述,C项错误。10.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def散热B.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bcg完成调节Cd途径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产热完成的D.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答案 A解析 当在炎热环境中时,机体主要是依靠皮肤散热,A错误。选择题1112题为单选题,1316题为多选题。11(2021·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期中)下图是当环境温度由25 降到10 时,正常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环境温度为25 时,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当环境温度从25 下降到10 时,t1t2时间段散热量增加是由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加大造成的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时间t3以后单位时间的产热量小于时间Ot1时间段单位时间的产热量答案 D解析 当环境温度为25 时,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体温维持相对平衡,A项正确;当环境温度从25 下降到10 时,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变大,机体散热量增加,B项正确;时间t2以后,寒冷环境导致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得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C项正确;时间t3以后单位时间的产热量大于时间Ot1时间段单位时间的产热量,D项错误。12.如图表示健康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B.图中①→③→④→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X代表的主要生理变化是细胞呼吸增强D.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人体产热速率明显大于散热速率答案 D解析 下丘脑是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当健康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时,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传至下丘脑。下丘脑一方面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机体的产热量,减少散热量,另一方面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使呼吸作用增强,增加产热量,故图中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ABC均正确;恒温动物在正常状态下产热速率等于散热速率,D错误。13(2021·江苏宿迁市高二月考)低体温患者的体温会下降到35度以下,严重的低体温患者常有意识障碍,剧烈颤抖、心动过缓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体温下降是患者产热总量明显低于散热总量的直接结果B.可通过隔离保温、吸入暖的氧气等对低体温患者进行抢救C.低体温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多D.低体温患者是由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导致答案 AB解析 体温恒定的维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作用下,机体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体温下降是患者产热总量明显低于散热总量的直接结果,A正确;对患者而言,体温下降的情况下,保温和吸入暖氧气都可以使体温上升,从而成为抢救病人的措施,B正确;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代谢,加快体内的产热过程,C错误;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D错误。14.如图表示某健康男子在休息时,血液流经皮肤的相对流量,室内温度在a时刻由15 突然升至40 ,在b时刻又突然降至1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开始的50 min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急剧上升B.在ab时段,机体的产热量小于散热量C.体内酶的活性bc时段比ab时段明显降低D.机体耗氧量bc时段比ab时段相对较大答案 ABC解析 在开始的50 min内,处于15 的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增加产热量,但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会急剧上升,A错误;在ab时段,健康男子的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错误;由于人的体温能维持相对稳定,故酶的活性基本不变,C错误;bc时段处于15 的寒冷环境中,细胞的代谢水平提高,以增加产热量,因此耗氧量增加,D正确。15.人体感染病毒后的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调节体温B.高温持续期,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体温下降期,汗腺分泌可能增加D.发热造成消化酶的活性下降,食欲差答案 ACD解析 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支配骨骼肌收缩和皮肤血管收缩,这种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细胞代谢增强这种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节,A正确;高温持续期,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错误;体温下降期,机体产热量小于散热量,可通过皮肤分泌汗液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等途径增加散热,C正确;人体酶的最适温度为37 左右,发热造成消化酶的活性下降,所以食欲差,D正确。16.为了探究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某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编号处理A组小白鼠切除下丘脑同时置于寒冷环境中,定时测量体温与耗氧量B组小白鼠正常手术但不切除下丘脑 A.需选择多只体重相近、生理状况相似的小白鼠均分为两组BB组正常手术的目的是排除手术切口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A组小白鼠不能产生冷觉,其耗氧量低于B组小白鼠DB组小白鼠能产生冷觉,其耗氧量比在炎热环境中高答案 ABD解析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下丘脑的有无,题中体重、生理状况和手术属于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AB正确;冷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在寒冷环境中,A组小白鼠能产生冷觉,不能维持正常体温,耗氧量比B组小白鼠低,C错误;B组小白鼠能产生冷觉,也能维持体温恒定,且小白鼠在寒冷环境中的耗氧量高于在炎热环境中的耗氧量,D正确。17.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乙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________________。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_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散热量。(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体液运输 (2)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上升到38.5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等于 (4)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5)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解析 (1)图中激素甲表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乙表示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其中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的发育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3)高温持续期,人体温度维持相对稳定,因此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4)体温下降期,机体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以增加散热量,还可以通过汗腺分泌增加散热量。18.冬天,同学们从温暖的教室里出来到操场上跑操,由于教室内外温差很大,机体需经过一系列调节活动才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请回答下列问题:(1)寒冷可引起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沿传入神经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经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减少皮肤的__________________。在此调节过程中,由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传出神经调控的效应器除了上述的血管外,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项即可)(2)刚到寒冷的环境时,甲状腺直接在________________激素的作用下分泌活动增强。调查发现,学生在寒冷的室外比温暖的室内的精气神要大,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关系的角度可以判断甲状腺激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3)由于室内外温差很大,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同学们的身体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即使是在夏季,医生也建议,在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之后最好不要立即到温度很低的空调间乘凉,其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散热量(热量散失) 汗腺、骨骼肌 (2)促甲状腺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3)低温环境的刺激,使机体产热作用增强、皮肤血管收缩、出汗减少,最终导致机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出

    相关课件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四节 体温稳定的调节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四节 体温稳定的调节示范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体的温度,人体的产热,2基础状态,蛋白质,人体的散热,体温稳定的调节,体温调节的过程,生理性防御,行为性,体温调节中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二章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四节 体温稳定的调节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二章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四节 体温稳定的调节作业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冷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汗液蒸发分泌汗液,下丘脑,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ACD,代谢产热,肾上腺素,C级学科素养创新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四节 体温稳定的调节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四节 体温稳定的调节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24体温稳定的调节备课件精编高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新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24体温稳定的调节备作业精编高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新苏教版2020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24体温稳定的调节备作业精编高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新苏教版2020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