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2《大学之道》课件34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2《大学之道》课件34张第1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2《大学之道》课件34张第2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2《大学之道》课件34张第3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2《大学之道》课件34张第4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2《大学之道》课件34张第5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2《大学之道》课件34张第6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2《大学之道》课件34张第7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2《大学之道》课件34张第8页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5.2* 大学之道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5.2* 大学之道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品简介,《礼》与《礼记》,”小学“与“大学”,《大学之道》,何为“三纲”,明明德,止于至善,何为“八目”,大学八目,独善其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在中国许多高等学府的校训都出自《礼记》,你知道下列校训是哪所学校吗?
    1.了解曾子及其思想主张,了解《大学》的主要内容。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 3. 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编者: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相传是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内容: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主要写先秦的礼制,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意义:《礼记》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六经”之一,后称《仪礼》。主要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诸礼的“礼法”,但受体例限制,几乎不涉及仪式背后的“礼义”。记:不了解礼义,仪式就成了毫无价值的虚礼。并且《礼》文古义奥,不易通读,因而需多做解读以辅助理解。所以弟子后学在习礼的过程中,撰写了大量阐发经义的论文,总称之为“记”,属于《仪礼》的附庸。
    《礼记》:由于《记》的数量太多,加之精粗不一,到了东汉,社会上出现了两种选辑本,一是戴德的八十五篇本,习称《大戴礼记》;二是戴德的侄子戴圣的四十九篇本,习称《小戴礼记》。《大戴礼记》流传不广,北周卢辩曾为之作注,但颓势依旧,到唐代已亡佚大半,仅存三十九篇。《小戴礼记》则由于郑玄为之作了出色的注,又有董仲舒、孔颖达、程颐、程颢等大儒的推崇,在儒家政教系统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故后人径称之为“《礼记》”。
    《大学》原本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此篇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 南宋以前没有单独刊行过 到了唐代,韩愈、李翱从维护儒家的所谓“道统”出发,十分推崇这两篇文章,把它和《论语》、《孟子》相提并论。 到了宋代,程颢、程颐更是竭力推崇这两篇文章。朱熹把收在礼记中的《大学》重新进行了编排,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宋元以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则是四书之首。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文章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
    “大学”与“小学”有什么不同?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小学”主要教授学生“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礼节和文化基础知识(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大学”二字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之道, 在明 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道:宗旨、原则;明: 作动词,彰明;明德:形容词,美好。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新”;止:达到。
    发扬自己固有的德行(仁义礼智信),激发人们完善自己的自觉性。
    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使自己的修养作用于民众,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
    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全社会的成员的道德趋于完善,从而使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
    1.“三纲领”具体指什么?
    亲民:亲,当作新。 ——程颐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字“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 ——朱熹亲民,亲近民众。 ——王阳明——自己明明德了,就推己及人,帮助他人也明明德,使他们同样能够达到与自己同样心灵纯洁的境界,使其成为新民。
    2.“三纲”之间的关系
    人人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国家治理达到最完美的地步。
    明明德是实践过程,亲民是核心,止于至善是根本目的,这三个纲领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的完整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以德政为目的的施政主张。它既是《大学》的纲领,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此三者上下一贯,可以说是构成大学之道的三个要则。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定:志向坚定不移。静:心不妄动。安:性情安和。虑:思虑精祥。得:处事合宜。本末:事物的根本与细节。近:形作动,接近。道:事物的发展规律。
    知道要达到 “至善”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承接上文如何达到大学之道,引出下文:“八条目”。
    第一段阐述了什么道理?
    人要有目标。明确了“知止”的目标后,才会“定、静、安、虑、得”。人若不知其所止,就会随波逐流、碌碌无为、虚度此生。要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从“知止”到“能得”,“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每件事情都有本末始终,要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于:介词,在。状语后置句齐:使动,使……整齐有序。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正:使动,端正。诚其意:使意念真诚。致:求得,获得。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古代那些想要在天下弘扬美好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使自己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想使自己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德;要想修养自身的品德,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办法在于探究事物的原理。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推究事物的原理之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之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国家才能治理得好,国家治理好后天下才能太平。从天子直到平民,一律都把修养自身作为根本
    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国治:治理得好。以至于:连词,表示范围的延申,直到。庶人:指平民百姓。壹是:一律,一概。本:根本。
    《屈原列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劝学》:“假舆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送东阳马生序》:“家贫,无以致书以观。”《过秦论》:“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孔雀东南飞》:“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柳毅传》:“昔为钱塘长,今则致政焉。”《兰亭集序》:“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表达;表示。 说;回答。 达到。 获得;得到。招请;招集。 致使;使得。 送还;交还。 情致;情趣。
    端正内心,不偏不倚,不动摇
    处理好家庭、家族内部关系
    1.何为“八目”?其具体所指?
    2.思考“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 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而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所以它处在“八目”的中枢地位。
    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是格物的目的;二者紧密联系,层层递进。
    “齐家” 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治国”“平天下”是“齐家” 的延伸。“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外用之道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道德主体修为的最高境界。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 “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内容是一个由内到外、相互关联、不能任意颠倒的统一的整体,是一个穷尽内圣外王之道的思想理论体系。 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意义:朱熹如此推崇《大学》正是看到了它对对调适人们的心态、稳定社会关系、保持思想上的连贯性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潜力。
    “三纲”、 “八目”的关系
    《大学之道》提出“三纲”“八目”,强调修身是根本,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修养的一致性。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并无具体刻意化分割,因而得以连接。 
    “所谓诚其意者,毋(wú)自欺也,如恶(wù)恶(è)臭(xiù),如好(hà)好(hǎ)色,此之谓自谦(qiè)。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yǎn)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pán),故君子必诚其意。
    ③慎独。独自一人时也谨慎不苟。严格且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慎独”是一种修为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
    ①保持内心的诚实,不自欺欺人。所谓诚其意者,毋(wú)自欺也。
    ②内心所想与外在表现一致,表里如一。“诚于中,形于外” ,内心的真实,总是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的。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宽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文化修养是一个人无形的名片,它虽然不能装进口袋里,却能够展现在脸庞上,流淌在语言间,体现在行动中。你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无不透露出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人生境界。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fèn)懥(zhì),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hà)乐(yà),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①在《大学》看来,恐惧、忧患等不良情绪深深影响着“心”发挥其正常的认识功能,因此,所谓“正心”就是摈弃外界干扰和不良情绪的影响,使“心”能正常发挥其辨知事物的功能,一句话,就是要做到专心致志、精力集中。这种引导人们克服私欲,削除不合理、不健康的欲望和情绪才能修身的提法表明道德主体主观努力的极端重要性,只有主观内心自觉自愿地接受道德修养的熏陶才能产生具体的行为动力。

    相关课件

    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5.2* 大学之道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5.2* 大学之道教课ppt课件,共1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2* 大学之道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2* 大学之道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一帧礼记誉千秋,“三礼”,“五经”,“十三经”,为什么要读《大学》,东南大学,香港大学,厦门大学,河南大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5.2* 大学之道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5.2* 大学之道课文内容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东南大学,香港大学,厦门大学,河南大学,《大学》,作品简介,“大学”是什么,“大学”与“小学”,平天下,“八目”之间的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