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共4页。
板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葡萄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蛋白质+双缩尿试剂→紫教 材
分 析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 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一个重要实验。实验的目的是利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淀粉和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存在与否。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一个简单的验证性实验。
学 情
分 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基本具有生物学的认知基础,也掌握了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也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科素养
科学探究一一通过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学习形成科学探究的学科素养。
教 学
目 标
完成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并得出结论;
教 学重难 点
重点: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难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学过程
教 学
环 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说明
导入新课
回去复习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所含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不用,提出问题:如何检测不同生物组织中的营养物质?
学生回顾旧知并引发思考
复习旧知识,并利用—系列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
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18-19页“探究实践”内容,并让学生交流讨论,找出实验目的、原理,材料,并理清楚实验步骤。
结合教师引导,阅读教材实验内容,并找出实验原理和理清楚实验步骤。
教师运用严谨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步骤,为实验做铺垫.
实践探究
补充建构
教师将学生分组,并带领学生做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观察实验结果,填写表格,回答问题:
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认真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小组之间分析交流。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探索能力。
总结交流
深化建构
教师根据实验结果,与学生共同交流,并总结实验结果,列出表格让学生自行填表:
【表格2】
还原糖
脂肪
蛋白质
淀粉
实验原理
实验结果
提问:( 1)还原糖鉴定中斐林试剂的成
分和用法?水浴加热对实验有什么好处?
( 2 )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有何区别? 对二者进行比较。
结合实验结果,整合认知,填写表格,并理解记忆实验原理及实验结果。
结合实验结果,在问题引领和教师的调控下,引导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结果并能更好理解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有差别。
共同探究
1、如果使用斐林试剂时不加热效果如何?
2、双缩脲试剂与斐林试剂的量加多加少有什么不同现象?
3如果斐林试剂用来检测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用来检测还原糖,会有预期的现象吗?
4除了课本中准备的材料以外,你还能找到什么材料适合用来检测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
5 脂肪的检测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课本练习进行回答,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迁移思考。
适时创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学习期待,延伸结课。
作业布置
作业完成习题册、实验反思评价、总结本节主要知识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节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 具,作业布置,教学后记,二次备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案及反思,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