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物理同步教案
- 京改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7.3汽化和液化 课件 1 次下载
- 京改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7.4升华和凝华 课件 1 次下载
- 京改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7.9热机 课件 1 次下载
- 京改版物理八上 7.5 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 教案 课件 1 次下载
- 物理京改版八年级教案-7.7 比热容 课件 1 次下载
初中物理六、内能 能量转化优质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六、内能 能量转化优质课件ppt,共6页。
内能 能量转化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能用分子相互作用力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2.知道什么是扩散现象,会解释一些简单的扩散现象。3.知道物体的内能。知道热传递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做功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观察固体和液体的扩散,分子间的引力、液体和气体膨胀做功等一系列物理实验,学习观察物理实验现象的方法,提高观察力。2.通过实验观察活动,学会从实验现象中分析、归纳、总结出内能的概念。3.通过分析爆米花的制作过程,逐步学会应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解决某些具体问题的方法。4.通过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各种形式的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乐于主动探究自然现象中科学道理的意识,通过认识分子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培养学生初步的辨证的看问题的观点。2.通过内能知识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学生通过观察固体和液体的扩散,分子间的引力、液体和气体膨胀做功等一系列物理实验,学习观察物理实验现象的方法,提高观察力。2.通过实验观察活动,学会从实验现象中分析、归纳、总结出内能的概念。3.通过分析爆米花的制作过程,逐步学会应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解决某些具体问题的方法。4.通过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各种形式的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教师演示:打开一瓶香水的瓶盖启发:你有什么感觉? 教室不同地方的同学为什么都能闻到香气呢?二、探究新知任务一: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能用分子相互作用力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启发:教室中的课桌是有什么组成的?墨水是有什么组成的?。学生总结:世界上的各种物质都是由大量的 组成的。启发:物体大量的分子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还是有一定的空隙?猜想: 学生活动:1.将小米倒入装有绿豆的量筒中,然后轻轻晃动,观察体积是否发生变化?猜想: 2.将半试管水和半试管酒精混合后,用塞子塞紧,上下用力震荡,观察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讨论、分析:绿豆和小米混合体积变 (大或小),是因为绿豆之间有空隙;同理,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 。思考:1.我们能否直接用肉眼看到分子吗? 2.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能直接观察到吗? 3.怎样才能证明分子是否在运动呢? 合作探究:观察教材图10-8甲、乙、丙,现象如何?说明了什么?甲、现象如何?说明了什么? ,说明 。乙、现象如何?说明了什么? ,说明 。丙,现象如何?说明了什么? ,说明 。上述现象说明,两种不同的物质可以自发地彼此进入对方,这种现象称为 。我们可以断定: 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地运动。分子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能叫做 。启发:分子运动的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同桌合作探究图10-9:在冷水和热水中,分别滴一滴红墨水,观察它们的扩散有什么不同?现象: ,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 。 启发:将一根细铁丝,弯折几次,为什么铁丝没断?猜想: 做课本图10-10观察到的现象为 ?说明 。 启发: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为什么没有将分子吸引到一块呢? 分子之间是否还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探究实验:用力压充满空气的篮球,可以压瘪,但不能无限压缩。 学生说出:分子之间存在着 。 延伸:1.细棉线一拉就断,而细铁丝不易拉断,这是因为( )A.棉线分子之间没有引力细铁丝之间有引力 B.棉线分子间有斥力,细铁丝之间没有斥力C.棉线比铁丝软的缘故 D.棉线、细铁丝分子之间都有引力和斥力,但棉线分子间的引力小于细铁丝分子间的引力。2.“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 ,分子之间几乎没有 的作用。任务二:知道物体的内能。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1.定义:物体内部 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2. 物体都有内能。3.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对于同一物体来说,温度越 ,分子运动越 ,物体的内能越 。(提示: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状态、温度等有关,初中阶段只研究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教师演示图的实验观察并思考酒精灯对试管中水加热时,水的内能变化。思考;(1)看到什么现象? (2)木塞被顶开,是谁对它做了功? (3)水蒸气既然能够对木塞做功,说明水蒸气具有能,它具有的是什么能?(4)在加热过程中水蒸气内能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5)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4.内能为什么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联系生活:爆玉米花、热气球升空、汽车发动机、 。任务三:知道热传递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做功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学生活动:双手用力相互搓一搓,双手有什么感觉? 实验并观察: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后玻璃筒中放一团有乙醚的小棉花,把活塞压下去。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为什么? 生活中还有哪些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联系图分析得出, 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实质是不同形式的能的 。即能的转化 。列举热传递的现象: 师生分析:1.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人觉得 ,内能 ,热水袋 ,内能 。 2.夏天将一杯热水放入凉水中,热水 , 内能 ,凉水 ,内能 。分析得出: 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从外界吸热,内能 ,物体向外界放热,内能 热传递的实质是 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能的转移。三、知识构建(一)分子动理论1.各种物质都是由大量的 组成的。2. 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地运动。 物质可以自发地彼此进入对方,这种现象称为 。3.分子之间存在着 。(二)内能1.定义:物体内部 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 叫做内能2. 物体都有内能。3.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对于同一物体来说,温度越 ,分子运动越 ,物体的内能越 。4.改变内能的方法: 和 ,它们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 。四、回扣生活1.1cm3的水里含有3.35*1022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有多大? 2.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空气流动形成风。 B.打扫室内卫生时,可以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C.将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沿途拉成一长串墨迹。D.将几粒粗盐放入盛有水的杯子中,过一段时间杯子水变咸了。3.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间长了,这字比刚写上时( )A.容易擦掉 B.难擦掉 C.难易相同 D.不能肯定4.给自行车打气,当用力将活塞向下压时( )A.筒内空气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减少。B.筒内空气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增加。C.活塞对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D.活塞对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减少。5.某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则( )A.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B.它的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机械能增加C.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D.它的内能增加一定等于它吸收的热量6.“钻木取火”、“太阳灶”都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获得内能的方式一样吗?如何区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五、透镜完美版ppt课件,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九、热机一等奖ppt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三、滑轮精品课件ppt,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