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2)-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725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2)-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725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2)-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725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教学教案设计全册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优质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优质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宇宙 二,太阳系,地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本节“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高中学生所接触的第一堂地理课,通过介绍天体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进而引导学生了解宇宙天体系统和对地球影响最大的恒星—太阳,使学生一进入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就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一初步认识,从而在宏观上把握地理环境的大背景。教材采用图片、表格、文字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分析出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自主探究分析得出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区域认知:运用资料,能够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认识到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星球。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结合材料,能够分析宇宙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也能认识人类活动对宇宙环境的影响,从而树立的保护宇宙环境的环境观。地理实践力:利用图像资料,培养处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实施地理活动时的合作能力;通过设计太阳系空间距离模型,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1、重点:(1)了解天体、天体系统,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2)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特征,理解地球是一颗及普通又特殊的行星。(3)说出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2、难点:理解地球是一颗及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多媒体 自制教具第一课时课标要求老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学 生 描 述 地 球 所 处 宇 宙 环 境,运 用 资 料 让 学 生 说 明 地 球 是 太 阳 系 中 的 一 颗 既 普 通 又 特 殊 的 行星。 引入:以先驱者10号、旅行者1号的发射为例,引入这节课需要探讨的问题:宇宙。一、宇宙1、天体展示对宇宙认识的发展过程,提出问题:宇宙是物质存在还是意念?学生回答后,老师点评、归纳天体是什么?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2、天体类型让学生自学书图1-1-2,分组讨论各类天体的区别。让学生分别说出一些常见天体的名称并分类。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天体的主要类型为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等。3、掌握天体系统的形成、级别(掌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先让学生自学图1-1-3,然后分组讨论并画出思维导图,展示各组结果。最后教师总结。二、太阳系 让学生阅读书本,分组讨论太阳系中有哪些主要天体?冥王星为什么不是大行星了?认识八颗行星的图片,说出水星、金星、火星的特点。太阳系的组成:投影打出太阳系模式图,让学生读图说出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教师总结:太阳系组成:太阳、行星、小行星带、彗星、流星、卫星、星际物质等。 八大行星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类地行星:体积和质量比较小。 巨行星:体积和质量都很大。 远日行星:质量和体积比较大。 提问:地球是不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三、地球1、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让学生看表,提出问题:表中的数据反映了地球分别有哪些运动特征?教师小结: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质量和体积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在太阳系中运动也和其他行星一样。那为何地球会存在生命?2、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展示阅读素材:火星。提出问题:与火星相比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有哪些?温度与日地距离的关系?与地球的运动的关系?学生回答完后教师总结:安全的宇宙环境(外因):①稳定:太阳的光照稳定②安全:地球的空间运行轨道安全适宜的自身条件(内因):①温度:近地表1.5米平均气温15℃——日地距离适中②大气:吸附大量气体——地球体积、质量适中③液态水 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学生看图、看书、讨论、回答问题:1、宇宙 2、天体 3、天体系统 学生回想、看图、看书、思考、讨论、回答:星云、行星、流行、彗星。 学生思考、读图、看书、讨论、画图,陈述自己观点。听讲。 学生读图,讨论思考问题。 学生读图,说出太阳系的基本组成 学生读图中数据,比较数据的差异,以此说出归纳出地球的运动特征。说明地球的普通性。 学生阅读素材并结合书本,总结归纳。设计课堂引入情景,从学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培养学生自学和分析能力。学生通过看书图培养解决问题,并通过生活常识举例培养学生动脑能力。 通过看图填表,培养学读图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读表总结,培养学数据分析归纳能力。 设置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培养学生了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板书设计一、宇宙 二、太阳系 三、地球1.天体的概念 1、太阳系的组成 1、运动特点2.天体的特点 2、八大行星分类 2、存在生命的原因3、天体系统 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读图 总结 承转 提问 讨论活动 总结 活动 承转 讲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探索 活动 总结提出问题: 设问:1什么是太阳辐射?2太阳辐射的能量有多大?3 分析太阳辐射波长范围特点?4的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有什么影响? 讲解:太阳的能量核聚变反应读图:太阳辐射的辐射与波长关系图讲解:太阳辐射的分布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之后被不同的物体吸收就产生了不同类型的能量转化。那么太阳辐射到达地球的每一个地方的辐射量是否都一样的呢?阅读教材P12的图1-2-3,分析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有哪些?纬度位置(图中分层设色所表示的)、气候状况(沙漠地区多的原因)、地势影响(青藏高原区最多的原因)。总结: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因此,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具有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规律。 小结:太阳辐射不均匀的分布,是地球上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分异的根本原因。生物量的多少是不同环境特征的明显反映。活动:请举出5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过渡:几十亿年来,太阳辐射基本上保持着稳定,所以地球上的生命演化可以不间断地进行,最终形成了高级智慧生命:人类。 但太阳辐射一点变化也没有吗?我们所看到的太阳表面看上去很平静,我们感觉不到其有什么变化,但其实它的内部时刻不停得在发展变化着,并且这种变化有时很剧烈,这些变化我们称之为太阳活动。思考:1、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哪三层?2、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什么?它出现在哪一层?变化周期为多少年?3、什么是太阳活动最剧烈的显示?它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哪一层?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展示图片:太阳内部结构示意图。人类能够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它从外到里分为日冕、色球和光球三层。 展示图片:太阳黑子群和耀斑。观察这两幅图,第一幅图太阳表面的黑色物质叫做太阳黑子。第二幅图上大而亮的斑块,叫做耀斑。黑子和耀斑均属于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思考:(1)太阳活动(以黑子相对数表示)成现周期性的变化,看一看大约多少年一个周期。(2)不同地区的年降水量呈现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有什么关系?小结:太阳黑子相对数变化的周期,与年平均降水量平均超额量的变化周期基本吻合,大约为11年。说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案例1:太阳活动影响电离层(见中教版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我们把影响无线电通信的干扰称为磁暴现象,由太阳活动带来大量电子引起的,并有可能引起极光、通信中断等。这都是带电粒子闯进电离层引起的。展示图片:极光。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受地球磁场的作用,偏向极地上空,在那里“轰击”高层大气,使大气电离,产生发光现象。 展示图片:磁暴。 太阳活动增强时,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总结:太阳辐射为地球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了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也造成了地表景观的多样性。而太阳活动则不同程度的对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造成影响。在宇宙的万物中,都是如此。有利就有弊,有弊亦有利。无论什么事物,我们都应该运用辨正的眼光去看待!阅读教材,与同学合作讨论,归纳结果。 学生讨论回答。 读图 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哪些与太阳辐射有关?。 读图分析分小组讨论并回答。 分小组讨论并回答 通过图片观察太阳的大气层结构。 观察图中的黑子和耀斑。 。 读图分析归纳总结 案例分析 了解磁暴和极光的形成。 。 分析思考生活中太阳对人类的负面影响。通过导入,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 培养综合分析地图的能力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不是本节的内容,学生也未必能理解,只需一句带过,为日后的学习作铺垫即可。 加强学生对地理要素的比较、对应、叠加分析的能力。 太阳的大气层是作为背景知识出现的,只要求知道即可。 。 通过图片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黑子和耀斑的样子。 。 让学生通过分析太阳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量平均超额量的相关性,进一步认识到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可能影响。 通过真实事件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板书设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及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定义、来源、波长分布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②太阳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电能、水能)。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大阳大气层(从外→里):日冕、色球、光球2.太阳活动:〈1〉类型 〈2〉影响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②对电离层的影响③对磁场的影响——磁暴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教科书,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表格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进入新课,课外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图片展示,设问引导,投影展示,举例分析,教师点睛,教师画句号,探究活动,教师划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