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图人教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一 1.1 数据、信息与知识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图人教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一 1.1 数据、信息与知识 教案第1页
    中图人教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一 1.1 数据、信息与知识 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中图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3.3.2 数据可视化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中图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3.3.2 数据可视化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共4页。
    案例 数据、信息与知识1.  《课程标准》要求·在具体感知数据与信息的基础上,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在运用数字化工具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认识数据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2. 教学目标·通过身边的案例,理解数据和信息的概念及特征;感受数据和信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认识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信息意识)·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及关系,能够借助思维导图整理学习内容,绘制并导出思维导图。(数字化学习与创新)3. 学业要求能够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及关系。掌握数字化学习的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开展学习。4. 教学对象分析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学习过一些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对信息的概念、特征及作用有一定认识,但对数据的含义、数据与信息的关系及数据的应用价值还不太了解。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数据、信息与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三个核心概念及其关系。5.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数据与信息的概念与特征。教学难点: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6.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根据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调查数据,将教学的重难点放在重要概念的理解和辨析上,通过列举丰富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在学生机上安装思维导图软件,要求学生借助数字化工具绘制思维导图,整理本课的知识概念。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等。7.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技能准备1.教师在学生机上安装思维导图的工具软件。2. 演示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基本操作,以及导出思维导图、提交作业的方法观察操作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及概念,建构知识体系问题导入1.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1)谁能说出“334554321123322”这串数字的含义?(2)如果把它们整理成“| 3 3 4 5 | 5 4 3 2 | 1 1 2 3 | 3 2 2 - |”呢?(3)哪位同学能把这段乐谱唱出来呢?2. 教师小结:开始那串数字,我们不能确定它的含义,它只是数据。当我们对数据进行一些处理后,就能获取其中的信息。而且,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例如,没有简谱知识的人是不知道这些数据的含义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三个重要概念:数据、信息和知识聆听思考问题   理解概念从没有格式的原始数据,到经过处理的有格式的数据,再到学生唱出《欢乐颂》的简谱,这是一个从“无意义的数据”到“有意义的信息”的认识过程学生体验探索活动1. 阅读教科书第3页“体验探索”部分的内容,讨论并回答两个思考问题。2. 教师小结: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智能公交”移动应用程序查询公交线路、公交车与车站的距离以及到站时间等数据,以便顺利出行。一些数据是通过安装在公交车上的传感器获取的认真思考回答问题帮助学生回顾生活经历,思考身边的数据学生思考活动1. 思考:查阅《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完成教科书第4页的思考活动,讨论并回答问题。2. 师生总结:身体形态的相关指标有身高、体重、胸围、腰围和臀围等;身体机能的相关指标有血压、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肺活量等;身体素质的相关指标有运动速度和耐力、动作力量及灵敏度、身体柔韧性和爆发力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属于身体形态类的有身高和体重,属于身体机能类的有肺活量,属于身体素质类的有50米跑、坐位体前屈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提供了体重指数(BMI)计算公式(高一年级男生的正常指数为16.5~23.2,高一年级女生的正常指数为16.5~22.7)查阅资料讨论标准回答问题对数据的概念和特征进行重点讲解,通过查阅《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计算身体形态中的体重指数等活动,体验数据的三个基本特征。体质数据的计算不仅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重状况,也为第二课时的项目活动做铺垫数据的概念及特征1. 小组讨论:围绕图1的数据实例,分析其中承载的信息、对应处理加工的计算工具以及相应的数据类型,完成表1的填写。2. 汇报结果,师生交流。3. 师生归纳,理解数据的特征和概念。其一,数据是描述客观事物状态的,一般以集合形式出现。例如,体质数据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数据共同描述。其二,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例如,根据身份证上的数据,能够了解到很多私人信息,如姓名、性别和生日等。其三,人们一般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才能得到相应的信息。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加工的对象。例如,数值、字符、图像、音频和视频等都是数据理解概念应用知识回答问题通过讨论、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数据实例,结合信息讲解数据概念,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也为下一环节做铺垫数据的概念及特征图1 数据的实例1 数据的实例分析序号 客观事物 承载的信息内容 处理工具 数据类型 1某个地区地址、邮政编码人工 字符、数值 2某种商品国家、制造厂商、商品代码条码识别器 数值、图像 3某个人姓名、性别、住址等身份证识别装置 字符、数值、图像 4某辆车车牌、行驶证等人工、电子警察 字符、数值、图像 5某首歌曲曲名、曲调等音乐播放器 音频 数据的应用阅读教科书第5~6页,加深理解数据的应用。另外,关注第6页“阅读拓展”部分,了解数字、数值和数据的区别与联系阅读思考问题加深理解教科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数据的应用,浅显易懂,不再赘述信息的概念及特征1. 提出问题:初中教科书上给出的概念是“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通过物质载体所发出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内容”。请概括出上述定义的主语、谓语和宾语。2. 归纳:信息的本质是内容,而不是物质或载体。简谱就是数据,也是载体,而它所承载的信息就是《欢乐颂》。3. 追问:信息量的大小可以用消除不确定性的多少来表示。在同一节课上,每位同学接收到的信息量一样吗,为什么?聆听思考问题理解概念这个环节着重讲解信息的概念和特征,基于初中学习过的信息概念及特征,着重讲解香农对信息的定义思考活动1. 完成教科书第7页的思考活动,加深对信息涵义的理解。2. 归纳:通过案例说明,信息依附于载体,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传播,能够帮助获取者了解情况、形成判断或做出决策。当人们获取各种形式的信息后,经过分析、判断与理解,把它们变成知识或引发相应的行为,此时信息便产生了作用。3. 阅读教科书第8页“信息的特征”,举例说明一条具体信息的各项特征阅读教科书完成练习  加深理解特征举例关于信息的特征目前没有权威的说法,因此,这里重点围绕信息的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和价值性让学生举例说明,加深对信息的理解数据、信息和知识1. 找出教科书中图1.1.10所包含的数据、信息和知识内容。2. 归纳:我们能从图1.1.10所示的这张血液化验结果中获取数据和信息,但却不能判断该患者得了什么病,这是因为我们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医生之所以能够快速地诊断病情,依靠的是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3. 讨论:我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能够说明从数据可以获取信息,再转化为知识?4. 绘制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思维导图思考讨论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数据、信息和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血液化验结果,让学生再次区分数据和信息,并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通过举例来加深学生对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认识课堂小结作业点评1. 展示、交流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图2)。2. 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数据和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理解了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相互关系,大家学会了用思维导图建构知识体系,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借助思维导图梳理自己的学科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展示交流思维导图能够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课堂小结作业点评图2 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  

    相关教案

    中图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3.3.2 数据可视化优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3.3.2 数据可视化优质教案及反思,共3页。

    高中信息技术中图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3.3.1 数据分析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中图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3.3.1 数据分析一等奖教案,共4页。

    高中信息技术中图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3.2.3 数据安全优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中图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3.2.3 数据安全优秀教案及反思,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