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4.2 大数据处理一等奖教学设计
展开数据可视化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和 教学目标 | 数据可视化 | |||
教材内容:第四章 4.2.4 数据可视化 | ||||
适应的课程标准: 1.4通过典型的应用实例,了解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 | ||||
教学目标: ●了解数据可视化的作用、基本方法和常用工具。 ●能通过浏览和观察可视化的数据,发现数据中隐藏的特征、关系和模式。 | 指向的核心素养: ●计算思维:了解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用于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 |||
教学环境:有教学控制软件的多媒体机房。 | ||||
建议课时:1课时 | ||||
教学活动设计 |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设计意图 | |
新课导入 | 打开百度地图网站,浏览、观察所在城市实时路况,共同探讨下列问题: ①可视化案例中的呈现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有什么特征,可视化时采用了什么类型的图表? ②从可视化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 ③可视化的作用有哪些? | 通过可视化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数据可视化的作用、意义及对生活的影响。同时为学生指明可视化数据的分析思路,为下面的案例分析奠定基础。 | ||
自主学习 | 布置任务:自主阅读教材第133~134页“可视化的作用”,实践其中提及的案例“百度指数分析”和“国家统计局--可视化产品--人口”,结合当前案例探讨导入时的3个问题。 | 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悟、归纳可视化的作用及在生活中的影响。 | ||
学习评价 | 通过过程观察、个别指导推进实践进程。 交流、总结可视化的作用。 | 通过过程观察和个别指导,保障实践活动顺利开展;通过交流、总结,促进学生对可视化作用、方法的理解,发展思维。 | ||
知识讲解 | 上个环节的实践探讨的基础上,教师重现或给出典型的数据可视化图表,引领学生以头脑风暴的方式,从可视化图中呈现的数据、数据的特征、可以采用的可视化方法三个基本层面发表看法。然后自主阅读教材“可视化的基本方法”“可视化的工具”,整理数据可视化的基本方法,了解可视化的常见工具。 ①参照图1探讨时间趋势、比例的可视化方法。 图1 国家统计局分析大陆总人口情况 ②参照图2探讨关系的可视化方法。 图2 利用百度指数分析关键词“可视化”的需求图谱 ③ 参照图3探讨空间关系的可视化方法。 图3 利用百度指数分析关键词“可视化”的人群画像 ④ 参照图4探讨差异的可视化方法。 图4 NBA球队赛季成绩雷达图 | 本环节中教师给出的可视化图表基本为上个环节的实践中学生探讨过的,因此,学生有一定的体验和思考。教师组织学生以头脑风暴的方式,从可视化图中呈现的数据、数据的特征、采用的可视化方法三个层面发表意见,使学生的思维和观点在碰撞中进一步全面、成熟,帮助学生化解学习中的难点。 头脑风暴后,阅读教材,促进知识的反思、整理、建构。
| ||
实践体验 | 布置任务,要求:分组对教材中其他可视化案例从导入时提出的三个层面进行实践剖析,使用PPT整理、归纳、分享。 | 在实践体验中深化可视化的作用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感悟大数据可视化的意义及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 ||
学习评价 | 通过过程观察和个别指导,推动实践体验活动的顺利进行。 交流各组的体验,教师点评、总结。 | 通过交流与点评,促进学生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到数据可视化的应用、价值及对学习和生活的产生的影响。 | ||
小结 | 小结数据可视化的作用和基本方法。 | 常规活动,下课前师生共同小结,促进学生反思和本节知识的建构。 | ||
作业布置 | 基础作业(面向所有学生): 完成教材第135页“问题与讨论”。 阅读教材中“可视化的经典案例”,选择感兴趣的案例,进行实践、分析。 完成教材第143页“巩固与提高”第6题。 完成本条目课后练习的1-5题。 提升作业(面向学有余力学生): 完成本条目课后练习的6题:选择自己感谢的主题,收集数据,选择合适的可视化方法,使用Python编程整理数据并进行可视化。 | 基础作业巩固学习效果,提升作业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 ||
教学设计思路 | 按本章第一节课前对全章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本条目需1课时,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的作用、方法可以通过可视化具体实例较直观的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时,我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实践体验法。 导入新课时,设计贴近生活的可视化分析问题情境“打开百度地图网站,浏览、观察所在城市实时路况”,从三个层面提出本条目中可视化案例分析需关注的问题: ①可视化案例中的呈现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有什么特征,可视化时采用了什么类型的图表? ②从可视化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 ③可视化的作用有哪些? 自主学习环节,根据教学实际,选取教材中的经典可视化案例“百度指数分析”和“国家统计局--可视化产品--人口”,结合当前案例探讨导入时的3个问题。知识讲解环节,以头脑风暴方式从可视化案例中呈现的数据、数据的特征、可以采用的可视化方法三个基本层面总结、归纳数据可视化的作用和方法,再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整理数据可视化的基本方法,了解可视化的常见工具。 最后,分组对教材中其他可视化案例从导入时提出的三个层面进行实践剖析,在实践中深化可视化的作用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感悟大数据可视化的意义。 整节课的教学,以导入时的三个层面的问题贯穿、引领案例分析与实践体验,帮助学生准确聚焦案例分析的重点和方向,提高学习效率。 | |||
针对 核心素养培养的 设计考虑 | 本本条目核心素养的具体落点如下: 计算思维:主要落点在“了解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 本条目的教学,在导入时提出从可视化案例中呈现的数据、数据的特征、采用的可视化方法三个层面进行可视化案例的剖析: (1)可视化案例中的呈现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有什么特征,可视化时采用了什么方法? (2)从可视化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 (3)可视化的作用有哪些? 以这三个问题引领、贯穿整节课案例分析与实践体验全过程,促使学生在实践剖析可视化案例的过程中不断经历分析思考、实践求证,促进计算思维发展。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主要落点在“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用于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本条目教学设计中,“数据可视化的作用、方法”的学习方式均设计为对可视化案例的实践剖析。教学过程中,学生需应用“百度地图”“百度指数”“航班飞行实时跟踪地图”等可视化网站进行实践探究;使用PPT整理、归纳、分享。这些都需要借助学生丰富的数字化学习经验和技能,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 |||
高中浙教版 (2019)4.2 大数据处理优质课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浙教版 (2019)4.2 大数据处理优质课教案及反思,共5页。
信息技术必修1 数据与计算4.2 大数据处理优质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必修1 数据与计算4.2 大数据处理优质课教案设计,文件包含浙教版2019必修1数据与计算422编程处理数据1教学设计docx、浙教版2019必修1数据与计算422编程处理数据2教学设计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浙教版 (2019)4.2 大数据处理优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浙教版 (2019)4.2 大数据处理优质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