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第1单元《《九九归一》》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花城版音乐九上第1单元《将军令》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第2单元 青海《送大哥》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花城版音乐九上第2单元《洗菜心》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花城版音乐九上第2单元《打支山歌过横排》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2020-2021学年安徽 《凤阳花鼓》优秀教案
展开课题: 安徽歌曲《凤阳花鼓》
教材:《音乐》九年级上册
教学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风阳花鼓》是流行于安徽的民间歌舞曲。为五声调式、4/4拍、一部曲式结构。歌曲为扩充了的一段体,从第十一小节开始以独特的衬词增添了音乐的感染力和生活气息。全曲具有抒情叙事性,歌与舞相互结合,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
教学重难点:1、 能够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词部分;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的衬词部分。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表演、打击乐器伴奏等多种形式共同完成歌曲的表现。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通过多种形式共同表现歌曲,表达出歌曲的情绪。2、通过欣赏与学唱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体验凤阳花鼓独特的表演风格,感受安徽地方风格的音乐和文化。
教学方法:欣赏、实践、体验、
课前准备:乐器、乐谱、音频视频、教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导入课题 | 我们学习一首安徽民歌《凤阳花鼓》。这首歌曲是流传于安徽的一首民间歌舞曲,旧社会里淮河流域的人民在剥削阶级的压迫和连年水患下迫于生活,向外逃荒,有的沿街卖唱,《凤阳花鼓》就是当时卖唱者的舞歌。 | 欣赏活动与思考问题(情绪、情景) | 激发学生热爱我国的民歌的兴趣 (想一想) |
二、新课学习
| 听录音《凤阳花鼓》 1、提问:乐器、节奏、旋律进行的特点? 2、老师分析。 3、学生学唱: 4、运用变化情绪进行演唱: 5、小结:曲调具有抒情叙事性,歌和舞互相结合,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 | (1)介绍乐器:花鼓(2)拍一拍节奏。 (3)歌曲结构与旋律分析:词句精练质朴,前四句直接指出了明王朝统治下的饥荒景况,后四句叙述了人民的悲惨生活。 (4)学生学唱:
| (先让学生讲,老师再补充,后听录音) 唱好歌曲(加强演唱表现力) |
三、 探究活动 | 歌曲分析:这首歌曲是流传于安徽的一首民间歌舞曲。 小结:1、乐器: 2、特色节奏: 3、旋律: | 1、乐器: 2、节奏创编: 3、编一编:旋律填音 | 增加学习乐趣,培养持续学习能力与素养。 |
四、拓展 | 1\欣赏另一版本的《凤阳花鼓》 2\欣赏另一种表演形式:花鼓灯
| 1、关注衬词节奏、舞蹈. 2、欣赏与提问。关注表演形式与风格 | 拓展视野,感受民族艺术精华。 |
小 结 | 总结歌曲《凤阳花鼓》的风格特点 |
|
|
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唱歌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yiny/tb_c12513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唱歌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唱歌 凤阳花鼓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唱歌 凤阳花鼓教案设计,共2页。
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唱歌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唱歌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