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同步课时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40分)1、(4分)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常温下,由W、X、Y、Z形成的常见的单质中只有两种为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Y ZA.最高正价:WZYX B.由W、X、Y三种元素能组成多种化合物C.Y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D.可以用来检验2、(4分)短周期元素 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组成一种团簇分子,结构如图所示。X、M的族序数均等于周期序数,Y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总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Z>M>Y B.第一电离能:Y >M> ZC.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物ZY制取Z单质 D.Z、M的简单离子均可促进水的电离3、(4分)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属于同种核素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b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D.a和b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4、(4分)化合物M(结构式如下图所示)可用于口腔清洁。已知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主族元素,Y的原子序数是X的二倍,W与Z同主族且Y、Z对应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M中X的化合价相同B.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Y>XC.ZW可以与反应生成W的单质D.与Y同周期的两个相邻元素第一电离能均大于Y5、(4分)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判断,下列性质的递变规律错误的是( )
A.的碱性依次增强
B.Li、Na、K、Rb的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C.的半径依次减小
D.的熔、沸点依次升高6、(4分)一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图所示),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其中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总和为2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编者提示:活泼金属如钠、钾等可与醇类物质反应)( )A.该化合物中,W、X、Y之间均为共价键
B.Z的单质既能与水反应,也可与甲醇反应
C.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D.X的氟化物中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7、(4分)X、Y、Z、M、Q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的最高正价为+4价,Y元素与Z、M元素相邻,且与M元素同主族;化合物的电子总数为18,Q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比次外层少一个电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M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M
C.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D.X的非金属性强于Q8、(4分)现有短周期元素X、Y、Z和M,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ZY M A.Y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ⅤA族
B.X的原子半径比Z的小
C.Z的最高正价为+7价
D.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9、(4分)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元素处于第二周期第ⅥA族
B.原子半径:Z>Y
C.X、Y、R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以用于漂白、消毒
D.Y、Z和W三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两两相互反应10、(4分)X、Y两种短周期元素可形成化合物,比少一个电子层,且具有与Ne原子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
B.X是第二周期第ⅢA族的元素
C.Y是第二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
D.与Y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二、填空题(共30分)11、(15分)某校化学实验小组学生为了验证非金属元素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和氮,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如图(已知氯气能把氨气氧化生成氮气和氯化氢)。回答下列问题:(1)配平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HCl(浓)+__________KCl+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2)B中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的作用为___________;B中的现象为_________,由该现象得非金属性:Cl>S。(3)E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4)D中出现白烟,涉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5)有同学认为D中的现象并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氮,需要在C之前加装洗气装置,请指出洗气装置盛装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12、(15分)现有七种元素,其中A、B、C为短周期主族元素,D、E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如表所示相关信息回答问题。元素相关信息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B原子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D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E在周期表的第7列(1)已知为离子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2)基态B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中有_________个方向,原子轨道呈_________形。(3)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基态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_________。(4)检验D元素的方法是_________,请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5)E位于_________区_________族,基态E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三、推断题(共15分)13、(15分)X、Y、Z、W四种物质有如下相互转化关系(其中X、W为单质,Y、Z为化合物,未列出反应条件) X+Y=Z+W1.若W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Z可用于雕刻玻璃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若W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且X、W同主族,则Z的名称为: 。3.若X是工业上用量最大的金属单质,Z是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若X位于周期表的第IIA族,Z可作为耐火材料,则Y的电子式为_______,其属于含有__________(填“极性”、“非极性”)共价键的分子。5.若为铝热反应,下列能代替KClO3和镁带而引发铝热反应的是( )A、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B、KMnO4、铝条 C、火柴头、浓盐酸 D、KMnO4、鞭炮引线四、实验题(共15分)14、(15分)如表是元素周期表主族元素的一部分,短周期元素X的最高正化合价是+5,Y的单质可在空气中燃烧WXY Z请回答下列问题:(1)X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Z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2)由C、O和Y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OY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 。(3)利用如图装置可以验证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实验室中现有药品、稀硫酸、浓盐酸,,请选择合适药品设计实验。①仪器A的名称为 ,干燥管D的作用是 ,②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碳)>W,则A中加B中加、C中加 ,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象为 ;③若要验证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硫:装置A、B、C中所装药品分别为 、 ,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W、X、Y、Z依次为H、C、N、S。短周期元素中,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氧、氟除外),所以最高正价:ZYXW,A项错误;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而其他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为弱酸,比如亚硝酸,C项错误;可以用来检验,不能用于检验,D项错误。2、答案:D解析:结合分析可知, X为H , Y为O, Z为Mg, M为Al元素,A.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 ,故A错误;B.一般来讲金属的第一电离能减小,则O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Mg的3s轨道为全满稳定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Al ,则第一电离能: ,故B错误;C. MgO熔沸点较高,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镁冶炼镁,故C错误;D.镁离子和铝离子均能够水解, 促进了水的电离,故D正确;故选:D。3、答案:C解析:由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分析,a为氧元素,e为硫元素,b为钠元素,c为铝元素,d为磷元素。和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不是同种核素,二者互为同位素,A错误;a、e、d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也依次减弱,即,B错误; b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和,C正确;a和b可形成和,D错误。4、答案:A解析:5、答案:C解析:Na、K、Cs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则NaOH、KOH、CsOH的碱性依次增强,A正确;Li、Na、K、Rb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随原子序数递增,金属性逐渐增强,其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B正确;的电子层结构相同,随核电荷数递减离子半径逐渐增大,C错误;由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可知,的熔、沸点依次升高,D正确。6、答案:D解析: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总和为24,结合题给化合物的结构式可知,W为H、X为B、Y为N、Z为Na。A项,中H、B、N之间均为共价键,正确;B项,Na既可与水反应,也可与甲醇反应,正确;C项,Y(N)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属于强酸,正确;D项,中,1个B原子与3个F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B外围只有6个电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错误。7、答案:D解析:X、Y、Z、M、Q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的最高正价为+4价,Y元素与Z、M元素相邻,且与M元素同主族,则Y为C,M为Si,Z为N;化合物的电子总数为18,则X为H;Q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比次外层少一个电子,则Q为Cl。原子半径:N<C<Si,A正确;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依次减弱,因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B正确;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C正确;H的非金属性弱于Cl,D错误。8、答案:D解析:根据短周期元素X、Y、Z和M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Z是第二周期元素,Y、M是第三周期元素。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Y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8、4,Y是Si,可推知M是S,X是O,Z是F。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Si位于第三周期第ⅣA族,A错误;同一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X的原子半径比Z的大,B错误;Z是F元素,F元素没有正化合价,C错误;M是S元素,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硫酸是二元强酸,D正确。9、答案:B解析:结合图像中的信息可知X为O元素,Y为Na元素,Z为Al元素,W为S元素,R为Cl元素。X(O)元素核外有2个电子层,且最外层有6个电子,即X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ⅥIA族,A正确;同周期主族元素随核电荷数递增原子半径递减,即原子半径:Y>Z,B错误;O、Na、Cl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aClO可以用于漂白、消毒,C正确;Na、Al、S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为两性氢氧化物,三种物质能两两相互反应,D正确。10、答案:D解析:根据与Ne原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可知X应为13号元素Al,即为,再结合比少一个电子层,可知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Y为S元素。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是,A错误;Al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ⅢA族,B错误;S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ⅥA族,C错误;和S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和,核外电子层数均为3,D正确。11、答案:(1)16;2;2;2;5;8;1:5(2)吸收挥发出的氯气和氯化氢防止污染空气;溶液变浑浊(3)(4);(5)饱和食盐水解析:12、答案:(1)(2)3;哑铃(或纺锤)(3)泡利原理(4)焰色试验;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以光(辐射)的形式释放能量(5)d;第ⅦB;解析:A、B、C为短周期主族元素,D、E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则A为H元素;B原子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则基态B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因此B为N元素;根据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的数值可判断其第三电离能突然增大,因此其最外层为2个电子,且原子序数大于N,则C为Mg元素;D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则D为K元素;E在周期表的第七列,则E为Mn元素。(1)是离子化合物含有和,电子式为。(2)氮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为2p轨道上的电子,2p轨道电子云有三种方向,原子轨道呈哑铃形或纺锤形。(3)3s轨道的两个电子自旋方向应相反,该电子排布图违背了泡利原理。(4)D为K元素,检验K元素的方法是焰色试验,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以光(辐射)的形式释放能量。(5)Mn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ⅦB族,基态M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最后填充的为3d轨道上的电子,故Mn元素位于d区。13、答案:1. 2F2+2H2O=4HF +O22.一氧化碳3. 4.;极性键5.D解析:1.由题意可知W和Z是氧气和HF,则方程式为2F2 + 2H2O=4HF + O22.W若为半导体,则为硅,X、W同主族,则X为碳,Z就为一氧化碳3.有磁性的黑色晶体为Fe3O4,则发生 。4.可做耐火材料的第二主族金属为镁,则Y为二氧化碳,电子式为,含有极性键。5.根据铝热反应装置可知,无法用酒精喷灯对反应物进行加热,故A错,B缺少引燃剂,铝热反应不会发生,C中火柴可做引燃剂,但是没有助燃剂,无法达到反应所需的温度,D中鞭炮引线为引燃剂,高锰酸钾为助燃剂,铝热反应可以发生,故D正确。14、答案:(1)第三周期VA族;(2)(3)①分液漏斗;防止倒吸②稀硫酸;;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③浓盐酸;;;解析: (1)X最高正价是+5价,X是N元素或PY的单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Y是S元素,则X是P元素,Z是Se元素,W是S元素。P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是第三周期A族,S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2)COS的电子式可以根据O、S是同族元素,借助的电子式写出来,(3)①根据图示仪器A是分液漏斗,干燥管D的作用是防止试管中的液体倒吸;②证明非金属性C>Si,可以根据碳酸的酸性大于硅酸的酸性,即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生成硅酸沉淀,所以A中加稀硫酸(注意不能用盐酸,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能进入C中,同样产生硅酸沉淀),C中加入硅酸钠溶液,产生的现象是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③如果证明非金属性CS,可以利用氯气置换硫的反应进行,即离子方程式,利用A、B装置制备氯气需要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通入硫化钠溶液中即可,反应现象是生成淡黄色硫沉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课后作业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化学平衡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二节 电解池随堂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