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孟子三章》(课件+教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展开第六单元
23 《孟子》三章
上课素材 【词类活用之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例: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荡”:原为动词,激荡,这里用作使动词,可译为“使……激荡”。 (2)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 臣:使……称臣。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安:使……安定。 上课笔记
|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论证的特点,品味对举、排比等句式的表达效果。
3.理解文章的内涵,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背诵课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君主要广施“仁政”。他的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发展和谐社会是有进步意义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课题)
二、检测预习 疏通字词
1.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他主张实行“仁政”,反对诸侯的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
2.字音字形
米粟(sù) 亲戚畔之(pàn) 域民(yù)
3.理解词义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军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指粮食。
4.通假字
亲戚畔之(同“叛”,背叛)
5.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使……定居)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名词用作动词,震慑)
三、疏通文意 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四、精读课文 深层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结果是“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
2.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最重要的是什么?
明确: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是人和。
3.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是从哪两个角度提出的?
明确:例一:环而攻之不胜——突出地利的重要性(从进攻一方而言);例二:城高兵利粮足不守——突出人和的重要性(从防守一方而言)。
4.文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运用什么句式?将“得道者”与“失道者”作比较有什么效果?
明确:①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②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五、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文小结
课文从决定战争胜利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以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2.拓展延伸
积累孟子名言
①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②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富贵不能淫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什么是“大丈夫”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板书课题)
二、检测预习 疏通字词
1.字音字形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àn) 女家(rǔ)
富贵不能淫(yín)
2.理解词义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命】教导、训诲。
【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夫子】文中指丈夫。
【丈夫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由】遵从。
【淫】惑乱,迷惑。文中是使动用法。
【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3.通假字
女家(同“汝”,你)
4.古今异义
父命之(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命运)
以顺为正者(古义:准则,标准;今义:正面)
5.一词多义
戒
得
6.词类活用
威武不能屈(使动用法,使……屈服)
三、疏通文意 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明确: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就会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明确:(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明确:金钱地位不能使他迷惑,贫苦穷困不能使他改变志向,权势武力不能使他屈服意志,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四、合作探究 分析内容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明确: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明确:“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礼、义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3.熟读课文,思考: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明确: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虽然身居高位,权倾天下,但遵从的是“妾妇之道”,以顺从君主为原则,丧失了其独立人格,仁义道德尽失,所以孟子以为他们不配称为大丈夫。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4.再读课文,进一步思考: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丈夫呢?
明确:“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
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这样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
五、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仁人志士,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直到今天,当我们再读课文时,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但在灿若星河的古代文化中,也隐藏着某些封建思想的糟粕,比如妻妾制度、三从四德等,所以我们要学习辩证地看待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拓展延伸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光辉形象,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举例说明。
明确: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3.布置作业
完成本节内容。
富贵不能淫
⇒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大家听过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吗?(请同学起来讲)为什么青蛙在开水里逃生,在温水中却死亡了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的经典中寻求答案吧!(板书课题)
二、检测预习 疏通字词
1.字音字形
舜(shùn) 孙叔敖(áo)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拂士(bì)
2.理解词义
【发】兴起,指被任用。 【畎亩】田地。
【士】狱官。 【市】集市。
【入】指在国内。 【出】指在国外。
【敌】匹敌、相当。 【空乏】财资缺乏。
【拂乱】拂,违背。乱,扰乱。
【恒过】常常犯错误。
【作】奋起。文中指有所作为。
【喻】了解、明白。
3.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同“增”)
衡于虑(同“横”,梗塞、不顺)
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4.一词多义
拂
于
发
5.词类活用
苦其心志(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其身(使动用法,使……财资缺乏)
所以动心忍性(动:使动用法,使……受到震撼;忍:使动用法,使……坚忍)
人恒过(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3.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4.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教师适时点拨。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个方面加以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难而终于身负“大任”的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归纳出论点。
四、精读课文 深层探究
1.课文第1段开头列举六个历代名臣成才的故事,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①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发愤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②他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炼,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2.课文第1段哪些句子讲述的是一般人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诉我们“逆境出人才”的道理。
3.课文第2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说理的?
明确:第2段先提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作具体分析。
明确:排比和对比。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例如:第1段中的排比和最后一段中的对比。
五、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陈述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和有关道理,证明了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安乐可以使人萎靡死亡的道理,激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勇于进取,进而获得成功。
2.拓展延伸
以“我心目中的孟子”为话题,来探究一下孟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①孟子是一个讲大义、有气节的人,他坚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原则,从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表明了他的处世态度。②孟子是一个仁义之人。“仁政”是他一生不懈的追求,他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民本思想。③孟子是一个肩担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④孟子还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论辩家。
3.布置作业
完成本节内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造就人才生于忧患
治理国家,居安思危死于安乐
在本课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要求学生自主讨论、翻译全文, 并根据自主学习找出重点词句,然后由学生说出要点,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课文领悟精神实质时,也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完成,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质疑——探疑——合作解疑”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讨问题,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使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使许多能解答的问题在头脑中愈发明朗。同时读也贯穿整个教学中,且形式多样,使学生在读中解难题,在读中获知识,在读中明道理。 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对学生的发言缺少鼓励、肯定,应给予适当的评价,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在课堂上乐于展示自我风采。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尽量避免这些缺点,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