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选拔卷)-【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尖子生选拔卷(部编版)(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347310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选拔卷)-【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尖子生选拔卷(部编版)(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347310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选拔卷)-【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尖子生选拔卷(部编版)(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347310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选拔卷)-【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尖子生选拔卷(部编版)(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347310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选拔卷)-【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尖子生选拔卷(部编版)(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347310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选拔卷)-【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尖子生选拔卷(部编版)(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347310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政治初二上册单元测试卷(原卷+解析卷)(提分+选拔卷)全册
-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提分小卷)-【单元测试】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尖子生选拔卷(部编版)(解析版+原卷版) 试卷 1 次下载
-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提分小卷)-【单元测试】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尖子生选拔卷(部编版)(解析版+原卷版) 试卷 1 次下载
-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选拔卷)-【单元测试】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尖子生选拔卷(部编版)(解析版+原卷版) 试卷 1 次下载
- 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提分小卷)-【单元测试】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尖子生选拔卷(部编版)(解析版+原卷版) 试卷 1 次下载
- 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选拔卷)-【单元测试】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尖子生选拔卷(部编版)(解析版+原卷版) 试卷 1 次下载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选拔卷)-【单元测试】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尖子生选拔卷(部编版)(解析版+原卷版)
展开这是一份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选拔卷)-【单元测试】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尖子生选拔卷(部编版)(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选拔卷-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尖子生选拔卷部编版解析版doc、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选拔卷-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尖子生选拔卷部编版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选拔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叔本华曾说过:“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下列名言和诗句能够解释这句话的有( )
A.独脚难行,孤掌难鸣。--《古今贤文》
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C.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D.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参与掌舵的机会”,这是因为( )
A.成年人离不开社会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
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D.青少年将在社会中学习
3.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以下不能体现参与社会生活的是( )
A.孝敬父母,承担全部家务劳动
B.去农村参与劳动,创造物质财富
C.按时到校上课、认真完成作业
D.参观博物馆、增长见识
4.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情境中属于业缘关系的是( )
A.小萍和爸妈一起看电影《建党大业》
B.小伟跟舅舅一起游泳
C.小莉的爸爸与邻居老赵下象棋
D.小启和老师讨论两会热点新闻
5.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积极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关心和帮助遭遇挫折与不幸的人
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③积极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
④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 “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塑造健康的人格,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亲社会表现的是( )
A.参加研学活动 B.长期宅家打游戏
C.经常和朋友外出游玩 D.主动帮助他人
7. 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感受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下列了解社会的方式不恰当的是( )
A.去敬老院看望老人 B.躺床上胡思乱想
C.暑期参加夏令营 D.上网看新闻
8.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这表明( )
A.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B.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C.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
D.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9.在物价飞涨的今天,1元钱几乎买不到什么,但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妇创办的爱心厨房,用17年的“不熄炉火”,带给患者及其家属“生存”的希望,“抗癌厨房”也成为了他们的“生命厨房”。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妇因此被评为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他们的行为( )
A.是自觉履行自己本职工作的表现
B.目的是为了赢得社会的赞誉
C.是帮助他人的亲社会行为
D.是积极履行自己法定义务的行为
10.2021年4月25日,淮北市第三实验小学的学生来到杜集区徐暨村开展户外劳动课堂活动。学生们在田间体验除草、整地、栽种、浇水和采摘等农事劳动。开展这一活动( )
①是主动了解社会的体现
②表明学生需要关注社区治理
③有利于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
④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在患有多种疾病情况下,竭力筹集资金成立了专供贫困家庭女孩读书的免费高中,改变了许多女孩的命运。张桂梅事迹给我们的启迪是( )
①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同样的责任,我们应勇于担责
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正义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我们要维护正义
④我们要努力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对如图漫画表述正确的是( )
A.需要加强法治宣传,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B.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C.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D.网络大数据的使用为公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13.以下四幅图片表明( )
A.网络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积极作用
B.网络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消极作用
C.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D.我们要远离网络,努力学习
14.2021年年初,一款名为“合成大西瓜”的网络小游戏,由于不需要太过依赖脑力,操作上又十分简单,成为了网友痴迷的“解压新宠””。后来却爆出“合成大西瓜”合出千万骗局,再上热搜。对此,以下看法你认同的是( )
A.玩网络小游戏是缓解压力的最佳方法
B.网络是把双刃剑,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C.网络信息泥沙俱下,要学会“信息节食”
D.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15.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逝世。网民“世外桃源”在微信朋友圈发表多条侮辱袁隆平和吴孟超的言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目前,该网民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
①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
②加快立法,完善法律法规
③严格执法,净化网络环境
④文明上网,遵守网络规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大众传播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而总体说来,如果不适当地加以控制,它为恶服务的可能性则更大。”这句话对我们参与网络的启示是( )
①对网络信息全覆盖浏览
②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③网络具有匿名性,可以随意表达观点
④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恪守规则,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稳定举措之一,它需要我们对冗杂的网络信息进行科学辨识。辨识网络信息,下列做法不当的是( )
A.注意信息出处 B.关注官方信息
C.多方验证信息 D.不信互联网信息
18.近年来,一些学习类、教育类APP泛滥,存在有害信息传播、广告丛生等问题,本应是提供学习机会的平台,却有大量商业或网络游戏广告,给广大师生、家长带来了困扰,亟须规范和引导,要避免上述违规现象( )
A.相关企业需要严守行业底线,对有害信息进行选择性传播
B.相关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诱导青少年接触网络游戏
C.有关部门要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对教育类APP的界定监管
D.青少年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少接触网络游戏以及不良信息
19.2021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这是为了让我们( )
A.远离网络,避免受到伤害
B.增强自制力,杜绝使用手机
C.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D.传播网络正能量,不信谣不传谣
20.为了增强青少年自律意识和提高自护能力,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团中央等部门正式推出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要求我们上网时要( )
①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②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③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④远离一切网络生活,防止受其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简答题(14分)
21.(6分)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两幅图片中小明的身份是否一样,并说明原因。(4分)
(2)请你说说小明还有哪些身份。(至少三种)(2分)
22.以下材料是张乐在暑假的日记,据此回答问题:
日记一:7月6日 |
日记二:7月25日 |
日记三:8月3日 |
(1)在三则日记中,张乐分别是什么样的身份?这三种身份分别是通过哪种社会关系确定的?据此完成下列表格。(4分)
| 身份 | 社会关系 |
日记一 |
|
|
日记二 |
|
|
日记三 |
|
|
(2)“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融入社会生活有何意义?(4分)
三、材料题(36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2月17日晚,《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
获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荣誉的有: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为救援群众牺牲在洪水中的消防员陈陆,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张桂梅,创办爱心厨房温暖无数人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战功赫赫的志愿军英雄王海,疫情中志愿服务、守护医护的快递员汪勇,与时间赛跑的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毕生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女学者叶嘉莹,向绝壁要天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当代“愚公”毛相林,不畏艰险丈量祖国山河、六十七年初心不改的国测一大队。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些“感动中国”人物身上都体现了哪些亲社会行为。(6分)
(2)我们青少年为什么要弘扬亲社会行为?(6分)
23.《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是未成年人的首要上网设备,使用比例达到92.0%,69.7%的未成年人拥有属于自己的手机。从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的梁静表示,过去,未成年人多数是因游戏去接触手机,而近年来,随着网络社交软件的发展,未成年人已经将这些软件视为了基础通信工具。有的未成年人出现心理问题,往往会一直抱着手机,不停地刷朋友圈,或者找人聊天,这是对网络社交软件依赖的一种表现。调查发现,微信、QQ等网络社交软件在给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学习便利的同时,也将以网络社交软件为载体的电信诈骗、色情等带到了未成年人身边。多数家长对孩子使用网络社交软件存在担忧。
(1)对网络社交软件产生依赖,可能对未成年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两点即可)(6分)
(2)为了不让家长对孩子使用网络社交软件产生担忧,请你提两点建议。(6分)
24.【撑起法律保护伞】
材料:校园欺凌、网络沉迷、身心侵害……近年来,越来越多与少年儿童相关的新闻成为人们关切的焦点。为了呼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广泛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撑起更加坚实的保护伞,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在现行法律的基础上,经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经法定程序审议通过后,条文从原有的72条增至132条。该法不仅完善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也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及时修订并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6分)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章明确指出,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的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2)你将如何响应新法给予我们的“网络保护”,让自己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6分)
四、探究题(12分)
25.以下材料是张乐在暑假的日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日记一7月6日我今天带领表弟表妹去参观博物馆,虽然没有大人的陪同,我依然把他们照顾得很好,给他们讲了一些关于古代文物的小故事,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
日记二7月25日我今天应同学们的邀约,一起去乡下劳动,帮生活不便的老人在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虽然很累,但是看到丰硕的劳动果实,感到很快乐。 |
日记三8月3日今天在小区里看到了关于小区绿化的建议通知,作为小区的一员,我也在大会上发表了关于小区绿化的建议,看到叔叔阿姨们赞赏的眼神,我感觉到了自己的责任。 |
日记四8月15日今天上午,我坐81路公交车观看文艺节目时,遇到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主动让出了自己的座位,老人欣然接受,旁人也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
(1)结合四则日记,运用所学知识谈谈社会对人成长的重要性。(2分)
(2)在前三则日记中,张乐分别是以什么身份呈现?这三种身份分别是通过哪种社会关系确定的?(2分)
(3)联系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4分)
(4)阅读日记四,运用“亲社会行为”的有关知识分析张乐行为的合理性。(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