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2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展开 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用明矾使海水淡化来解决饮水危机
B.雾是一种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在日常生活中,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是化学腐蚀
D.工业上运输浓硫酸可以使用铝制槽罐车,因为铝与浓硫酸常温下不反应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受热不稳定,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B.CaO能与反应,可作为工业废气处理时的脱硫剂
C.氢气热值高,液氢可作运载火箭的高能清洁燃料
D.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为太阳能电池板的半导体材料
3.关于有机物(A)和(B)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有机物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B.两种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C.有机物B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D.有机物A能发生酯化、加成、氧化、水解等反应
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蒸干溶液制无水固体
B.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
C.用装置丙①浓硝酸②③可证明酸性
D.用装置丁可以收集气体,并除去多余的气体
5.一种新型漂白剂(如图)可用于漂白羊毛等,其中W、Y、Z为不同周期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W、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的最外层电子数,W、X对应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W单质在空气中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
B.W、X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W>X
C.Y的单质高温下可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体现Y的氧化性
D.该漂白剂的漂白原理与相同
6.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的化学键数为0.7NA
B.溶于水所得溶液中的阴离子数是0.2NA
C.标准状况下,溶于足量水,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D.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均为0.1NA
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海带中含有碘元素
将海带剪碎,加蒸馏水浸泡,取滤液滴加几滴稀硫酸和1mL,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B
用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
使用碎泡沫起隔热保温的作用、普通玻璃棒进行搅拌使酸和碱充分反应、准确读取实验时温度计最高温度、并且取2-3次的实验平均值
C
制取肥皂
将适量植物油、酒精和NaOH溶液混合,并不断搅拌、加热,直到混合物变稠
D
证明为弱碱
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常温下pH<7
A.A B.B C.C D.D
8.铍是航天、航空、电子和核工业等领域不可替代的材料,有“超级金属”之称。以绿柱石[]为原料制备金属铍的工艺如下:
已知:750℃烧结时,与绿柱石作用生成易溶于水的,“滤渣1”中含有铁、铝、硅的氧化物,难溶于水,可与过量结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提高烧结后的水浸效率可以将烧结固体粉碎处理
B.对过滤1后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利于Be元素的沉淀
C.“沉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工业上电解熔融混合物制备金属铍,在阳极析出金属铍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反应,而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进行
B.水银和生铁都属于纯金属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
D.某硫酸铵肥料中只含一种杂质,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可能混有硝酸铵
10.利用间接转化法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化工产品以实现氮氧化物的充分利用。
已知①
②
③。
若某温度下,向V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O和2molICl发生上述反应,达平衡时容器中NOCl(g)为amol,为bmo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升高温度NOCl的物质的量增大,则且
B.此时的浓度为
C.若该密闭容器中气体颜色保持不变,说明各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D.NO转化率为
11.水溶液中存在多种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醋酸溶液稀释时,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减小
B.水溶液中,pH=7时,溶液一定呈中性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则
D.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溶液,若选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滴定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二、多选题
12.2019年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31.25kW铁—铬液流电池“容和一号”成功下线,该电堆是目前全球最大功率的铁—铬液流电池电堆。该电池总反应为:。某种、开关情况下,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a电极上涂有固体氢化铋(BiH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解质中除包含上述离子外,可选用盐酸环境
B.闭合时,与b电极连接的是电源的正极
C.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
D.充电时,BiHx只起导电作用
13.25℃下,用NaOH溶液分别滴定、两种溶液,(M=Cu、Fe),pM随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溶液中比更难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代表滴定溶液的变化关系
B.调控溶液的pH=7,可除去工业废水中的
C.当与共沉淀时溶液中
D.若某一元弱酸(HA)的,则易溶于HA溶液中
三、综合题
14.
(1)Ⅰ.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步骤中生成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Ⅱ.某实验小组模仿工业生产的方法,设计了一套实验室制备装置,生产产品。
已知装置B中的产物有气体和,则B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D中生成和一种助燃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装置C的作用是 。
(5)反应结束后,打开,装置A起的作用是 ;如果撤去D中的冷水浴,可能导致产品中混有的杂质是 。
(6)测定样品中的纯度:准确称mg的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KI晶体,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将所得混合液稀释成100mL待测溶液。取25.00mL待测溶液,加入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mL(已知:),则所称取的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V、c、m的表达式列出)
15.实验室利用废弃旧电池的铜帽(Zn、Cu总含量约为99%)回收Cu并制备纳米ZnO的部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溶解”步骤中,提高铜帽溶解速率的措施 (例举两种)。
(2)有同学提出溶解步骤中可在酸性条件下不断鼓入并加热,这种情况下,铜发生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过滤”步骤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
(4)生成的沉淀需经充分洗涤,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
(5)在封闭的高温电炉中焙烧,焙烧后的ZnO粉末用去离子水洗净,再用乙醇洗涤3次,减压过滤,干燥,得到纯净的纳米级ZnO。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 。
(6)有同学提出用纯碱代替溶液,在实际生产中得到的是一种碱式碳酸锌[],取该样品6.82g,充分灼烧后测得残留物质量为4.86g,将所得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2.00g沉淀,则此碱式碳酸锌的化学式是 。
16.苯乙烯()是工业上合成各种塑料、离子交换树脂及合成橡胶的重要单体,工业上其制备原理是(g) (g)+H2(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
。
则 (g) (g)+H2(g) 。试推断该反应在 下可自发进行(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
(2)在一定条件下 (g) (g)+H2(g)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改变反应的某一条件后,下列变化能说明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
A.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B.化学平衡常数K值增大
C.反应物的体积百分数增大 D.混合气体密度增大
(3)在不同反应温度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与催化剂作用下的苯乙烯的选择性(指除了以外的产物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示意图如下,反应控制温度为600℃的理由是 。
(4)工业生产中常以高温水蒸气作为苯乙烯制备反应的稀释剂(水蒸气不参与反应)。下图为某温度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与水蒸气的用量、体系压强的关系图。
①图中压强 100kPa(填“>”、“<”或“=”)。在压强下,c点转化率高于a的原因是 。
②若b点平衡转化率为50%,则该温度下,苯乙烯制备反应的分压平衡常数 kPa(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17.“空气变馒头不是梦”,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原料只需、和电,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的空间构型为 ,其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基态氧原子的最外层的成单电子和成对电子之比为 。
(2)试推测 (填“能”或“不能”)溶于,理由是 。
(3)淀粉遇碘变蓝。单质碘易溶于KI溶液,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淀粉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分子中键角 (填“>”、“<”或“=”)。
(5)干冰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1个分子周围与其距离相等且最近的分子个数为 。若干冰晶胞沿x轴投影,试在图中画出的投影位置(用“·”表示分子)。
18.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并与酪氨酸一起合成重要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参与机体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工业上一种由苯合成苯丙氨酸的路线如下:
已知:
R-CHO
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C名称为 ,反应①的条件是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3)物质D的结构简式为 。
(4)下列关于苯丙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苯丙氨酸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b.在强酸性条件下苯丙氨酸的存在形式为
c.苯丙氨酸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多肽,进而形成蛋白质,该多肽的链节为
(5)符合下列条件的苯丙氨酸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有 种。
①含有氨基和羧基 ②苯环连有4个取代基
(6)请设计由乙烷和环氧乙烷()为原料合成1-丁醇的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明矾是净水剂,可以起到净水的作用,但不能使海水淡化,故A不符合题意;
B.雾是一种气溶胶,具有胶体的性质,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故B符合题意;
C.在日常生活中,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是电化学腐蚀,故C不符合题意;
D.工业上运输浓硫酸可以使用铝制槽罐车,因为常温下铝在浓硫酸中会发生钝化,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并不是与浓硫酸常温下不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明矾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可净水,但不能淡化海水;
B.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
C.钢铁形成原电池,主要是电化学腐蚀;
D.铝与浓硫酸发生钝化,不是不反应。
2.【答案】D
【解析】【解答】A.NaHCO3 受热不稳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A不符合题意;
B.CaO能与 SO2 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再被氧化成硫酸钙,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可作为工业废气处理时的脱硫剂,B不符合题意;
C.氢气热值高,单位质量氢气释放的热量多,液氢可作运载火箭的高能清洁燃料,C不符合题意;
D.Si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为太阳能电池板的半导体材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B.氧化钙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
C.氢气热值高,且燃烧产物只有水,无污染。
3.【答案】C
【解析】【解答】A.由结构简式可知,A属于芳香烃,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
B.由结构简式可知,A和B的分子式不相同,不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不符合题意;
C.由结构简式可知,B中苯环、碳碳双键和羧基的碳原子以及与苯环、碳碳双键和羧基的碳原子相连的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所以有机物B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C符合题意;
D.由结构简式可知,A属于芳香烃,不可能发生酯化反应、水解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A不与NaOH反应;
B.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A不含羟基或羧基,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4.【答案】B
【解析】【解答】A.氯化铝是强酸弱碱盐,氯化铝在溶液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氢,用装置甲蒸干氯化铝时氯化氢受热挥发,使水解趋于完全得到氢氧化铝,无法制得无水氯化铝,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乙烯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所以用装置乙能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二氧化硫,故B符合题意;
C.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会优先与硅酸钠溶液反应,干扰碳酸与硅酸钠溶液的反应,无法比较碳酸与硅酸的酸性强弱,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应从长管通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氯化铝水解生成氢氧化铝;
C.浓硝酸易挥发;
D.二氧化氮密度大于空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5.【答案】A
【解析】【解答】A.镁在空气中点燃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镁,反应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故A符合题意;
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氧离子的离子半径大于镁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
C.硼单质高温下可与水反应放出氢气说明硼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硼单质是反应的还原剂,表现还原性,故C不符合题意;
D.由新型漂白剂中含有过氧键,说明漂白剂是因为具有强氧化性表现漂白性,与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发生化合反应使溶液褪色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W、Y、Z为不同周期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则其中有一种为H元素,X形成2个共价键,Y可以形成4个单键,Z形成1个共价键,则Z为H元素,W与X位于不同周期,W形成+2价阳离子,应位于ⅡA族,W、X对应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W为Mg,X为O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2-1=3,Y与H、Mg不同周期,则Y为B元素。
6.【答案】D
【解析】【解答】A.乙醇分子中含有8个共价键,则4.6g乙醇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8×NAmol-1=0.8NA,故A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在溶液中发生水解,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n(Na+)+ n(H+)= n(HCO)+2 n(CO)+n(OH-),则0.1mol碳酸钠溶于水所得溶液中的阴离子数大于0.1mol×2×NAmol-1=2NA,故B不符合题意;
C.氯气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所以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溶于足量水转移的电子数小于×1×NAmol-1=0.1NA,故C不符合题意;
D.的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均为10,则0.2g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均为×10×NAmol-1=0.1NA,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一个乙醇分子含8个共价键;
B.碳酸根水解使阴离子数目增多;
C.氯气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7.【答案】D
【解析】【解答】A.海带中碘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应灼烧成灰,再加入蒸馏水,过滤,再加入几滴稀硫酸和 ,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蓝,故A不符合题意;
B.不能用普通玻璃棒进行搅拌,应用环形玻璃棒进行搅拌使酸和碱充分反应、准确读取实验时温度计最高温度、并且取2-3次的实验平均值,故B不符合题意;
C.不断搅拌、加热,酒精容易挥发,故C不符合题意;
D.测定NH4Cl溶液的酸碱度,常温下pH<7,说明氨根离子水解,可以证明NH3⋅H2O为弱碱,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海带中的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B.测量中和热时应用环形玻璃棒搅拌;
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备肥皂。
8.【答案】A
【解析】【解答】A.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充分、浸取效率越高,则提高烧结后的水浸效率可以将烧结固体粉碎处理,A符合题意;
B.氢氧根与Be(OH)2反应结合成,则对过滤1后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不利于Be元素的沉淀,B不符合题意;
C. “沉氟”反应为12NaF+Fe2(SO4)3=2Na3FeF6↓+3Na2SO4,则离子方程式为:3Na++6F-+Fe3+=Na3FeF6↓,C不符合题意;
D. 工业上电解熔融混合物制备金属铍,Be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在阴极析出金属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增大接触面积可增大反应速率;
B.过量的NaOH与Be(OH)2反应生成;
C.“沉氟”的产物为Na3FeF6;
D.电解熔融混合物制备金属铍,Be元素化合价降低,应在阴极析出。
9.【答案】C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固体混合反应是吸热反应、在室温下就能进行,碳和氧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在室温下不能进行、需要加热才可发生,则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反应,而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能进行,A不符合题意;
B.生铁是铁碳合金,B不符合题意;
C.钠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C符合题意;
D.硫酸铵中氮元素的含量为21.2%>20%、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含量为35%>20%,某硫酸铵肥料中只含一种杂质,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不可能混有硝酸铵,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能进行;
B.生铁是合金;
C.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D.硫酸铵中的氮元素含量大于20%,则杂志中的氮元素含量应小于20%。
10.【答案】A
【解析】【解答】A.若升高温度NOCl的物质的量增大,可能为和,且反应①生成NOCl的程度大于反应②消耗NOCl的程度,A符合题意;
B.设反应①中NO的转化量为2xmol,根据达平衡时容器中NOCl(g)为amol,为bmol可列出以下三段式:,
,,平衡时I2的物质的量为:,浓度为,B不符合题意;
C.若该密闭容器中气体颜色保持不变,说明I2和Cl2浓度保持不变,说明各反应已达平衡状态,C不符合题意;
D.NO的净转化率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B.计算出此时I2的物质的量,再结合计算;
C.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物理量不变,据此判断;
D.计算平衡时NO反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计算。
11.【答案】C
【解析】【解答】A.加水稀释醋酸,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
B.常温下水溶液中,pH=7时,温度未知,水的离子积未知,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电荷守恒得,由物料守恒,两式相加得:,故C符合题意;
D.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若选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水的电离一直被抑制,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Kw=c(H+)c(OH-),加水稀释,c(H+)减小,Kw不变;
B.pH=7时,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D.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12.【答案】C,D
【解析】【解答】A.由题意可知,铁—铬液流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可以为氯化铁、氯化亚铬和盐酸,其中盐酸起提供氢离子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闭合K2时,该装置为电解池,与正极相连的电极b为阳极,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放电时,电极a为负极,氢化铋在负极失去电子反应氧化反应生成铋和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BiHx—xe—=Bi+xH+,故C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充电时,电极a为阴极,铋和氢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化铋,氢化铋与溶液中的铬离子反应生成亚铬离子、铋和氢离子,所以氢化铋起导电和还原剂的作用,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根据总反应可知,放电时b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Fe3++e-=Fe2+,a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r2+-e-=Cr3+,充电时a为阴极,b为阳极。
13.【答案】B,D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①代表滴定溶液的变化关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
B.=1×(10-(14-6.5))2=10-15,调整溶液的,c(OH-)=10-(14-7)mol·L-1,此时=mol·L-1,铁离子不能沉淀完全,不可除去工业废水中的,选项B符合题意;
C.当与共沉淀时溶液中OH-的浓度相同,故有,选项C不符合题意;
D.Cu(OH)2+2HXCu2++2X-+2H2O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故Cu(OH)2难溶于HX,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 比更难溶,滴定过程中先生成,则①代表滴定CuSO4溶液的变化关系,②代表滴定FeSO4溶液的变化关系。
14.【答案】(1)2:1
(2)
(3)
(4)防止D瓶溶液倒吸到B瓶中
(5)吸收装置B中多余的和;和NaCl
(6)
【解析】【解答】I.一种生产工艺中,用硫酸、SO2和NaClO3反应制备ClO2,再由ClO2经过后续反应制备NaClO2;
II.某实验小组模仿工业生产的方法,设计了一套实验室制备装置,如图所示:装置B中浓硫酸、NaClO3和Na2SO3反应制备ClO2;装置D中装置D中与过氧化氢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装置C为安全瓶,可以防止D瓶溶液倒吸到B瓶中;装置A和装置E为尾气处理装置。
(1)“反应”步骤中,SO2和NaClO3反应生成ClO2和NaHSO4,其中NaClO3中的Cl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低为+4,则NaClO3作氧化剂,SO2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由+4升高到+6,则SO2作还原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2)由题干信息可知,装置B中浓硫酸、NaClO3和Na2SO3反应生成ClO2和Na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D中与过氧化氢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和助燃性气体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装置C是安全瓶,其作用是防止D瓶溶液倒吸到B瓶中。
(5)和为有毒气体,需要用吸收等有害气体,防止污染环境,故装置A起的作用是吸收置B中多余的和;如果撤去D中的冷水浴,ClO2会和NaOH发生反应6ClO2+6NaOH=NaCl+5NaClO3+3H2O,导致产品中混有NaClO3和NaCl。
(6)已知:,,得关系式,n(Na2S2O3)=cV10-3mol,则样品中,n(NaClO2)=cV10-3mol=cV10-3mol,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
【分析】(1)NaClO3和SO2在硫酸酸化条件下生成ClO2,NaClO3是氧化剂,SO2为还原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计算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2)浓硫酸、NaClO3和Na2SO3反应生成ClO2和Na2SO4;
(3) 装置D中生成和一种助燃气体,该气体为氧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
(4)装置C作安全瓶;
(5)装置A中NaOH可吸收 多余的和 ;如果撤去D中的冷水浴,可能导致产品中混有 和NaCl ;
(6)根据关系式计算。
15.【答案】(1)提高硫酸浓度、加热或搅拌、铜帽粉碎等
(2)
(3)漏斗、烧杯、玻璃棒
(4)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先加盐酸,然后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已洗净
(5)乙醇易挥发,有利于ZnO粉末的干燥
(6)
【解析】【解答】
(1)提高硫酸浓度、加热、搅拌、铜帽粉碎等措施能提高铜帽溶解速率,故答案为:提高硫酸浓度、加热或搅拌、铜帽粉碎等;
(2)由题意可知,酸性条件下,铜和氧气共热反应生成铜离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过滤步骤中使用的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玻璃棒,故答案为:漏斗、烧杯、玻璃棒;
(4)碳酸锌沉淀的表面附有可溶性的硫酸铵杂质,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实际上就是检验洗涤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检验的具体操作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先加盐酸,然后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沉淀已洗净,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先加盐酸,然后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已洗净;
(5)乙醇具有挥发性,氧化锌用去离子水洗净,再用乙醇洗涤3次,可以带走氧化锌表面的水分,起到干燥的作用,故答案为:乙醇易挥发,有利于ZnO粉末的干燥;
(6)由题意可知,2.00g沉淀为碳酸钙的质量,由碳原子个数守恒可知,碱式碳酸锌中碳酸锌的物质的量为=0.02mol,由锌原子的原子个数守恒,氢氧化锌的物质的量为=0.04mol,则结晶水的物质的量为=0.02mol,由碱式碳酸锌中碳酸锌、氢氧化锌、结晶水的个数比等于物质的量比可得:1:x:y=0.02mol:0.04mol:0.02mol,解得x=2、y=4,碱式碳酸锌的化学式为,故答案为:。
【分析】电池铜帽加入稀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溶解,锌、铜转化为硫酸锌、硫酸铜,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将硫酸铜转化为铜,过滤得到海绵铜和硫酸锌溶液;向硫酸锌溶液中加入碳酸铵溶液,将硫酸锌转化为碳酸锌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碳酸锌;碳酸锌高温灼烧制得纳米氧化锌。
16.【答案】(1);高温
(2)A;B
(3)低于600℃时反应速率减小,高于600℃时苯乙烯选择性下降
(4)<;压强相同时,c点与a点相比,加大了H2O蒸气的比例,等效于反应体系的减压,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
【解析】【解答】(1)将已知反应依次编号为①②③,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③×得到反应(g) (g)+H2(g),则反应△H=(-4498kJ/mol)-(-4337kJ/mol)-(-571.6kJ/mol) ×=+124.8 kJ/mol,该反应是熵增的反应,高温时,反应△H-T△S<0,反应能自发进行,故答案为:+124.8 kJ/mol;高温;
(2)A.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说明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值增大,故符合题意;
C.反应物的体积百分数增大说明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不符合题意;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相等,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混合气体密度增大说明恒压条件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3)由图可知,600℃时,乙苯的转化率和苯乙烯的选择性均较高,当温度低于600℃时,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低,反应速率慢,当温度高于600℃时,苯乙烯的选择性低,所以反应控制温度为600℃,故答案为:低于600℃时反应速率减小,高于600℃时苯乙烯选择性下降;
(4)①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乙苯的转化率减小,由图可知,水蒸气的用量一定时,P2的乙苯的转化率大于100kPa,所以压强p2小于100kPa;c点与a点的压强相同,增大水蒸气的比例,相当于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乙苯的转化率增大,故答案为:<;压强相同时,c点与a点相比,加大了H2O蒸气的比例,等效于反应体系的减压,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
②由图可知,b点时,水蒸气和乙苯的物质的量比为4,平衡转化率为50%,设起始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为4mol,乙苯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平衡时,乙苯、苯乙烯和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1mol×50%=0.5mol、1mol×50%=0.5mol和1mol×50%=0.5mol,所以该温度下,苯乙烯制备反应的分压平衡常数KP==,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计算;根据ΔH-TΔS<0判断自发情况;
(2)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进行判断;
(3)根据温度对于反应速率,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
(4)①增大压强,该反应的平衡逆向移动;c点与a点相比,加大了H2O蒸气的比例,平衡正向移动;
②计算各物质平衡时的物质的量,结合公式计算。
17.【答案】(1)直线形;sp杂化;1:2
(2)能;和同为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液
(3)
(4)>
(5)12;
【解析】【解答】(1)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孤对电子对数为0,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4,则氧原子的最外层的成单电子和成对电子之比为1:2,故答案为:直线形;sp杂化;1:2;
(2)二氧化碳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由相似相溶原理可知,非极性分子二氧化碳易溶于有机溶剂四氯化碳,故答案为:能;和同为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液:
(3)单质碘易溶于碘化钾溶液是因为碘能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三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4)由结构简式可知,葡萄糖分子中C1原子为双键碳原子,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C,2原子为单键碳原子,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所以键角大于,故答案为:>;
(5)由晶胞结构可知,位于顶点的二氧化碳分子与位于面心的二氧化碳分子的距离最近,所以1个二氧化碳分子周围与其距离相等且最近的二氧化碳分子个数为12;若干冰晶胞沿x轴投影,晶胞中二氧化碳的投影位置为,故答案为:12;。
【分析】(1)二氧化碳为直线形分子;C原子采用sp杂化;基态氧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4;
(2)二氧化碳与四氯化碳均为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判断;
(3)I2与I-会发生反应 ;
(4) C1原子价层电子对为3,采用sp2杂化,C2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采用sp3杂化;
(5)根据均摊法计算;将干冰晶胞沿着x轴投影所得到的正方形平面,在4个顶点,面心以及每条边的中点处都有二氧化碳分子。
18.【答案】(1)苯乙醛;液溴/Fe粉
(2)+CuO+Cu+H2O
(3)
(4)bc
(5)16
(6)CH3CH3CH3CH2BrCH3CH2MgBr CH3CH2CH2CH2OH
【解析】【解答】
(1)由分析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名称为苯甲醛;反应①为在铁粉做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和溴化氢,故答案为:苯甲醛;液溴/Fe粉;
(2)由分析可知,反应②为与氧化铜共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u+H2O,故答案为:+CuO+Cu+H2O;
(3)由分析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4)a.由结构简式可知,苯丙氨酸中含有1个连有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手性碳原子,故不符合题意;
b.由结构简式可知,苯丙氨酸分子中含有的氨基在强酸性条件下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故符合题意;
c.苯丙氨酸分子中含有的氨基、羧基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多肽,进而形成蛋白质,该多肽的链节为,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5)苯丙氨酸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含有氨基和羧基,苯环连有4个取代基说明分子中含有氨基、羧基和2个甲基,同分异构体可以视作二甲苯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和羧基取代所得结构,其中邻二甲苯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和羧基取代所得结构有6种、间二甲苯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和羧基取代所得结构有7种、对二甲苯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和羧基取代所得结构有3种,共有16种,故答案为:16;
(6)由题给信息和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由乙烷和环氧乙烷为原料合成1-丁醇的合成步骤为光照条件下,乙烷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溴乙烷在无水乙醚中与镁反应生成CH3CH2MgBr,CH3CH2MgBr先后与环氧乙烷和水反应得到1-丁醇,合成路线为CH3CH3CH3CH2BrCH3CH2MgBr CH3CH2CH2CH2OH,故答案为:CH3CH3CH3CH2BrCH3CH2MgBr CH3CH2CH2CH2OH。
【分析】由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在铁粉做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则A为;在无水THF中与镁反应生成,先后与环氧乙烷和水反应得到,则B为;与氧化铜共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则C为;与氰化钠、氯化铵反应生成,则D为;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2023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原理综合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唐山市2023届高三一模考试化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2023届高三一模考试化学试题附参考答案,共10页。
河北省唐山市2023届高三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2023届高三二模考试化学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原理综合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