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4734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4734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五四学制)】初中化学八年级全册同步教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优秀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优秀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目标要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题分析,实验准备,演示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目标要求】【知识与能力】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2.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过程与方法】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运用知识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2.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3.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1. 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2.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难点:1.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课题分析】本课题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又学习了一种新的物质——氢气,并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组成上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在课题之后还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水的组成揭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识。【实验准备】:带导气管的氢气球,小试管、酒精灯、火柴、木条、电解用水、水电解器、直流电源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入:P PT展示几种氢气球的图片,并展示买来的氢气球,引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气球里到底是什么气体呢?学生猜想:氢气,追问,你们怎么知道是氢气?学生回答:氢气密度小,所以往上飘。引导学生要化学的角度去分析。学生谈论回答:利用氢气的可燃性并验证生成物。讲述: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演示实验】:从氢气球中用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进行验纯。让学生注意听验纯的声音。再用排水饭收集半管氢气,倒放着把水放出,再进行一次验纯,让学生体会爆鸣声。引导学生总结氢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2)化学性质:可燃性(产生淡蓝色火焰)。(3)验纯方法:如图所示。(管口朝下,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若听到很小的声音,则表示氢气已纯。)(4)未来的理想能源(为什么?)制备来源广泛,热值高,没有污染PPT展示:总结我们学到的有关氢气的性质和注意事项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并展示。PPT展示:氢气的性质,验纯方法。引导:这节课题是水的组成,为什么讲氢气呢?先来看一点小资料。二、水的组成PPT:《国语》中的《郑语》里明确地提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元素。同时还提出不同的物质元素在一起,方能相互作用,产生新物质,如果只是同一物质元素,那是产生不出新物质的。可见水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元素之一。既然古人认为水是一种元素,因此他们认为水不可以继续分解。PPT; 小资料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把“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用电火花点燃,发出震耳的爆鸣声,玻璃瓶内壁出现了小液滴。不久卡文迪许用纯氧代替空气进行上述实验,确认所得液滴是水。上述实验实际已经揭示出水不是一种元素,但两位科学家受错误观念影响并没有得出正确结论。一年后,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重复了他们的实验,并做了一个相反的实验……我们也来沿着历史的脚步重新体验一下发现水的组成的过程。【演示实验】简单介绍水电解器,并演示实验:在水电解器玻璃管里注满水[这里的水含有25%氢氧化钠溶液(或1∶10的硫酸溶液)],接通直流电,一个电极接电源正极,另一个电极接电源负极。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让三个不同的学生上台读出数据,并记录。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实验现象。1.现象:(负氢——父亲)(1)两极都产生无色的气体,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负氢正阳二比一 谐音“父亲正要儿毕业”)(2)与是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3)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2.学生讨论: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结论:有氢气和氧气生成,说明电解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H2O H2 + O2 (分解反应)3,学生讨论:如何用课上这两个实验来从宏观角度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学生分组讨论展示。最后教师总结性讲解: H2O H2 + O2,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知道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是不变的。因此,这两个实验可以证明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小结】。利用黑板上书写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复习本节知识点。教师再从三个维度加以提升。【作业】:家庭小实验;选用家中的物品,自己设计制作属于自己的“水电解器”,下节课进行评比。板书设计:一、水的组成H2O H2 + O2 (分解反应)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二、介绍氢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2)化学性质:可燃性(产生淡蓝色火焰)。(3)验纯方法:(4)未来的理想能源:制备来源广泛,热值高,没有污染。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五四制)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教案设计,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本信息,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课题3 水的组成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课题3 水的组成教案,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