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有理数的乘法 第3课时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9 有理数的乘法 第3课时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共3页。
2.9 有理数的乘法第3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并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2.使学生掌握一些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乘法的运算律和运算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运算能力的提高。课前准备无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计算: (1)8+5×(―4); (2)(―3)×(―7)―9×(―6)解:原式=8+(―20) (先乘后加) 解:原式=21―(―54) (先乘后减) =―12; =75 2.再次强调:在有理数乘法中,首先要掌握积的符号法则,当符号确定后又归结到小学数学的乘法运算上,四则运算顺序也同小学一样,先进行第二级运算,再进行第一级运算,若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式子。二、讲授新课:1.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乘法分配律:①问题:在小学里,我们曾经学过乘法的分配律,如:6×()=6×+6×,这个运算律在有理数乘法运算中也是成立的吗?②探索:*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算式的运算结果。 □ ×( ○ + ◇) 和 □×○ + □×◇。③总结:让学生总结出乘法的分配律。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即a(b+c)=ab+ac.2.例题:例1:计算:(1) ; (2) 。解:(1)原式;(2) 原式=。例2:计算:①4×(―12)+(―5)×(―8)+16; ②。解:①原式=8×(―6)+8×5+8×2=8×(―6+5+2)=8×1=8;②原式=。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应用运算律,有时可使运算简便. 也有时需要先把算式变形,才能用分配律,如例1(2),还有时需反向运用分配律,如例2(1)。4.课堂练习: 课本:P51:1,2。三、课堂小结:教师指导学生总结运用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及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方法,并让学生总结强调运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四、课堂作业: 课本:P51:4。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强调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而不是就题论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