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第三单元文言知识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47368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上第三单元文言知识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47368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上第三单元文言知识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47368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1 岳阳楼记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1 岳阳楼记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句子翻译,文意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1)百废具兴 同 ,意思是: (2)属予作文以记之 同 ,意思是: 2.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状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原意为:时间或次序在前的(跟“后”相对),在句中的意思为: “后”原意为:时间或次序在后的(跟“前”相对),在句中的意思为: (2)名词用作动词忧谗畏讥 原意为:谗言,在句中的意思为: 3.一词多义①政通人和②然则北通巫峡③中通外直(《爱莲说》)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⑤才通人(《桃花源记》)⑥阡陌交通(《桃花源记》)①政通人和②至若春和景明③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④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 ①或而长烟一空②异或二者之为 ③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4.其他重点实词(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越明年(3)增其旧制 (4)予观夫巴陵胜状(5)横无际涯 ( 6)朝晖夕阴(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8 )南极潇湘(9)迁客骚人 (10)若夫淫雨霏霏(11)连月不开 (12) 浊浪排空(13)日星隐曜 (14)樯倾楫摧(15)薄暮冥冥 (16) 去国怀乡(17)至若春和景明 (18)沙鸥翔集(19)锦鳞游泳 (20)郁郁青青(21)静影沉璧 (22)此乐何极(23)宠辱偕忘 (24) 把酒临风(2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6)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27)微斯人三、句子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四、文意理解1.请结合课文第3、4段的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心境。 两段(3、4段)文字表现了迁客骚人的不同心境,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悲”和“喜”的原因? 请从修辞的角度对下面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本文“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加点的“乐”和《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甲】《岳阳楼记》第3~5段。
【乙】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劳,处下者形劳而神逸。孰得孰失,孰幻孰真,达人当自辨之。
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从快意处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 (节选自《菜根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日星隐曜 (2)长烟一空
(3)达人当自辨之 (4)而君子忧乐以理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从快意处起。
3.【甲】文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简要进行分析。
4.【甲】文中范仲淹和【乙】文中众人、君子的“忧乐观”分别是什么? 醉翁亭记一、重点字词1.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状语①山行六七里原意为:山路,在句中的意思为: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原意为:翅膀,在句中的意思为:③杂然而前陈者 原意为:前面,在句中的意思为:(2)名词用作动词①名之者谁 原意为:名字,在句中的意思为:②故自号曰醉翁也 原意为:名号,在句中的意思为:(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原意为:快乐,在句中的意思为:2.一词多义 ①太守自谓秀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谓 ②太守谓谁 ②佳木秀而繁阴 ③此之谓失其本心④谓其妻曰⑤是可谓善学者矣⑥予谓菊
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③心乐之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归:①云归而岩穴暝②朝而往,暮而归③太守归而宾客从也④女有归(《大道之行也》)3.其他重点实词(1)环滁皆山也 环:(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3)峰回路转 回:(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临:(5)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 寓: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霏: 开: (8)云归而岩穴暝 (9)野芳发而幽香 (10)至于负者歌于途 (11)伛偻提携 (12)往来而不绝者 (13)泉香而酒洌 (14)杂然而前陈者 (15)宴酣之乐 (16)射者中,弈者胜 (17)觥筹交错 (18)树林阴翳 (19)醒能述以文者 (20)颓然乎其间者 4.重点虚询
①环滁皆山也 也: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也:
③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也:
④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也:⑥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也:
⑤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也:二.句子翻译(以判断句居多)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三.1.从写景的角度,对“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一句进行赏析。 课文第2、3、4段开头的“若夫”“至于”“已而”等词语有什么作用?这三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本文多处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4.文章第③段中作者反复描写“乐”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甲】《醉翁亭记》全文。【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注释】①雪官:齐宣王的离官(古代帝王在正官以外临时居住的官室)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 (2)泉香而酒洌 洌:(3)乐民之乐者 乐: (4)然而不王者 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2)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甲】文写禽鸟之乐和游人之乐的用意是什么?请
简要分析。
4.【甲】【乙】两文都体现了“与民同乐”的主旨,分别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分析。 湖心亭看雪一.重点字词1.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客此:原意为:客人,在句中的意思为2.其他重点实词(1)大雪三日 雪: (2)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3)是日更定矣 是: (4)拥毳衣炉火 拥:(5)雾凇沆砀 沆砀:(6)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 更: (7)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 二、句子翻译1.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三、文意理解1.如何理解“痴”字的含义 2.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现手法和作用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介、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甲】《湖心亭看雪》全文【乙】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①,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小卿、潘小妃②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皆呆白⑧。坐久清冽,苍头④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做寒,酒气冉冉,积雪欲⑤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节选自《陶庵梦忆·龙山雪》【注释】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②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此五人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③呆白:苍白。④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⑤欲(hē):通“喝”,吸吮,吞噬。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湖中人鸟声俱绝(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3)大雪深三尺许(4)余勉强举大觥敌寒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明月薄之,月不能光 甲文中写“舟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甲】文“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运用了白描手法,【乙】文中与其在写作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哪句?有何作用?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统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内知识点归纳(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diàn,suì ,zàng,lóng,yǒng,pīng,guānmiǎn,wǎn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统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内知识点归纳(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怀古伤今,舍身求法,为民请命,前仆后继,自欺欺人,不足为据,辨伪去妄,不攻自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统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内知识点归纳(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松松爽爽,与日俱增,郑重其事,莫名其妙,一落千丈,歇斯底里,佳作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