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37578]2《土豆烧牛肉》教学设计 教案 12 次下载
- 3《家庭劳动我来做——个性房间我装扮》教学设计 教案 12 次下载
- 5《制作金属丝衣架》教学设计 教案 9 次下载
- 北师大版劳技六年级教案第6课《焊接技术我能行》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北师大版劳技六年级教案第7课《小空间大农场》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劳技六年级活动4 茶艺文化初探究优秀教学设计
展开之茶艺文化初探究课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器是茶之父”本课通过不同器皿的承载,让泡茶更具有艺术感。
- 课程通过几种不同的冲泡方法,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茶与艺”的链接,使得茶艺课堂在现实生活中更具实用性和操作性。
- 泡茶时,专注 注水、出汤的操作,培养学生安静与耐心,和认真做事的能力。
- 通过对茶汤温度的掌控,让学生感知耐受力和事物细微变化的观察与思考。
- “绿茶”是家庭生活中常饮茶品,冲泡主题也更贴近生活,但课堂的茶艺演示却又高于生活,课程中冲泡环节兼具艺术气息,茶艺教学,是口、鼻、耳、眼、手全面接触的感官教学,学生能在课程中直接感受和接触生活的美好。
- 茶艺教学课堂,是一节学生既能感受当下,也能随着理论和实操知识的延伸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处。
二、教学重点:
- 冲泡流程中的具体操作技法是小学生比较难马上实践的部分,需要循序渐进的练习。
- 茶艺课堂的五感真实感需要完全的进入课堂中,并用体会、品饮 方能感受到。
- 如何在泡茶中理解艺的要领,也是教学的重点,艺即是 “艺术”又是“技艺”。
三、教学难点:
- 课程中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操作流程是否正确
- 对水温、投茶量、冲泡时间的掌控。
- 用水用电的安全
四、教学过程:
导语:“茶是世界公认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这三大饮料分别是:茶、咖啡、可可)
今天,我们来学习泡茶和品茗,体会茶带给我们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艺术”
教师介绍本次课程的内容:
一、 劳动准备(材料及器具准备及茶的基础知识了解)
二、 劳动过程 老师演示几种不同的冲泡方法,接着学生进行操作
三、 劳动评价 成果展示 老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 学生完成独立操作流程,分享和品饮茶汤。
四、 学生提问及答疑和互动环节
五、 课程的拓展和知识延伸
前期准备工作
- 器具、及教学茶样的分发摆放、煮水、备具。
- 投茶量1:50
- 水温100°
- 合适的音乐
- PPT课件
- 实际操作流程:
按照PPT课件内容 进行课堂教学
- 出场行礼
- 器具展示
- 温杯洁具
- 正式冲泡。
- 巡分茶汤
- 敬茶奉茶
- 鉴赏佳茗
- 收具
学生熟悉操作要领,整个过程保持安静。
3.课程内容:
1.引语及茶知识了解(约2分钟讲解)
2.器具准备过程(约3分钟)
3.老师冲泡演示流程(约5分钟演示)
4.学生操作(约5分钟)
5.互动环节(约3分钟)
6.收具 (约2分钟)
五、教学反思: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1.茶如人生,茶的一生经过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等的制作,才能到泡茶人手里,所以我们要懂茶,认真泡好每一道茶才不辜负前期的繁琐付出,更要懂得珍惜每一口茶汤的来之不易。同理日常的饮食,哪一个又不是经过种植和养护后,在精心的管理下,才有丰收的果实呢?
2. 在课程中,我们要学会等待,等待水温慢慢升温到沸腾,既不能不开也不能煮到过老,等待茶叶在冲泡中慢慢的湿水到芳香四溢,等待的过程是美妙的,由此也可见,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了结果,都要经过一个慢慢渗透的过程,如同学习一样,每一门功课,只有花了心思,用了功夫,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3. 生活中,与其被手机、网络、游戏等占据我们的身心,不如泡杯茶,在闲情雅致中,在书香茶韵中博览群书。当你能感受到茶香弥漫的时生活原来如此的美好,这就是茶艺带给我们的美好感受。
本次课程设计 :有理论知识与实操相连接、操作细节化、 有问必答环节增加师生融洽关系, 最后以收具作为课程的结束,让学生做到有始有终,在习茶的过程中学会保持一颗安静平和的心,保持器具整洁,用劳动实践体会生活整理的重要性,将泡茶提升到技艺和艺术素养并行的范畴中。
浙教版三年级上册任务二 古风折扇的设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浙教版三年级上册任务二 古风折扇的设计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传统文化要继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三年级上册任务三 古风折扇的制作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浙教版三年级上册任务三 古风折扇的制作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传统文化要继承,古风折扇的制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六年级活动4 茶艺文化初探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六年级活动4 茶艺文化初探究教学设计,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