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11页。
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单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40分)1、(4分)为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取少量溴乙烷,然后( )①加热;②加入溶液;③加入稀酸化;④加入NaOH溶液;⑤冷却A.③⑤④①② B.③①⑤②④ C.①③②④⑤ D.④①⑤③②2、(4分)要检验某卤乙烷中的卤素是不是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①加入氯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有红棕色的溴出现②滴入溶液,再加入稀硝酸,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③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稀硝酸至酸性,再滴入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④加入NaOH的醇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稀硝酸至酸性,再滴入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3、(4分)利用下图所示的有机物X可以生产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两种有机物B.X中含有酮羰基、醚键、氨基及酰胺基等官能团C.若X→Y能一步实现,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D.1molY与足量溶液反应,产生44.8L(标准状况)4、(4分)由CH3CH2CH2Br制备CH3CH(OH)CH2OH,依次发生反应的类型和反应条件都正确的是( )选项反应类型反应条件A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KOH醇溶液/加热、KOH水溶液/加热、常温B消去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NaOH醇溶液/加热、常温、NaOH水溶液/加热C氧化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热、KOH醇溶液/加热、KOH水溶液/加热D消去反应、加热反应、水解反应NaOH水溶液/加热、常温、NaOH醇溶液/加热A.A B.B C.C D.D5、(4分)利用如图所示合成路线由丁醇(X)制备戊酸(Z),不正确的是( )A.X的结构有4种B.与X互为同分异构体,且不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有机物有3种C.Y发生消去反应,所得产物中可能存在顺反异构D.X与对应的Z形成的戊酸丁酯可能有16种6、(4分)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探究醋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部分夹持仪器省略)A.②中试剂为饱和溶液B.实验时,①中产生无色气泡,③中出现白色浑浊C.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D.反应完成后,向③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又变澄清7、(4分)将1 mol乙醇(其中的羟基氧用标记)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下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成的水分子中一定含有B.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C.可能生成45 g乙酸乙酯D.该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8、(4分)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乙酸乙酯(使用的乙醇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甲试管中加入药品的顺序:3mL、2mL浓硫酸和2mLB. 乙试管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换成氢氧化钠溶液C. 从乙试管中分离得到纯净干燥的乙酸乙酯的操作是:振荡、静置、分液D. 生成的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9、(4分)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两套装置,用乙醇、乙酸和浓硫酸作原料分别制备乙酸乙酯(沸点为77.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能提高酯化反应速率B.不断蒸出乙酸乙酯,会降低其产率C.装置b比装置a原料损失得少D.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出乙酸乙酯10、(4分)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条件下,M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发生反应B.④的反应类型属于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C.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二者都为纯净物,互为同分异构体D.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二、填空题(共30分)11(本题 15 分)下图是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装置。(1)写出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2)浓硫酸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3)装置中通蒸汽的导管不能插入饱和溶液中,目的是____________。(4)饱和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_______(填“大”或“小”)。12(本题 15 分)一种多巴胺(H)封端的聚氨酯材料(L)可用作医用粘合剂,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化合物B的化学名称是______。(2)反应I的副产物为环酮类化合物,且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峰面积之比为2:2:1,该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反应II中,为催化剂,则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4)E易溶于水,原因是______。(5)除H外,化合物L的单体是和______(填结构简式)。(6)根据化合物G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参考①的示例,完成下表。序号结构特征可反应的无机试剂反应形成的新结构①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7)参考上述信息,将以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的路线补充完全(不用注明反应条件)。三、推断题(共15分)13、(15分)氟他胺是一种可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实验室由芳香烃制备的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C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2)③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分别是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3)⑤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吡啶是一种有机碱,其作用是________。(4)G的分子式为________。(5)H是G的同分异构体,其苯环上的取代基与G的相同但位置不同,则H可能的结构有________种。(6)4-甲氧基乙酰苯胺( )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写出由苯甲醚()制备4-甲氧基乙酰苯胺的合成路线________(其他试剂任选)。四、实验题(共15分)14、(15分)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已知:乙醛可被氧化为乙酸。(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催化氧化反应是_________反应。进一步研究表明,鼓入空气的速率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解释出现图中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3)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__________。要除去该物质,可在混合液中加入__________(填字母)。然后,再通过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2、答案:D解析:①加入氯水振荡,与溴乙烷不反应,不会观察到水中有红棕色的溴出现,故错误;②滴入溶液,与溴乙烷不反应,再加入稀硝酸,无浅黄色沉淀生成,故错误;③加入NaOH溶液共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NaBr,冷却后加入稀硝酸至酸性,再滴入溶液,观察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可检验,故正确;④加入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NaBr,冷却后加入稀硝酸至酸性,再滴入溶液,观察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可检验,故正确;故选D。3、答案:C解析:4、答案:B
解析:由CH3CH2CH2Br制备CH3CH(OH)CH2OH,其官能团由-Br变为2个-OH,则CH3CH2CH2BrCH3CH=CH2,发生消去反应;CH3CH=CH2CH3CHBrCH2Br,发生加成反应;CH3CHBrCH2BrCH3CH(OH)CH2OH+2NaBr,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故B正确。5、答案:D解析:A.X是丁基和溴原子结合而成,丁基有共4种结构,所以X有4种结构,故A正确;B.与丁醇互为同分异构体,且不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有机物,说明没有羟基,应属于醚,2个烷基为甲基与丙基,丙基有正丙基、异丙基两种,可以是2个乙基,故符合条件的共有3种,故B正确;C.2-丁醇消去得到2-丁烯存在顺反异构,故C正确;D.戊酸可以看作丁烷中1个H原子被—COOH取代,丁烷有正丁烷、异丁烷两种,正丁烷、异丁烷均有2种氢原子,丁醇有4种,对应得到戊酸有4种,故得到的酯有4种,故D错误;故选:D。6、答案:C解析:7、答案:A解析:8、答案:A解析:加入药品的顺序:先加密度小的液体,再加密度大的液体,有利于混合和热量散失,A正确。乙酸乙酯会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水解反应,B错误。分液后得到的乙酸乙酯中还含有少量的水分,需要加入干燥剂,蒸馏,C错误。酯化反应断键的规律是“酸脱羟基醇脱氢”,所以生成的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D错误。选A。9、答案:B解析:乙酸与乙醇在浓疏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有利于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故浓硫酸能提高酯化反应速率,A项正确;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断蒸出乙酸乙酯,有利于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会提高其产率,B项不正确;乙醇、乙酸均易挥发,装置a采取直接加热的方法,温度升高快,不易控制,装置b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受热均匀,相对于装置a原料损失得少,C项正确;分离乙酸乙酯时先将盛有混合物的试管充分振荡,让饱和碳酸钠溶液将挥发出来的乙酸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并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静置分层后,上层液体即为乙酸乙酯,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出乙酸乙酯,D项正确。10、答案:C解析:淀粉或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A正确;④的反应是乙酸和乙醇反应,乙酸脱羟基,乙醇脱去羟基中的氢原子,发生的反应类型属于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B正确;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是混合物,因为值不同,所以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不正确;乙醇可溶于碳酸钠溶液,乙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而分层,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D正确。
11、(1)答案:解析:(2)答案:催化剂;吸水剂解析:(3)答案:防止倒吸解析:(4)答案: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解析:(5)答案:小解析:12、(1)答案:环已醇解析:(2)答案:解析:(3)答案:消去反应解析:(4)答案:E分子中的羟基与水分子间能形成分子间氢键解析:(5)答案:解析:(6)答案:② ;;③;;解析:(7)答案:解析13、答案:(1) ,三氟甲苯;
(2)浓HNO3/浓H2SO4、加热; 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吡啶的作用是吸收反应产生的,提高反应转化率。
(4)
(5)9; (6)解析:(1)由反应①的条件和产物B的分子式,可倒推出A为甲苯;(2)对比C与D的结构,可知反应③为苯环上的硝化反应;(3)通过G可倒推F的结构,再根据取代反应的基本规律,可得反应方程式,吡啶是碱,可以消耗反应产物;(4);(5)当苯环上有三个不同的取代基时,共有10种同分异构体(见下图,三种取代基分别用X、Y、Z表示),除去G本身还有9种;(6)完成这一合成需三步:首先在苯环上引入硝基(类似流程③),然后将硝基还原为氨基(类似流程④),最后发生类似流程⑤的反应。14、答案:(1);(2)放热;气体流速过快将体系中的热量带走
(3)加热乙醇,便于乙醇的挥发;冷却,便于乙醛的收集
(4)乙酸;C;蒸馏解析:(1)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实质是金属铜被氧气氧化为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化铜再将乙醇氧化为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3)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是热水浴,作用是使乙醇平稳汽化成乙醇蒸气,乙是冷水浴,目的是将乙醛冷却下来,便于乙醛的收集。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乙酸,题给四个选项中,只有碳酸氢钠可以和乙酸反应,故选C;分离两种互溶物质用蒸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