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升华和凝华综合训练题
展开3.4升华和凝华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2•遵义)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 |
| B. | 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 |
| C. | 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
| D. | 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的水蒸气 |
2.(2012•宜昌)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雪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 | B. | 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 |
| C. | 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 | D. | 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
3.(2012•咸宁)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图中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 A. | “飘渺的雾”是气化现象 | B. | “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 |
| C. | “凝重的霜”是凝化现象 | D. | “轻柔的雪”是液化现象 |
4.(2012•绥化)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A. | 山间的“云海” | B. | 树枝上的“雾凇” | C. | 花草上的“露珠” | D. | 房檐下的“冰凌” |
5.(2012•南京)如图所示为寒冬出现的四个现象,其中属于升华的是( )
| A. | 口中呼出的“白气” | B. | 冰冻的衣服晾干 |
| C. | 玻璃上的“冰花” | D. | 河面上的冰块 |
6.(2012•宁夏)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 )
| A. | 蒸发现象 | B. | 升华现象 | C. | 凝华现象 | D. | 凝固现象 |
7.(2012•日照)“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 A. | 汽化和液化 | B. | 汽化和升华 | C. | 凝固和凝华 | D. | 凝固和熔化 |
8.(2012•娄底)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
| A. | 春天里冰雪消融 | B. | 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 |
| C. | 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 D. | 初冬的早晨霜打枝头 |
9.(2012•临沂)对下列图中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收热量 | B. | 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放出热量 |
| C. |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 | D. | 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吸收热量 |
10.(2012•贵阳)当深秋的某天早晨,我们看到了覆盖在树叶、草地上的茫茫白霜(如图所示)时,这预示着冬季即将来临.固态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下列哪一物态变化形成的( )
| A. | 凝华 | B. | 升华 | C. | 液化 | D. | 汽化 |
11.(2011•咸宁)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 A. | “雾凇”的形成 | B. | “雪花”的形成 | C. | “露珠”的形成 | D. | “冰柱”的形成 |
12.(2011•天津)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拭酒精溶液,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他的依据是( )
| A. | 酒精熔化时吸热 | B. | 酒精液化时吸热 | C. | 酒精汽化时吸热 | D. | 酒精升华时吸热 |
13.(2011•南通)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 A. | 甲图中,正在消融的冰山 |
| B. | 乙图中,碘微微加热后变成紫红色蒸气 |
| C. | 丙图中,水蒸气遇冷后在轶丝网上形成霜 |
| D. | 丁图中,烧水时壶嘴喷出“白气” |
14.(2011•合川区)如图所示,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 | 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 B. | 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
| C. | 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 D. | 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
15.(2011•呼和浩特)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熔化现象 |
| B. | 烧开水时在壶口冒出“白气”是水汽化生成的 |
| C. | 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是露水凝固而成的 |
| D. | 室外冰冻的湿衣服变干了是升华现象 |
16.(2010•肇庆)云是这样形成的:空气中的大量水蒸汽遇到冷空气液化成极小的水珠或凝华成极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对水蒸汽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前者吸热后者放热 | B. | 前者放热后者吸热 |
| C. | 两者均吸热 | D. | 两者均放热 |
17.(2010•济宁)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A. | 春天,雾绕群峰 | B. | 夏天,雨笼山峦 | C. | 秋天,霜打枝头 | D. | 冬天,冰封雪飘 |
18.(2010•桂林)今年二月初以来,为缓解旱情,我市多次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即通过在空中喷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喷洒“干冰”的作用是( )
| A. | 使空气液化 | B. | 使空气中的小水珠汽化 |
| C. | 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 D. | “干冰”熔化变为雨水 |
19.(2010•广西)张乾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 |
| B. | “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 |
| C. | “雪景”的形成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
| D. | “雪景”的形成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
20.(2010•广安)广安地处川东丘陵地带,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是红色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下列景色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的描述中,判断错误的是( )
| A. | 华蓥山上的雪──凝华 |
| B. | 广安龙安柚树叶上的霜──凝固 |
| C. | 武胜秀观湖畔的雾──液化 |
| D. | 岳池黄龙“贡米”秧苗上的露珠──液化 |
二.填空题(共7小题)
21.(2012•盐城)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 _________ 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 _________ 热.
22.(2012•沈阳)如图所示,是反映某种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图乙中的物质为 _________ 态.某物质由图甲的状态直接变为图丙的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 _________ ,下列事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与这一过程相同的是 _________ (填序号).
①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
②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可看到有“白气”冒出
③新鲜的蔬菜放置两天后就会变蔫.
23.(2012•广州)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这层霜是由 _________ 经过 _________ 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 _________ (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 _________ (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24.(2011•山西)2011年 1月8日,在寒冷的吉林,天空出现了“三个太阳”的罕见“幻日”奇观.这是由于在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 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冰晶,当太阳光通过这些小冰晶时,发生了光的 _________ 形成的.
25.(2010•镇江)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为减缓旱情某部空军出动飞机在云层中播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靠干冰的
_________ 吸收大量的热,使云中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形成降雨,其中冰晶在下落过程中
_________ 成水(以上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26.(2010•河池)请将下列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洒在地板上的水变干 _________ ;
(2)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 _________ ;
(3)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消失 _________ .
27.(2009•柳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_________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白炽灯用久了会变黑,是由于灯丝钨先
_________ (填一种物态变化)后凝华的结果.
三.解答题(共3小题)
28.(2011•广东)用学过的物理知识,仿照示例中的形式,将下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现象或情景 | 现在形成解释 |
示例: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瓶装矿泉水,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附着一层小水珠 | 矿泉水瓶附近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 |
在潮湿的天气,当打开电冰箱门时有“白气”冒出 |
|
水杯中的热水冒出“白气” |
|
用久的日光灯两头会“变黑” |
|
29.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它具有的化学性质.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 _________ 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在 _________ 时要 _________ 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30.(2012•南平)2012年春晚舞台上用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如图所示,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舞台上白雾形成的原因.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4节 升华和凝华测试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4节 升华和凝华测试题,共15页。
初中第4节 升华和凝华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第4节 升华和凝华课时作业,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升华和凝华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升华和凝华课时作业,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