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物理八年级上3.4升华和凝华练习题解析第1页
    物理八年级上3.4升华和凝华练习题解析第2页
    物理八年级上3.4升华和凝华练习题解析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4节 升华和凝华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4节 升华和凝华测试题,共15页。
    3.4升华和凝华练习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2•遵义)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
     
    B.
    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
     
    C.
    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D.
    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的水蒸气

    考点:
    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1558533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熔化是指物体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
    (2)液体蒸发的快慢的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快慢.蒸发需要吸热.
    (3)凝华是物体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4)液化是物体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液化的方式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解答:
    解:A、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正确;
    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加快了身体上汗液的蒸发,蒸发要吸热,从而使人体温度降低,感到凉爽,错误;
    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凝华形成的.故错误;
    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故错误.
    故选A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各种物态变化的概念,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理解和掌握,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2.(2012•宜昌)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雪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
    B.
    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
     
    C.
    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
    D.
    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考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1558533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要判断发生什么物态变化要看物质是由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
    解答:
    解:A、雪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故A是错误的;
    BC、露和雾都是由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形成的是露,附着在灰尘上形成的是雾,故BC是错误的;
    D、霜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故D是正确的.
    故选D.
    点评:
    该题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理解,难度不大,关键搞清楚变化前后的状态.同时要解决此题也要了解一些自然现象.
     
    3.(2012•咸宁)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图中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

    “飘渺的雾”是气化现象
    B.

    “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
     
    C.

    “凝重的霜”是凝化现象
    D.

    “轻柔的雪”是液化现象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1558533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分析物态变化时,首先分析生成物的状态,然后看是由什么状态形成的,最后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来判断.
    解答:
    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B、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不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符合题意.
    D、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解答这类题我们首先要判断出生成物的状态.
     
    4.(2012•绥化)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山间的“云海”
    B.

    树枝上的“雾凇”
    C.

    花草上的“露珠”
    D.

    房檐下的“冰凌”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1558533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
    (2)物质由气态放热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选项中哪个生成物是固态,再看是否由气态形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
    解:A、云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不符合题意.
    B、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符合题意.
    C、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不符合题意.
    D、房檐下的“冰凌”,属于凝固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
     
    5.(2012•南京)如图所示为寒冬出现的四个现象,其中属于升华的是(  )
     
    A.

    口中呼出的“白气”
    B.

    冰冻的衣服晾干
     
    C.

    玻璃上的“冰花”
    D.

    河面上的冰块

    考点: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1558533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
    解:A、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液滴;故A错误;
    B、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固态的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故B正确;
    C、玻璃窗上有的“冰花”,是固体的小冰晶,是由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故C错误;
    D、河面上的冰块,是河水凝固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6.(2012•宁夏)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  )
     
    A.
    蒸发现象
    B.
    升华现象
    C.
    凝华现象
    D.
    凝固现象

    考点: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1558533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决此题需掌握: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
    解答:
    解:房顶上的雪没有熔化成水,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固态的雪会吸收热量直接变成水蒸气消散在空气中,这是物质的升华现象.
    故选B.
    点评:
    ①判断物态变化先看物体是什么状态;再分析是由什么状态形成的;
    ②物态变化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要学会留心观察.
     
    7.(2012•日照)“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
    汽化和液化
    B.
    汽化和升华
    C.
    凝固和凝华
    D.
    凝固和熔化

    考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1558533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
    解:河水“冰封”是指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冰,所以是凝固现象;
    “雪飘”是指气态的水蒸气变为固态的雪,所以是凝华现象.
    故选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物态变化和吸放热过程的判断.会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8.(2012•娄底)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
     
    A.
    春天里冰雪消融
    B.
    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
     
    C.
    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D.
    初冬的早晨霜打枝头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1558533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物态变化共有六种:①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②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③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④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⑤升华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⑥凝华是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
    (2)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物态变化的名称,依据各选项中的物态变化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
    解:A、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B、露水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C、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并与空气中的尘埃结合形成的,是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D、霜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此类问题是考查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熔化现象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判断出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9.(2012•临沂)对下列图中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收热量
    B.
    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放出热量
     
    C.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
    D.
    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吸收热量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1558533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分析物态变化首先看生成物是什么状态的,然后看是由什么状态的物体形成的,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做出判断(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最后根据物态变化吸放热的规律(熔化、汽化和升华要吸热;凝固、液化和凝华要放热)做出解答.
    解答:
    解:霜和雪都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要放热.
    雾和露都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故选C.
    点评: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质变化前后所处的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0.(2012•贵阳)当深秋的某天早晨,我们看到了覆盖在树叶、草地上的茫茫白霜(如图所示)时,这预示着冬季即将来临.固态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下列哪一物态变化形成的(  )

     
    A.
    凝华
    B.
    升华
    C.
    液化
    D.
    汽化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1558533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
    解:深秋季节,气温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即形成了霜;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1.(2011•咸宁)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

    “雾凇”的形成
    B.

    “雪花”的形成
    C.

    “露珠”的形成
    D.

    “冰柱”的形成

    考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1558533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答此题要知道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根据物质变化前后的物态特征判断是否属于凝固现象.
    解答:
    解:A、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A不符合题意.
    B、雪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树枝上的冰柱是水滴下落过程中凝固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
     
    12.(2011•天津)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拭酒精溶液,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他的依据是(  )
     
    A.
    酒精熔化时吸热
    B.
    酒精液化时吸热
    C.
    酒精汽化时吸热
    D.
    酒精升华时吸热

    考点: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1558533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酒精是液体,酒精擦在身上,变成了气体,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是吸热的.
    解答:
    解:A、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医生在病人身上擦酒精溶液,是液态的.不符合题意.
    B、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酒精溶液是液态的.不符合题意.
    C、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酒精溶液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酒精汽化时吸热,使体温降低.符合题意.
    D、升华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酒精溶液是液态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掌握“固态﹣﹣液态﹣﹣气态”三态之间变化名称,以及吸热和放热情况,并能应用于生活中,能解释生活中有关的物态变化.
     
    13.(2011•南通)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甲图中,正在消融的冰山
     
    B.
    乙图中,碘微微加热后变成紫红色蒸气
     
    C.
    丙图中,水蒸气遇冷后在轶丝网上形成霜
     
    D.
    丁图中,烧水时壶嘴喷出“白气”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1558533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决此题需掌握: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物质的凝华.
    解答:
    解:A、甲图冰山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为熔化;不合题意.
    B、乙图固态的碘变成紫红色的蒸气,为固态变成气态,为升华;不合题意.
    C、水蒸气形成霜,为气态变成固态,为凝华;符合题意.
    D、丁图白气是水蒸气液化的结果;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分析物质状态变化前后的状态,结合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即可解决此题.
     
    14.(2011•合川区)如图所示,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
    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C.
    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D.
    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1558533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物态变化有六种类型: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解答:
    解: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三种物质三种状态之间六种物态变化,都是基础性的,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对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15.(2011•呼和浩特)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熔化现象
     
    B.
    烧开水时在壶口冒出“白气”是水汽化生成的
     
    C.
    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是露水凝固而成的
     
    D.
    室外冰冻的湿衣服变干了是升华现象

    考点: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1558533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决此题需掌握: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
    解: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现象.此选项错误,不合题意.
    B、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外面的温度较低的空气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了“白气”.此选项错误,不合题意.
    C、霜是固态的,是由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此选项错误,不合题意.
    D、冰冻的衣服变干了,是衣服上的冰吸收热量直接变为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判断.分析物态变化时,首先要分析生成物的状态,然后再分析是由什么状态的物质形成的,从而判断出是什么物态变化.
     
    16.(2010•肇庆)云是这样形成的:空气中的大量水蒸汽遇到冷空气液化成极小的水珠或凝华成极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对水蒸汽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前者吸热后者放热
    B.
    前者放热后者吸热
     
    C.
    两者均吸热
    D.
    两者均放热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1558533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液化和凝华都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都是放热的物态变化.
    解答:
    解:由物态变化知识知道放热的物态变化有:液化、凝华和凝固,所以水蒸汽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都是放热过程.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液化和凝华是放热的物态变化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7.(2010•济宁)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春天,雾绕群峰
    B.
    夏天,雨笼山峦
    C.
    秋天,霜打枝头
    D.
    冬天,冰封雪飘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1558533
    分析:
    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
    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
    凝固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
    解答:
    解:A、雾是液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后形成的.
    B、雨是液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后形成的.
    C、霜是固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凝华后形成的.正确.
    D、冰是固体,它是由液态的水放热凝固后形成的.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凝华、液化及凝固等自然现象的理解能力.
     
    18.(2010•桂林)今年二月初以来,为缓解旱情,我市多次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即通过在空中喷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喷洒“干冰”的作用是(  )
     
    A.
    使空气液化
    B.
    使空气中的小水珠汽化
     
    C.
    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D.
    “干冰”熔化变为雨水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1558533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解答:
    解: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很容易升华,干冰在升华过程中吸热,使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升华吸热,以及温度降低可以使气体液化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9.(2010•广西)张乾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
     
    B.
    “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
     
    C.
    “雪景”的形成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D.
    “雪景”的形成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考点: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1558533
    专题:
    应用题;实验题。
    分析:
    卫生球的粉末是固态的,粉末变少实际上是变为了气态,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
    停止加热,气态的卫生球就会受冷,树枝上的“雪景”就是固态的卫生球粉末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
    解答:
    解: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在封闭的烧瓶中,用酒精灯加热,卫生球粉末受热就会升华变为气态,所以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气态的卫生球就会重新凝华为固态的卫生球粉末,粘在树枝上,形成“雪景”.
    故选D.
    点评:
    此题是通过一个实验来考查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考查的方式比较好,需要我们对物态变化知识灵活掌握.
     
    20.(2010•广安)广安地处川东丘陵地带,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是红色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下列景色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的描述中,判断错误的是(  )
     
    A.
    华蓥山上的雪──凝华
     
    B.
    广安龙安柚树叶上的霜──凝固
     
    C.
    武胜秀观湖畔的雾──液化
     
    D.
    岳池黄龙“贡米”秧苗上的露珠──液化

    考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1558533
    分析:
    分析物态变化首先分析生成物的状态;
    然后看是由什么状态的物体形成的,根据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
    解答:
    解:A、雪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
    B、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
    C、雾是液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
    D、露是液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
     
    二.填空题(共7小题)
    21.(2012•盐城)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 凝华 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 吸 热.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1558533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解答:
    解:水蒸气遇冷会直接变成小冰粒,形成霜,发生的是凝华现象;
    雪在熔化时会从周围吸收热量,变成液态的水;
    故答案为:凝华,吸.
    点评:
    掌握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其吸热和放热情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22.(2012•沈阳)如图所示,是反映某种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图乙中的物质为 液 态.某物质由图甲的状态直接变为图丙的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 升华 ,下列事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与这一过程相同的是 ① (填序号).
    ①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
    ②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可看到有“白气”冒出
    ③新鲜的蔬菜放置两天后就会变蔫.


    考点: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558533
    专题:
    应用题;信息给予题;学科综合题。
    分析:
    ①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排列不规则;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
    ②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是液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解答:
    解:①观察图示,图甲中分子排列紧密有规则,是固态;图丙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是气态;图乙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间隙比图甲大,比图乙的小,没有规则,是液态;
    ②因为图甲是固态,图丙是气态,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是升华,所以某物质由图甲的状态直接变为图丙的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升华;
    ③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是因为固态的清香剂变成气态消散在了空气中,属于升华现象;
    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冻室里冒出的冷气会放出热量变成小水滴,所以可看到有“白气”冒出,这是液化现象;
    新鲜的蔬菜放置两天后就会变蔫是因为蔬菜中的水分不蒸发成水蒸气消散了,属于物质的汽化现象.
    故答案为:液;升华;①.
    点评:
    此题考查了固体、液体、气体中分子的排列特点及物态变化的判断,判断物态变化需要牢固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先看物体是什么状态,再分析是由什么状态形成的即可.
     
    23.(2012•广州)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这层霜是由 水蒸气 经过 凝华  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 会放热  (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 内侧  (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1558533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液化放热.
    解答:
    解:固态干冰变成气态二氧化碳是升华过程,升华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粒形成霜,是凝华.冬季,房间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故答案为:水蒸气、凝华、会放热、内侧.
    点评:
    判断物态变化现象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然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
     
    24.(2011•山西)2011年 1月8日,在寒冷的吉林,天空出现了“三个太阳”的罕见“幻日”奇观.这是由于在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冰晶,当太阳光通过这些小冰晶时,发生了光的 折射 形成的.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1558533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决此题要掌握:
    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解答:
    解: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直接变成小冰晶,发生凝华现象;
    当太阳光从空气射向小冰晶时,在冰晶的表面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形成幻日的奇观;
    故答案为:凝华,折射.
    点评:
    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和光的折射现象,要结合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25.(2010•镇江)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为减缓旱情某部空军出动飞机在云层中播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靠干冰的
     升华 吸收大量的热,使云中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形成降雨,其中冰晶在下落过程中
     熔化 成水(以上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考点: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1558533
    分析:
    (1)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时,发生升华现象,同时吸收热量;
    (2)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
    解答:
    解:云层中的干冰(固体二氧化碳)会迅速的吸热升华成二氧化碳,使周围的温度降低,部分水蒸气液化成水滴,部分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形成降雨,冰晶在下落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产生热量,熔化成水;
    故答案为:升华,熔化.
    点评:
    了解人工降雨的过程中雨的形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2010•河池)请将下列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洒在地板上的水变干 汽化 ;
    (2)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 液化 ;
    (3)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消失 升华 .

    考点: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1558533
    分析:
    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根据我们对于汽化、液化和升华的了解来作答.
    解答:
    解:(1)水是液态的,变干是变为了水蒸气消散在空气中,液态变为了气态的现象叫汽化;
    故答案为:汽化.
    (2)雾就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是液态的,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故答案为:液化
    (3)卫生球是固态的,消失了实际上是变为了气态,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
    故答案为:升华.
    点评:
    分析物态变化主要看发生物态变化前后物体的状态,然后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来判断;
    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27.(2009•柳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不变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白炽灯用久了会变黑,是由于灯丝钨先
     升华 (填一种物态变化)后凝华的结果.

    考点:
    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1558533
    分析:
    此题要区分两个知识点:
    (1)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
    (2)升华和凝华现象.
    解答:
    解:(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在升高;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在下降.
    故答案为:不变.
    (2)白炽灯用久了会变黑是钨丝经过了两种物态变化:①钨丝受热由固态钨直接变为气态钨,是升华现象;温度高的气态钨遇到温度低的灯泡壁再由气态钨直接变为固态钨,是凝华现象.所以白炽灯用久了会变黑.
    故答案为:升华.
    点评: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或凝固特点是难点,要注意让学生区分;灯泡壁变黑是固态钨经过了两种物态变化的结果,而不是固态钨经过一次物态变化的结果.有的学生易出错.
     
    三.解答题(共3小题)
    28.(2011•广东)用学过的物理知识,仿照示例中的形式,将下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现象或情景
    现在形成解释
    示例: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瓶装矿泉水,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附着一层小水珠
    矿泉水瓶附近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
    在潮湿的天气,当打开电冰箱门时有“白气”冒出

    水杯中的热水冒出“白气”

    用久的日光灯两头会“变黑”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1558533
    专题:
    简答题;学科综合题。
    分析:
    判断物态变化首先看生成物是什么状态的,然后看是由什么状态的物质形成的,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分析,得出结论.
    解答:
    解:(1)在潮湿的天气,当打开电冰箱门时有“白气”冒出:“白气”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液滴,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冰箱内部遇冷液化形成的;
    (2)水杯中的热水冒出“白气”:“白气”是液态的,热水容易汽化形成更多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后就会液化形成;
    (3)用久的日光灯两头会“变黑”:日光灯发光时的灯丝的温度比较高,会升华为钨蒸气,关灯后,钨蒸气又会遇冷凝华为固态的钨,凝结在灯泡内壁上,所以“变黑”.
    故答案为:
    现象或情景
    现在形成解释
    示例: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瓶装矿泉水,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附着一层小水珠
    矿泉水瓶附近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
    在潮湿的天气,当打开电冰箱门时有“白气”冒出
    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冰箱内部遇冷液化形成的
    水杯中的热水冒出“白气”
    热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升空遇冷形成的
    用久的日光灯两头会“变黑”
    钨丝升华形成的钨蒸气遇冷凝华,变为固态的钨附着在灯泡内壁上

    点评:
    此题考查我们使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能力,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
     
    29.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它具有的化学性质.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 压缩体积 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在 汽化 时要 吸收 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1558533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一是压缩体积;二是降低温度.
    液化要放热,汽化要吸热.
    解答:
    解: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
    液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会迅速汽化,并吸收大量的热.
    故答案为:压缩体积;汽化;吸收.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汽化和液化的知识.灭火器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我们要学会使用,还要知道其原理.
     
    30.(2012•南平)2012年春晚舞台上用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如图所示,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舞台上白雾形成的原因.


    考点: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1558533
    专题:
    简答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解决此题需掌握:干冰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的升华过程是吸热的;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是放热的.
    解答:
    答:固态的干冰吸收热量直接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这是物质的升华现象;因为干冰的升华过程需要吸热,所以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从而形成“白雾”.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

    相关试卷

    初中第4节 升华和凝华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第4节 升华和凝华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升华,凝华,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4节 升华和凝华优秀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4节 升华和凝华优秀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培优分级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同步分级练解析版docx、培优分级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同步分级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升华和凝华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升华和凝华综合训练题,共6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