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物理八年级上江西省九江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物理八年级上江西省九江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第1页
    物理八年级上江西省九江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第2页
    物理八年级上江西省九江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物理八年级上江西省九江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江西省九江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简答与计算题,探究题,选择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九江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由纳米技术制成的产品已经越来越多.纳米是      单位,1nm等于      m,纳米技术在工业、农业、能源、环保、国家安全等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2.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      产生的,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3.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

    4.如图所示,雪糕是同学们都喜爱吃的冷饮,夏天我们吃雪糕可以解暑降温,这是因为雪糕      时会吸收人体的热.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气”,这“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      成小水珠形成的.

    5.2015年庐山再现各种美丽奇观,如图所示:甲图中秋天中的如琴湖面波光粼粼.一眼望去湖边的枫叶倒影在清澈的湖面,这倒影是光的      现象.乙图是入冬后雾凇雨凇的景观,漫山遍野云雾缭绕,玉树琼花,晶莹剔透,宛如童话世界.这雾凇是物态变化中的      现象.

    6.如图所示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个      ,我们看到的实际是一个      (选填“实像”或“虚像”).

    7.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玻璃在界面的      侧(选填“左”或“右”).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      .

    8.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手机进行“自拍”,将照片发至微信与朋友分享.“自拍”时人离镜头的距离应      ,成      立缩小的实像.
    9.生活中有时会用如图甲所示的案秤,它与图片的工作原理相同,使用案秤时,应先将游码移至秤杆左端      刻度线处,某次测量,通过在砝码盘中添加槽码使秤杆平衡,所加的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kg.

    10.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增大了      cm3.(2015秋九江期末)以下选项中,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有(  )
    A.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B.刻度尺热胀冷缩
    C.读数时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
    D.刻度尺放得不正
    12.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竖直向上移动 B.竖直向下移动 C.水平向右移动 D.水平向左移动
    13.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

    A.1:2 B.2:1 C.4:1 D.8:1
    14.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

    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
    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
    1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辨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音调不同
    B.人们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回声原理”
    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
    D.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慢
    16.规格相同的瓶装了不同的液体,放在已调好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  )

    A.两瓶液体质量相等 B.乙瓶液体质量较大
    C.乙瓶液体密度较大 D.两瓶液体密度相等
     
    三、简答与计算题:第17小题4分,第18、19小题各5分,第20小题6分.共20分.
    17.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请你说说以下两个谚语中包含的物理知识.
    (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2)“大树底下好乘凉”.
    18.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19.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20.如图所示,有一捆质量7.9kg,横截面积为2×10﹣5m2粗细均匀的铁丝.小红想知道这捆金属丝的长度.她选了一条同规格、同材料的短金属丝来间接测量这捆金属丝的长度,经测量得知短金属丝的长为1m,质量为0.158kg,求:
    (1)着捆金属丝的总长L;
    (2)这捆铁丝的密度.

    21.一个空心的铜球,其质量为178g、体积为30cm3.
    (1)求这个铜球的空气部分体积与实心部分的体积之比.
    (2)小华同学在此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银后,总质量为多少kg.(2015秋九江期末)亲爱的同学,你一定会使用下面基本实验仪器:

    (1)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甲、乙所示,其中      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      ℃.
    (2)如图2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就分度值而言,      刻度尺更精确些.物体长度为      cm;其中正确放置的是      刻度尺.
    (3)为了测量物体的质量,小菲同学从实验室取来一架天平和一个标准砝码,如图3所示,实验前她突发奇想:天平准确吗?请你帮助她设计验证天平是否准确的实验方案:
    步骤一:将天平放在      ;
    步骤二:      ;
    步骤三:      ,观察天平是否继续保持平衡,确认天平是否准确.
    23.小星同学进行测定煤油密度的实验.
    (1)第一次的方法和步骤是: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把煤油倒入量筒,测出煤油的体积V;
    ③把量筒中的煤油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m总
    请用上述物理量写出煤油密度的计算式      .
    这样测出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      .
    (2)经改进后,小星的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他称量烧杯和剩余煤油的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煤油倒入量筒后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请帮小星把下表填写完整.
    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m/g
    烧杯和剩余煤油的质量m1/g
    量筒中煤油的质量是m2/g
    量筒中煤油的体积是V/cm3
    煤油的密度ρ/gcm﹣3
    112.5
          
          
          
          

     
    五、探究题:共24分,每小题8分.
    24.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度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1)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2)实验时,表示水在沸腾时情景的是图丙中的      (选填“左”或“右”)图,沸腾时水中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
    (3)小明为了说明是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25.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李红对有关探究实验进行了回顾和思考:
    (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装置:将一张可以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CD      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折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ABCD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目的是探究      ;将右半边硬纸板绕ON向后转动,反射光      存在(选“不”或“仍”).
    (2)如图乙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不足之处是      ,弥补该不足需要点燃      .“潜望镜”是平面镜的重要应用之一,小明认为潜望镜所成的像与物左右相反,试为他选择一个合理,简便的实验方案      (选填序号).
    ①绘制光路图来分析;
    ②用潜望镜观察一同学,让他挥动右手,判断像中是哪只手挥动.

    26.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配砝码),不同体积的木块若干.
    (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静止后如图所示,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物质种类
    相同
    体积V/cm3
    10
    20
    30
    40
    50
    60
    质量m/g
    5
    10
    15
    20
    25
    30
    (3)分析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
    (4)为了使该探究结论具有普遍性,还应该怎么做?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九江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由纳米技术制成的产品已经越来越多.纳米是 长度 单位,1nm等于 10﹣9 m,纳米技术在工业、农业、能源、环保、国家安全等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分析】“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 000 000 000纳米=1 米(m)即1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解答】解:
    “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
    因为1 000 000 000纳米=1 米(m),所以1nm=10﹣9m.
    故答案为:长度,10﹣9.
    【点评】本题非常基础,考查了纳米的符号以及其与米的单位换算关系.
     
    2.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 振动 产生的,是通过 空气 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声源 处减弱噪声.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
    【解答】解: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振动产生的,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声源.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属声学学基础题.
     
    3.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音调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响度 .

    【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对不同气孔吹气,声音的音调不同,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力度决定声音的振动幅度,即振幅,振幅不同,响度不相同.
    故答案为:音调;响度.
    【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4.如图所示,雪糕是同学们都喜爱吃的冷饮,夏天我们吃雪糕可以解暑降温,这是因为雪糕 熔化 时会吸收人体的热.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气”,这“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 液化 成小水珠形成的.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化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吸热;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白气”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解答】解:雪糕的主要成份是冰,在熔化时会吸收热量,从而达到解暑降温的目的;
    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液态小液滴,即白气;
    故答案为:熔化;液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们对熔化和液化现象的了解,会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中考的热点.
     
    5.2015年庐山再现各种美丽奇观,如图所示:甲图中秋天中的如琴湖面波光粼粼.一眼望去湖边的枫叶倒影在清澈的湖面,这倒影是光的 反射 现象.乙图是入冬后雾凇雨凇的景观,漫山遍野云雾缭绕,玉树琼花,晶莹剔透,宛如童话世界.这雾凇是物态变化中的 凝华 现象.

    【分析】平静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而平面镜所成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解答】解:平静湖面上呈现湖边枫叶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因是光的反射.
    雾凇是固态的冰晶.雾凇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为小冰晶附着在植被上;
    故答案为:反射;凝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应用.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6.如图所示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 ,我们看到的实际是一个 虚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

    【分析】(1)根据透镜中间和边缘的厚薄判断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2)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解答】解:透明凸起的部分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手表数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凸透镜;虚像.
    【点评】(1)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具体应用.
    (2)凸透镜的材料可以是玻璃,可以是水,可以是其他的透明材料,成像特点是相同的.
     
    7.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玻璃在界面的 右 侧(选填“左”或“右”).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 60° .

    【分析】①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②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的概念: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
    【解答】解:由图知:
    光线从左侧射向右侧,所以左侧光线是入射光线,右侧光线的折射光线;
    已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知,反射角也是60°;
    过入射点做法线(如下图),可以看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这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过程,即左侧是空气,右侧是玻璃.

    故答案为:右;6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应用.在此题中,关键搞清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并掌握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概念.
     
    8.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手机进行“自拍”,将照片发至微信与朋友分享.“自拍”时人离镜头的距离应 大于二倍焦距 ,成 倒 立缩小的实像.
    【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①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物像同侧.应用是放大镜.
    ②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应用是幻灯机、投影仪.
    ③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④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应用是照相机.
    【解答】解:用手机进行“自拍”,此时相当于照相机,是利用了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
    故答案为:大于二倍焦距;倒.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能结合其应用做出判断.
     
    9.生活中有时会用如图甲所示的案秤,它与图片的工作原理相同,使用案秤时,应先将游码移至秤杆左端 零 刻度线处,某次测量,通过在砝码盘中添加槽码使秤杆平衡,所加的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3.2 kg.

    【分析】(1)台秤的秤盘相当于天平左盘,砝码盘相当于天平右盘,槽码相当于砝码,秤杆相当于标尺,调零螺丝相当于平衡螺母.
    (2)台秤虽然和天平结构不同,但是使用方法相同.
    【解答】解:(1)台秤其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使用时,先将游码移至左端零刻度处,秤杆右端上翘,说明左端下沉,则调零螺丝应向右移.
    (2)秤杆使用的是g,每一个大格代表100g,每一个小格代表10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200g=0.2kg.
    物体质量=槽码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2kg+1kg+0.2kg=3.2kg.
    故答案为:零;3.2.
    【点评】能根据天平的结构使用,进行知识的迁移,能用台秤测量物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正确使用,掌握质量单位换算.
     
    10.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2.5 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增大了 50 cm3.氧气用掉一半,质量减半,氧气还充满整个氧气瓶,体积保持不变,根据密度公式求得剩余氧气的密度.
    (1)已知水的体积,根据公式m=ρV可求水的质量,水结冰后,质量不变,根据公式V=可求冰的体积.然后利用冰的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即为450cm3的水结成冰,体积增大了多少.
    【解答】解:一瓶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一半,质量减半,而体积保持不变,根据ρ=可得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为:ρ′=2.5kg/m3;
    水的质量为m=450g=0.45kg;
    由ρ=可得水的体积V水===4.5×10﹣4m3=450cm3,
    水结冰后质量不变,由ρ=可得,冰的体积V冰===0.5×10﹣3m3=500cm3.
    水结成冰,体积增大了△V=V冰﹣V水=500cm3﹣450cm3=50cm3.
    故答案为:2.5;50.
    【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本题关键,一是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状态,装入瓶子后,质量变化,体积保持不变;二是对于固体和液体来说,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二、选择题:第11-14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第15-16小题,每小题有两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多选、不选的得0分.
    11.以下选项中,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有(  )
    A.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B.刻度尺热胀冷缩
    C.读数时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
    D.刻度尺放得不正
    【分析】①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错误不是误差.
    ②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和读数方法.
    【解答】解: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的刻度没有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放得不正;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这些都是错误.刻度尺热胀冷缩造成测量不准确,这才是误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的产生的原因,以及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2.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竖直向上移动 B.竖直向下移动 C.水平向右移动 D.水平向左移动
    【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解答】解:A、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不能中目标,故A不符合题意;
    B、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左边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左移动,光斑会向下移动,能中目标,故B符合题意;
    C、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中目标,故C不符合题意;
    D、将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中目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其中必须搞清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
     
    13.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

    A.1:2 B.2:1 C.4:1 D.8:1
    【分析】在图象上找出任意一组质量和体积的对应值,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甲乙物质的密度,然后求出两者的密度之比.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
    当m甲=40g时,V甲=10cm3;当m乙=10g时,V乙=20cm3,
    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
    ρ甲===4g/cm3;
    ρ乙===0.5g/cm3,
    所以,甲乙的密度之比:
    ρ甲:ρ乙=4g/cm3:0.5g/cm3=8:1.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和密度比值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图象得出质量和体积的对应值.
     
    14.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

    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
    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
    【分析】根据图中告诉的像距与焦距的关系,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即可确定像与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解答】解:由题意知,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此时物体应在二倍焦距以外,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物体在图中Ⅲ区域,箭头向上.
    综上所述,故选C.
    【点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涉及四个方面:①物距与焦距的关系;②成像的性质;③像距与焦距来的关系;④应用.只要告诉其中的一个方面,就可以确定其它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此题中,根据图示确定了像距(10厘米)与焦距的关系;然后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与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
     
    1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辨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音调不同
    B.人们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回声原理”
    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
    D.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慢
    【分析】(1)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2)人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也不相同,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强弱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的双耳就能根据这些不同来确定声音发出的方位;
    (3)减弱噪声的措施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4)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解答】解:A、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故A错误;
    B、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和强弱以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我们用耳朵判断声源方位的重要基础,也就是双耳效应.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故B错误;
    C、树木和花草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
    D、固体传播声音比气体快,故D错误.
    故选AB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和减弱噪声的方法的理解,都属于基础知识.
     
    16.规格相同的瓶装了不同的液体,放在已调好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  )

    A.两瓶液体质量相等 B.乙瓶液体质量较大
    C.乙瓶液体密度较大 D.两瓶液体密度相等
    【分析】规格相同的瓶装了不同的液体,由图可知液体的体积不同,天平平衡,说明液体的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规格相同的瓶装了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天平仍然保持平衡,说明液体的质量相等;故A正确,B错误;
    (2)由图可知,甲瓶液体的体积大于乙瓶液体的体积,由ρ=可知,甲瓶液体的密度小于乙瓶液体密度,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点评】此题只要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同时也考查了天平的使用,有一定的综合性,是一道好题.
     
    三、简答与计算题:第17小题4分,第18、19小题各5分,第20小题6分.共20分.
    17.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请你说说以下两个谚语中包含的物理知识.
    (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2)“大树底下好乘凉”.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是光的反射,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相等,物像对称,因此猪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己“一模一样”仍然是个猪,自然就是“里外不是人”了;
    (2)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透明物体,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暗区形成物体的影子.在大树底下,避免了阳光的辐射,所以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点评】本题通过生活中的谚语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知识,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物理现象.
     
    18.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分析】(1)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2)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
    【解答】解: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情况,注意真实光线为实线,法线为虚线;是一道基础题.
     
    19.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分析】在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解答】解: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所示:

    【点评】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0.如图所示,有一捆质量7.9kg,横截面积为2×10﹣5m2粗细均匀的铁丝.小红想知道这捆金属丝的长度.她选了一条同规格、同材料的短金属丝来间接测量这捆金属丝的长度,经测量得知短金属丝的长为1m,质量为0.158kg,求:
    (1)着捆金属丝的总长L;
    (2)这捆铁丝的密度.

    【分析】(1)根据题意可采用比例法求金属丝的总长.因为同种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又因为这捆金属丝与选取的金属丝规格相同,即横截面积相同,所以它们的质量与它们的长度成正比;
    (2)根据第(1)问中求出的总长和横截面积可以算出这捆金属丝的体积,然后用质量除以体积算出密度.
    【解答】解:(1)金属丝的总长度:
    L=×1m=×1m=50m;
    (2)金属丝的总体积:
    V=SL=2×10﹣5m2×50m=1×10﹣3m3;
    金属丝的密度:
    ρ===7.9×103kg/m3.
    答:(1)这捆金属丝的总长是50m.
    (2)这捆铁丝的密度是7.9×103kg/m3.
    【点评】本题关键是要求出第(1)问,解题思路是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长度)成正比,利用比例法求解.
     
    21.一个空心的铜球,其质量为178g、体积为30cm3.
    (1)求这个铜球的空气部分体积与实心部分的体积之比.
    (2)小华同学在此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银后,总质量为多少kg.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同质量铜的体积,然后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再求出空心部分与实心部分的体积之比;
    (2)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水银的质量,然后求出球的总质量.
    【解答】解:(1)根据ρ=可得,同质量铜的体积:
    V铜===20cm3,
    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30cm3﹣20cm3=10cm3,
    空心部分与实心部分的体积之比:
    ==;
    (2)根据ρ=可得注入水银的质量:
    m水银=ρ水银V空=13.6g/cm3×10cm3=136g,
    注入水银后,球的总质量:
    m总=m球+m水银=178g+136g=314g=0.314kg;
    答:(1)这个铜球的空气部分体积与实心部分的体积之比为1:2.
    (2)小华同学在此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银后,总质量为0.314kg.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空心部分与实心部分体积之比、求球的总质量,应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四、实验题:共16分,每小题8分.
    22.亲爱的同学,你一定会使用下面基本实验仪器:

    (1)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甲、乙所示,其中 乙 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 ﹣4 ℃.
    (2)如图2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就分度值而言, A 刻度尺更精确些.物体长度为 2.20 cm;其中正确放置的是 A 刻度尺.
    (3)为了测量物体的质量,小菲同学从实验室取来一架天平和一个标准砝码,如图3所示,实验前她突发奇想:天平准确吗?请你帮助她设计验证天平是否准确的实验方案:
    步骤一:将天平放在 水平桌面上 ;
    步骤二: 将游码移至0刻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
    步骤三: 取出两只相同的砝码,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托盘中 ,观察天平是否继续保持平衡,确认天平是否准确.
    【分析】(1)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温度计的读数,特别要注意乙图是零摄氏度以下的读数.
    (2)刻度尺的刻度若离待测物体太远,带来的误差会加大,所以越近越好;刻度尺的分度值(即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越小,刻度尺越精确;刻度值读数时,从零刻线开始读,注意要有估读值.
    (3)天平的正确使用步骤:
    ①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
    ②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偏转的格数相同.
    ③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横梁恢复平衡.要用镊子夹取砝码,要轻拿轻放,要从大到小.
    ④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
    ⑤天平的本质是等臂杠杆,验证是否准确,可以从力臂是否相等或压力是否相同考虑.
    【解答】解:
    (1)图1中甲温度计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上示数越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值,分度值为1℃,因此图乙中的温度值为4℃.乙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下示数越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值(也可以用负数来表示),分度值为1℃,因此图乙中的温度值为﹣4℃.因为晚上气温要低一些,所以乙温度计测量的是晚上的气温.
    (2)A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B刻度尺1cm又分为5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2mm,所以A刻度尺精确;
    刻度尺使用时刻度线越贴近物体误差越小,所以A的放置方法正确,因为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对应2.20cm,所以物体长度为2.20cm.
    (3)①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
    ②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偏转的格数相同.
    ③取两个相同且准确的砝码,分别放在已调平的天平左右托盘中,观察天平是否依然平衡.如果平衡,就是准确的;如不平衡,则不够准确.
    故答案为:(1)乙;﹣4;(2)A;2.20;A;(3)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0刻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取出两只相同的砝码,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托盘中.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温度计、刻度尺、天平的使用,它们是初中物理中常见的测量仪器,要熟练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
     
    23.小星同学进行测定煤油密度的实验.
    (1)第一次的方法和步骤是: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把煤油倒入量筒,测出煤油的体积V;
    ③把量筒中的煤油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m总
    请用上述物理量写出煤油密度的计算式 ρ= .
    这样测出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 小 .
    (2)经改进后,小星的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他称量烧杯和剩余煤油的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煤油倒入量筒后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请帮小星把下表填写完整.
    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m/g
    烧杯和剩余煤油的质量m1/g
    量筒中煤油的质量是m2/g
    量筒中煤油的体积是V/cm3
    煤油的密度ρ/gcm﹣3
    112.5
     64.5 
     48 
     60 
     0.8 

    【分析】(1)用天平、量筒测定煤油密度的原理是密度公式ρ=,在获取适量煤油的质量和体积值测液体密度时,量筒中的煤油向外倒的过程中,量筒壁一定要粘煤油,所以不能全部倒出,会带来实验误差.
    (2)用原来的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减去剩余的煤油和烧杯的质量,求出倒出煤油的质量m,读出量筒中煤油的体积V,用ρ=算出密度.
    【解答】解:(1)根据密度公式ρ=,
    煤油密度的计算式是ρ=;
    由于量筒壁有煤油残留,煤油质量变小,所以这样测出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故答案为:ρ=;小.
    (2)由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得,烧杯和剩余煤油的质量是m1=60g+4.5g=64.5g;
    量筒中煤油的质量是m2=m﹣m1=112.5g﹣64.5g=48g;
    量筒中煤油的体积是V=60ml;
    所以,煤油的密度ρ===0.8g/cm3.
    故答案为:64.5;48;60;0.8.
    【点评】本题考查了测液体密度的密度,要求较高,若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最后将液体倒入量筒来测体积,这种做法会因烧杯壁粘液体而使测出的体积偏小,导致算出的液体密度偏大;若先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再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质量,这种做法会因量筒壁粘液体,而使测出的质量偏小,算出的液体密度偏小.
     
    五、探究题:共24分,每小题8分.
    24.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度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1)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小华用的水的质量比小明的大 .
    (2)实验时,表示水在沸腾时情景的是图丙中的 左 (选填“左”或“右”)图,沸腾时水中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水蒸气 散发到空气中.
    (3)小明为了说明是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停止加热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分析】(1)掌握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水的多少、水的初温、是否加盖、是否用酒精灯的火焰加热等;
    (2)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可以停止加热,观察水能否继续沸腾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两人使用的水的初温相同,小华加热时间长,可能是小华用的水的质量比小明的大;
    (2)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故左侧图表示水在沸腾;
    (3)水沸腾后,若撤去加热源,则水不再吸收热量,也就不能维持沸腾状态,所以应撤去热源,观察水是否能够继续沸腾.
    故答案为:
    (1)小华用的水的质量比小明的大;(2)左;水蒸气;(3)停止加热.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水沸腾的条件及特点,知道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要不断吸热.是比较简单的实验题.
     
    25.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李红对有关探究实验进行了回顾和思考:
    (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装置:将一张可以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CD 垂直 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折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ABCD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目的是探究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将右半边硬纸板绕ON向后转动,反射光 仍 存在(选“不”或“仍”).
    (2)如图乙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不足之处是 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 ,弥补该不足需要点燃 A .“潜望镜”是平面镜的重要应用之一,小明认为潜望镜所成的像与物左右相反,试为他选择一个合理,简便的实验方案 ② (选填序号).
    ①绘制光路图来分析;
    ②用潜望镜观察一同学,让他挥动右手,判断像中是哪只手挥动.

    【分析】(1)①只有硬纸板和平面镜垂直,才能保证法线和平面镜垂直;
    ②硬纸板可以显示光路,同时当把纸板向后缓慢旋转时,反射光线将会消失,所以证明了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③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反射角.
    (2)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同时能看到成像物体的像和镜后和像对比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通过用潜望镜观察一同学,让他挥动右手,判断像中哪只手在挥动,可以判断潜望镜成的像与物是否左右相反.
    【解答】解:(1)①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这样可以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硬纸板上呈现;
    ②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通过向后折硬纸板,观察现象来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③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反射光线不能显示,但是确实存在.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不足之处是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弥补该不足需要点燃蜡烛A.在物体一侧,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B,当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时,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从而便于比较物像大小.
    (3)通过用潜望镜观察一同学,让他挥动右手,判断像中哪只手在挥动,可以判断潜望镜成的像与物是否左右相反,所以采用方法②能合理、简便的验证上述实验.
    故答案为:(1)垂直;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仍;(2)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A;位置;大小;(3)②.
    【点评】掌握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各器材选择和操作的目的,例如为什么选择薄透明玻璃板、为什么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玻璃板为什么要竖直放置、刻度尺的作用等.
     
    26.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配砝码),不同体积的木块若干.
    (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静止后如图所示,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物质种类
    相同
    体积V/cm3
    10
    20
    30
    40
    50
    60
    质量m/g
    5
    10
    15
    20
    25
    30
    (3)分析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
    (4)为了使该探究结论具有普遍性,还应该怎么做? 换用两种不同的物质,按相同的步骤再多做几次实验 .

    【分析】(1)天平的调平原则: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先根据表中数据确定横坐标、纵坐标的刻度,根据表中的数据,先画点再描线,可画出图象;
    (3)分析质量和体积的变化关系得出结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4)换用不同的物质进行多次实验,才能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解答】解:
    (1)读图可知,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线向左调节;
    (2)根据表中的数据,找出体积与质量的对应点,再用平滑的线进行连接即可,如图所示:

    (3)分析图象,可以看出,这是一条斜向上的直线,所以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4)为了使该探究结论具有普遍性,还应该换用两种不同的物质,按相同的步骤再多做几次实验.
    故答案为:(1)右;
    (2)如图所示;
    (3)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4)换用两种不同的物质,按相同的步骤再多做几次实验.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探究物质密度特性的实验,知道密度可由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来进行计算,但密度又与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
     

    相关试卷

    物理八年级上浙江省衢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浙江省衢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江西省南昌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江西省南昌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简答和计算题,实验题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