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教案
展开15.1 两种电荷
【学习目标】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重点难点】
1.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
2.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学习内容一:两种电荷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32—P33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3.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电荷量的单位是库,符号是C。
5.实验室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1.动手做一做:用塑料笔在头发或衣服上来回摩擦几次,再让它去接近碎纸屑,有什么现象发生?
答:碎纸屑被吸引到塑料笔上去了。
小结:这个现象说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演示课本P32的“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实验,你看到什么现象?
(1)将两根玻璃棒互相靠近,玻璃棒怎样运动?
(2)将两根橡胶棒互相靠近,橡胶棒怎样运动?
(3)将橡胶棒与玻璃互相靠近,两棒怎样运动?
现象:靠近的两玻璃棒或橡胶棒会相互排斥,靠近的橡胶棒与玻璃棒会相互吸引。
总结: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且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演示实验15.1-2,说说怎样用验电器来检验一个物体是否带电?
答:用被检验的物体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下面的金属箔张开,则说明物体带电,反之则不带电。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1.金属验电器是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来工作的,我们可以从金属箔张开的角度的大小来粗略比较所带电的多少,但是不能检验带什么电。
2.利用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也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即时练习】
完成P35第1、2题。
学习内容二:原子及其结构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33-P34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
1.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的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核外运动。
2.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的电荷量是1.6×10-19C 。
3.原子核带正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的数目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数目是相等的,所以对外不显电性。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阅读P34的第二段文字后回答:为什么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
答: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对电子束缚本领弱的物体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反之对电子束缚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因此负电占优势,对外显负电。
小结::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摩擦起电不能创造电荷也不能消灭电荷,只能让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即时练习】
完成P35第3题。
学习内容三:导体与绝缘体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34-P35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2.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演示课本P34的实验:“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两验电器用橡胶棒连接起来,A、B的金属箔会发生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答 :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仍闭合,这表明B还没有带电,说明A的电荷没有通过橡胶棒转移到B上去。
2.用金属棒将两验电器连接起来,A、B的金属箔会怎样,这又说明了什么?
答 :A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变小了,同时B的金属箔张开,这说明B也带了电。A的电荷从金属棒上转移到B上。
小结:电荷容易在金属物体上通过,很难在橡胶棒上通过。
3.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
答:人体、大地、水等容易导电、玻璃、橡胶等不容易导电。
4.找一段导线,观察一下,说说哪部分是导体?哪部分是绝缘体。
答:导线的内芯用金属物质制作是导体,可以让电荷通过,外皮用橡胶制作是绝缘体,可防止人触电。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1.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在于“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而不是“能”或“不能”,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导体与绝缘体可以相互转化。比如,干燥的空气是绝缘体,但闪电的电压太高,可以击穿空气,这时候空气也容易导电。湿的木棒如果变得很干燥,也会从导体变成绝缘体。
2.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溶液导电靠的是离子。比如不纯净的水。
【即时练习】
1.一个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若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逐渐张开,则可判断,该物体是( A )
A.带负电 B.带正电
C.不带电 D.带正、负电都可能
2.在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①人体②橡胶③塑料④湿木头⑤陶瓷⑥ 酸、碱、盐溶液,属于导体的是( C )
A.①③⑥ B.③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当堂练习】见训练案基础部分
2021学年第1节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节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共5页。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怒发冲冠”,导入新课,学习目标,讲授新课,电荷量,金属球,绝缘垫,金属杆,金属箔,金属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进行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