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79597/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春江花月夜》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79597/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春江花月夜》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79597/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春江花月夜》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79597/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春江花月夜》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79597/2/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春江花月夜》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79597/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春江花月夜》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79597/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春江花月夜》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79597/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春江花月夜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春江花月夜教学演示课件ppt,文件包含《春江花月夜》pptx、02方锦龙-春江花月夜mp3、01前排坐好康康朗诵的《春江花月夜》来咯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孤篇盖全唐”“盛唐第一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1.听范读,思考: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听后的感受,并说说你为什么选用这个词语?
2.诗中分别写了哪些意象?
3.说说诗歌写了“月”的哪几种状态?
1.在这样一个夜晚,月亮升起,诗人看到了哪些景象? 2.月色中,通过诗人描写的意象,你看到的图景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诗人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选取春江、潮水、明月、芳甸、流霜、白沙等最具表现力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空明澄澈、幽美恬静、浩渺宏阔的春江月夜图景。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3.诗人的思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4.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的思索,请问你是如何理解的?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曹植《送应氏》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5.“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与这些诗句表达的哲理有什么不同?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于自然永恒之际觉察人生的短促,从广漠宇宙体会人类的渺小。宇宙永恒,明月常在;而生命呢,就个体而言,何其短暂;就整个人类而言,则又是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间。诗人跳出了个人生命意义的小圈子,用博大的情怀来关注人类,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思索。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屈原《天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中“谁家”“何处”该如何理解? 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将诗境变得高远,咏叹人类共有的相思之情。它不确指某人的分别,而是揭示聚散离合、相思离愁乃人世间普遍的情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思考:明月楼上相思不尽,那楼上之月又是什么状态呢? 拟人手法,写出月游移不定的动态,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不忍离去。此时,徘徊的不只是月亮,更是思妇,借月写出思妇的相思之情。
“卷”和“拂”,两个动词表面上是写月光洒下,卷也卷不去,拂也拂不走。实则是写月亮引起的思念之情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这里的“卷”“拂 ”,与前文的“裴回”相呼应,暗指思妇的思念难以消解。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意象积累——捣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晏几道西风繁杵捣征衣,客子关情正此时。——陆游一天霜月明,几处砧声起。客梦已难成,秋色无边际。——辛弃疾 捣衣的机械重复的劳作,砧声单调悠长,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正因如此,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思考1:这几句如何表现游子思归之情的?
在梦中也想归家;用落花、流水、落月等伤情的意象表现游子的思归之情。“无限路”写游子与思妇天各一方,衬托了他的相思之苦。
思考2:这样的离愁是不是像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样沉重呢?
归家之路纵然遥远,但不知道有多少人利用这一点点月光,正努力寻找着回家的路,这让我们感受离愁忧伤的同时,又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和温暖。
思考3:“落月摇情满江树”运用了什么手法?
以景结情,化虚为实。 一个“摇”字将无形的离情写得形象可感,也使整幅画面充满了动感。“摇”字可以让人联想到月光的浮动,树木在微风中的摇动,水波在江面上的荡漾。同时让读者仿佛看到缭乱不宁的别绪离情伴随着月的余晖洒满江畔的林木,让读者仿佛听到这离情飘落时还伴随着细碎、空灵的声响。一个“满”字让人感觉每一个角落都充溢着、荡漾着、萦绕着这种浓郁又略带哀婉的相思之情。这份哀而不伤的离情不仅散落在江畔林木上,也散落在读者的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美景,抒发了在江月中的孤独感、短暂感和飘零感,但他又超越了小我的个人感受,上升到大我的层面,写出了天地间人们共有的情思,让我们看到了他对人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所以给我们留下的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可以把这种人生态度装进行囊,怀揣大我情怀,激励自己前行。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梦笑开娇靥,眠鬓压落花。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萧纲《咏内人昼眠》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陈叔宝《玉树后庭花》
从南朝开始至初唐,盛行宫体诗。当时盛行的宫体诗题材单一,视野狭小,脂粉气浓。初唐的张若虚,突破了宫体诗庸俗的藩篱,开始走向广阔天地,感受到宇宙的宏大壮阔与无穷无尽,并在浩瀚的宇宙天地中观照生命,所抒发的情感是对天下的游子思妇离别相思的深挚的同情。这是张若虚的远大目光、宏大气象,这也是初唐的时代精神。
在诗歌发展还找不到方向的唐前期,《春江花月夜》本身就如同光耀千古的一轮高天朗月,照亮了盛唐的路,催生了诗国的灿烂。 因为《春江花月夜》不是愁苦的、悲戚的,也不是清高的、孤傲的、更不是艳俗的、绮靡的,而是以清新、隽永、大气的姿态迎来了大唐盛世的少年精神和青春胜景,体现了初唐时期蓬勃的朝气、宽广的胸襟和浪漫的情怀,预示着盛唐气象的到来。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春江花月夜授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壹·新课导入,春江花月夜,请回忆写月的诗句,作者介绍,古今评说,初读课文,贰·初读课文,字音辨析,文章脉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春江花月夜图片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今评说,诗文诵读,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七节,第八节,第九节,置身诗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春江花月夜备课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整体感知,江花月夜,第三层赏析情感美,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