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达标卷)- 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检测(人教版)
展开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卷(达标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今年两会期间,“碳中和”成为热词。“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
B.生态园林建设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C.加大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的开采使用,有利于“碳中和”
D.采用合适的技术将含碳温室气体转换为含碳固体,是科学研究的方向之一
【答案】C
【解答】A、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态园林建设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C、加大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的开采使用,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不有利于“碳中和”,故选项说法错误。
D、采用合适的技术将含碳温室气体转换为含碳固体,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是科学研究的方向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2021江苏南京】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
A.金刚石 B.石墨 C.活性炭 D.焦炭
【答案】A
【解答】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则四种物质中硬度最大的金刚石。
故选:A。
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墨”的主要成分是( )
A.碳 B.硅 C.磷 D.碘
【答案】A
【解析】古代的墨是由砚台加水研磨而成,而砚台是石墨矿雕刻而成,故主要成分是碳。
4、不吸烟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香烟烟气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
A.水蒸气 B.CO C.CH4 D.CO2
【答案】B
【解析】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能够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且阻止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而水蒸气、CH4、CO2均不与血红蛋白结合,故选B。
5、下列关于金刚石与石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能导电 B.都是黑色固体
C.硬度都很小 D.都由碳元素组成
【答案】D
【解析】A、金刚石不能导电,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符合题意;
B、石墨是灰黑色固体,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自然界中最软的物质之一,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符合题意。故选D。
6、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石墨和C60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C.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 D.活性炭包可放在冰箱中除异味
【答案】B
【解析】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故说法正确;
B、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故说法错误;
C、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似,故说法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放在冰箱中除异味,故说法正确。
故选B。
7、下列关于碳单质的用途及原因分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用途 | 原因分析 |
A | 石墨可用作电极 | 石墨可导电 |
B | 金刚石可用来刻画玻璃 | 金刚石硬度很大 |
C | 活性炭可用于消毒面具 |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
D | 焦炭用于冶金工业 | 碳具有氧化性 |
【答案】D
【解析】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以用石墨来制电极,故正确;
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矿物,所以可用金刚石来刻画玻璃,故正确;
C.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用来吸附有毒气体,故正确;
D.碳具有还原性,故可用焦炭来冶炼金属,故错误。
故选D。
8、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香色,物理性质却又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
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
【解析】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性质上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故选D。
9、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有较大差异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答案】D
【解析】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金刚石几乎不导电;金刚石、石墨和C60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利用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不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既利用了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化学性质。
10、一定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 )
A. 木炭 B. 一氧化碳 C. 氧化铜 D. 氧气
【答案】A
【解析】A、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正确;
B、一氧化碳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错误;
C、二氧化碳不能与氧化铜反应,故错误;
D、氧气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错误。故选A。
11、下列有关含碳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碳酸氢钠一定属于有机物
C.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通入了二氧化碳
D.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答案】D
【解析】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但是二者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相同,A错误。
B、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碳酸氢钠不属于有机物,B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是通入了二氧化碳,还有可能是碳酸钠溶液,C错误。
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元素种类不变,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D正确。
故选:D。
12、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 B. CO可用于冶炼金属
C. 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 D. 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
【答案】D
【解析】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正确;B、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正确;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正确; 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错误。故选D。
1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有毒 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A、二氧化碳不帮助呼吸,能使人致死,但没有毒性,故A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故B说法正确;
C、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能吸收大量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故C说法正确;
D、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14、下列叙述属于CO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 B.无味 C.难溶于水 D.能燃烧
【答案】D
【解析】A.物质的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 物质的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 物质的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D.物质能够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选:D。
15、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作燃料
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不是一氧化碳,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一氧化碳有毒,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毒性 B.可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大 D.能与碱溶液反应
【答案】A
【解析】A、二氧化碳没有毒性,故A叙述错误;
B、二氧化碳可溶于水,故B叙述正确;
C、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相同条件下空气密度大,故C叙述正确;
D、二氧化碳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叙述正确。
故选A。
17、实验室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依据的CO2性质是( )
A.密度 B.颜色 C.气味 D.熔点
【答案】A
【解析】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实验室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
故选A。
18、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
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
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答案】D
【解析】A.由于盐酸的浓度较大,所以甲中逸出的气体含HCl和CO2,故错误;
B.乙中液体变红,可能是挥发出的HCl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法证明CO2能与水反应,故错误;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不能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因为溶液变红是盐酸在起作用,而盐酸不分解,故错误;
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因为稀硫酸没有挥发性,故正确。故选D。
19、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B.发生装置 | C.收集装置 | 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 |
【答案】A
【解析】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上,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该实验方
案不合理。故选A。
20、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分析两种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A、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氧循环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二氧化碳等生成,均发生了化学反应,故说法正确;
B、氧气还可以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参与碳循环,错误,符合题意。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植树造林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从而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正确。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故说法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4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21、实验室有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装置时,需根据导管的高度调节 处的高度,再确定 处的高度。 (填“甲”或“乙”)
(2)结束实验的操作是:先 ,再 。
【答案】(1)乙;甲;(2)移出导管;熄灭酒精灯。
【解析】(1)连接装置时,需根据导管的高度调节乙处的高度,再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调整试管高度的旋钮,确定甲处的高度。
(2)结束实验的操作是: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石灰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22、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
(1)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
不同。
(2)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活性炭具有 的结构。
(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图书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其原因是 。
(4)某有机化合物R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R+5O2 2H2O+4CO2,则R的化学式为 。
【答案】 (1)排列方式; (2)疏松多孔; (3)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4)C2H2。
【解析】(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本题。
(2)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图书档案时,应使用碳素墨水笔,是因为碳素墨水中含有炭黑,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2R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则每个R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2H2。
23、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回答下列含碳元素物质的有关问题。
(1)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 的排放量。有人说:“空气中CO2的含量越少越好”,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填“是”或“否”) ,理由是 。
(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 。
【答案】(1)CO2.否;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太低,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解析】(1)“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人说:“空气中CO2的含量越少越好”,不同意这种说法,理由是: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太低,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4、碳及其氧化物性质的应用。
(1)如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说明木炭具有 能力,其原因是木炭具有 的结构。
(2)将一定质量的金刚石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固体全部消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生成的产物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充分吸收并测定其质量,当金刚石的质量恰好等于 时,则可证明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利用了一氧化碳的哪种化学性质: 。
【答案】(1)吸附; 疏松多孔;
(2)C+O2CO2;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
(3)3CO+Fe2O32Fe+3CO2;还原性。
【解析】(1)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说明木炭具有 吸附能力,其原因是木炭具有 疏松多孔的结构。
(2)将一定质量的金刚石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固体全部消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O2 ;将生成的产物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充分吸收并测定其质量,当金刚石的质量恰好等于 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时,则可证明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3)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此反应中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故填:3CO+Fe2O32Fe+3CO2;还原性。
三、实验与探究(1小题,16分)
26、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
(2)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E装置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 。
(3)将装置B、E、F相连接用于制取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则E装置中装有的试剂是_____;F装置中可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 。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所选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
(5)某同学利用少量混有少量CO2的CO还原Fe2O3,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流向从左到右,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乙→_____→丁。
【答案】 (1).长颈漏斗 (2). (3).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到a端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4).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5).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6). (7). AD (8). 乙→甲→丙→甲→丁
【解析】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盐酸和碳酸氢钠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1)标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是长颈漏斗。
(2)A试管口有一团棉花,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反应是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和空气中成分反应,则氧气从b端进气a端出气,所以用E装置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到a端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3)将装置B、E、F相连接,用于制取纯净的二氧化碳并验证其化学性质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E装置用来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和碳酸氢钠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则E装置中装有的试剂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二氧化碳气体进去到F装置中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F装置中可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烧杯中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反应需要加热,为固体和固体加热制取装置,发生装置为A,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选用D,故制取氨气采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AD。
(5)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Fe2O3,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操作顺序是首先应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避免造成对反应后生成气体中CO2检验的影响,因此混合气体先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乙装置;通过装置乙的混合气体再通过甲装置的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然后通入装置丙进行还原氧化铁的反应,最后再通过甲装置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进而确定一氧化碳的存在,因反应后的气体中还含有未完全反应的有毒气体CO,应用气囊收集,防止污染空气;故顺序是乙→甲→丙→甲→丁。
四、分析与计算(1小题,共8分)
25、【2020湖北天门等四市】鸡蛋壳中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华为检测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的实验及实验数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信息:鸡蛋壳中其他成分与稀盐酸接触不产生气体。)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多少g。
②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答案】①4.4g;②83.3%
【解析】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是:100g+12g-107.6g=4.4g;
②解:设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x
x≈83.3%
答: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