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卷34 第六单元 专题5 常见气体的制取--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优化分层测评(人教版) 试卷 9 次下载
- 卷35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综合测试)--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优化分层测评(人教版) 试卷 17 次下载
- 卷37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烧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精解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优化分层测评(人教版) 试卷 7 次下载
- 卷38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精解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优化分层测评(人教版) 试卷 7 次下载
- 卷39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单元综合测试)--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优化分层测评(人教版) 试卷 14 次下载
初中人教版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精品测试题
展开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基础夯实练
01 燃烧的条件
1.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 )
A.酒精是液体 B.酒精挥发太快 C.没有与氧气接触 D.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2.如图所示实验中,小石块不能燃烧,小木块能够燃烧。此实验结果表明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之一是 ( )
A.有助燃剂 B.是可燃物 C.需要一定的温度 D.需要酒精灯点燃
3.可燃物燃烧条件的验证实验如图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实验中,白磷会燃烧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通过对比A、C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
0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4.(易错题)油锅着火,最适宜的灭火方法是 ( )
A.向锅里泼水 B.端下油锅 C.盖上锅盖 D.向锅里撒沙土
5.某机关的一间档案室突发火灾,较适合在此情况下灭火的器材是 ( )
A.泡沫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消防水龙头 D.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6.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发生森林火灾;2019年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被烧毁。火灾的频繁发生,对社会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针对以下灭火方式,写出相应的灭火原理。
(1)将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野炊时用沙土将火堆掩埋,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7.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
A.氮气 B.氢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
8.某轮胎店突然起火,火势凶猛。下列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
A.拨打火警119 B.疏散周边群众 C.断开店内电源 D.立即冲入火海抢运轮胎
9.如图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
(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________________的接触面积。
(2)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练
10.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石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其主要原因是 ( )
A.隔绝氧气 B.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C.移走可燃物 D.无法判断
1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钻木取火是因为摩擦生热,温度达到了木材的着火点 B.厨房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C.用干粉灭火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D.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主要是为了防止粉尘爆炸
1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13.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 B.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
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
14.实验小组同学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1)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实验②和③,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开K,通入氧气,观察到试管中液面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乙、丙两试管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优压轴练
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挤压右边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挤压左边滴管后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在燃烧管中仅加入镁条,挤压右边滴管并引燃,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挤压左边滴管后,镁条继续燃烧。请通过这一现象,谈谈你对燃烧条件或灭火方法的新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1.D
[解析]酒精属于可燃物,在空气中与氧气接触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2.B
[解析]小石块没有可燃性,加热时不能燃烧;小木块具有可燃性,加热时能够燃烧,此实验结果表明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
3.
(1)C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
(1)A中的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所以没有燃烧;B中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没有燃烧;C中白磷既与氧气接触,温度也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会燃烧。
(2)结合(1)中分析,对比实验与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4.C
[解析]油类着火不能用水浇灭;端下油锅不能灭火,方法不适宜;盖上锅盖,能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该措施适宜;向锅里撒沙土,隔绝了空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但是该措施不适宜。
【易错总结】误认为各种火灾都可以用水浇灭
电源或电器设备着火时,由于自来水能导电,所以不能用水来扑灭。油锅着火也不能用水扑灭,因为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油会浮在水面继续燃烧且扩大了燃烧面积。
5.D
[解析]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火灾.故选D
6.
(1)清除可燃物
(2)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隔绝氧气
解析:
(1)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2)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灭火,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3)野炊时用沙土将火堆掩埋,是利用了隔绝氧气而灭火的原理。
7.B
[解析]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产生的,氢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8.D
[解析]轮胎店突然起火,火势凶猛,应该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疏散周边群众,并断开店内电源。立即冲入火海抢运轮胎可能造成人身伤害。
9.(1)面粉与空气 (2)氧气不足
[解析]
(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面粉爆炸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由于氧气不足,无法支持蜡烛的燃烧,所以蜡烛熄灭。
10.C
[解析]温度计示数为280℃以上达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且蜡烛与空气接触,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其主要原因是推动活塞时,气态石蜡被吹走,即移走了可燃物。
11.B
[解析]钻木取火是因为摩擦生热,温度达到了木材的着火点;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爆炸,打开抽油烟机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干粉灭火器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面粉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主要是为了防止粉尘爆炸。
12.D
[解析]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对比①③,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对比②③,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④未燃烧,不能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可能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无烟煤的着火点。
13.C
[解析]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这样可以避免发生火灾和爆炸,A说法正确;遇到火灾,如果火势较大,自己不能灭火,应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B说法正确;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C说法错误;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不能乱跑,D说法正确。
【归纳总结】火场自救的方法
(1)迅速找到安全通道,不要乘坐电梯;
(2)如果房间内部着火,不能随便打开门窗,以防空气流通,使火势更大甚至发生爆炸;
(3)有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减少有毒物吸入体内;
(4)房间内发生燃烧时,由于空气的对流,上层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浓度大,所以逃生时应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14.
(1)①中蜡烛熄灭,②中蜡烛继续燃烧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
(1)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蜡烛在题中是可燃物,铜帽加热后,立即罩在蜡烛火焰上,温度达到了蜡烛的着火点,蜡烛熄灭验证了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2)实验②和③中,蜡烛都是可燃物,都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但是②燃烧,③不燃烧,由此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15.(1)4P+5O22P2O5
(2)通入氧气后,试管内压强增大,将试管中的水压入烧杯中
(3)温度达到着火点丙中白磷起初不燃烧,液面下降,接触氧气后丙中白磷燃烧
[解析]
(1)白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2)打开K,通入氧气,观察到试管中液面下降,原因是通入氧气使试管内液面上方气压增大,将试管中的水压入烧杯中试管内液面下降。
(3)对比乙、丙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的实验现象是丙中白磷起初不燃烧,液面下降,接触氧气后丙中白磷燃烧。
【满分攻略】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常用的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实验探究中往往是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在控制变量法的基础上,运用对比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如:
(1)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对比,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对比,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说明实验是通过控制氧气来研究氧气对燃烧的影响。
(2)通过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从而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又通过对比水中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现象,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16.
(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CaCO3+2HCl=CaCl2+H2O+CO2↑
(3)双球管中产生气泡,燃烧管中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或镁条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解析]
(1)挤压右边的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3)挤压右边滴管,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接触,有氧气生成,双球管中产生气泡;燃烧管中的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再挤压左边滴管后,镁条继续燃烧,证明镁条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或镁条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等。
【核心素养解读】本题借助微型实验装置对燃烧条件进行探究,体现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素养。
在利用对比实验法设计实验验证燃烧的条件时,还应注意变量控制原理。当有若干个条件影响燃烧时,设计实验时只改变一个条件(需要探究的条件),其余的条件要相同或保持不变。
初中化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优秀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优秀课时训练,共9页。
化学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精品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化学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精品达标测试,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优秀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优秀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根据下图所给的仪器,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