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 高一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 (B卷) 学生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一 高一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 (B卷) 学生版,共9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地 理 (B)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位于贵州省黔南布大窝凼喀斯特洼坑中的中国“天眼”是由南仁东先生担任总工程师,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截止到目前已经接收到了数百颗脉冲星信号,促进了我国宇宙和天体探索事业的发展。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中国“天眼”选址在大窝凼,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天气 B.纬度 C.地形 D.资金2.下列物质属于天体的是( )①火星上的陨石坑 ②流星 ③太空垃圾 ④宇宙射线 ⑤脉冲星 ⑥太空舱里的宇航员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⑤2020年9月25日晚,天空上演了木星、土星和月亮同时出现在夜空中的天文景观,称之为“双星伴月”,如图所示,左侧为土星,右侧为木星,中间是月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月球的相对位置不变 B.均属固态星球C.土星的质量和体积更大 D.自转方向相同4.相对于地球来说,月球更易遭受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A.公转速度快 B.离小行星带更近 C.宇宙环境不安全 D.表面无大气层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将到达火星附近,进行火星科学探测。请结合下面图表,完成下面小题。项目距日距离/106千米质量(地球=1)体积(地球=1)自转周期(小时)卫星数地球149.61123.91火星227.90.110.1524.525.图中表示火星的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6.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环火轨道后( )A.始终在地月系 B.脱离了地月系 C.脱离了太阳系 D.进入了河外星系7.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原因是火星与地球相比( )A.有相近的昼夜交替周期 B.有相近的大气成份和卫星数C.有相近的体积和质量 D.有岩石、土壤和大量液态水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 )A.哈尔滨比济南多 B.分布呈东多西少C.上海大于120 kw·h/m2 D.平原比高原地区丰富9.只考虑自然因素,最不适合推销太阳能热水器的城市是( )A.济南 B.拉萨 C.上海 D.重庆2014年1月7日,地球遭遇强太阳风暴袭击,其破坏力甚至超过超强台风。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0.关于图中太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色球层 B.B——光球层 C.C——日冕层 D.A——日冕层11.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暴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卫星导航失效 B.风力电厂增产 C.生活耗能降低 D.昼夜更替加快12.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是( )A.英国、墨西哥 B.挪威、芬兰C.意大利、西班牙 D.印度、巴基斯坦太阳能屋顶就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下图为家庭屋顶太阳能发电站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1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 )A.促使地球各地降水增多,洪灾多发B.扰动电离层,影响有线电短波通信C.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唯一能量来源D.为生物繁衍生长、水体运动提供能量14.上海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能取之不尽,无污染B.上海经济发达,能源不足C.上海技术先进,土地充足D.太阳能稳定,不受天气影响读地质年代图,完成下面小题。15.图中②—⑥的地质年代依次是( )A.古生代、中生代、元古宙、太古宙、新生代B.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C.古生代、元古宙、中生代、太古宙、新生代D.中生代、新生代、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16.出现在⑤时期的生物有( )①三叶虫 ②恐龙 ③蕨类植物 ④爬行动物 ⑤原始鱼类A.①③⑤ B.②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鹦鹉螺是海洋软体动物,在地球上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但外形、习性等变化很小,被称作海洋中的“活化石”。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7.鹦鹉螺( )①出现在早古生代 ②出现在晚古生代 ③属于无脊椎动物 ④属于脊椎动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8.鹦鹉螺被称作海洋中的“活化石”的主要原因是其( )①特殊的生存环境 ②特殊的生物属性 ③出现的时期早 ④外形与习性稳定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单位:千米)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B.由东向西逐渐增大C.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D.由北向南逐渐增大20.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莫霍面 B.岩石圈底部 C.海平面 D.软流层中部格林尼治时间2018年11月30日17时29分,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以北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41千米。正在阿拉斯加东部山区考察的小明同学明显感觉到了震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A.软流层 B.岩石圈 C.下地幔 D.地核22.从理论上讲,小明同学感觉到地震时( )A.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C.仅左右摇晃 D.仅上下颠簸据报道,至2019年3月26日俄罗斯勘察加边疆区克柳切夫火山群已爆发了32次。下图是该地区火山喷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此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 )A.岩石圈 B.地壳 C.地幔 D.地核24.这些漫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 2018年7月,意大利宇航局在火星南极附近发现一个液态水湖。2018年11月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洞察”号探测器安全穿越火星大气层(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其次是氮、氩),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左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右图为“洞察”号探测器图。材料二 地球与火星物理性质比较(1)左图所示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___,代表火星和地球的分别是___和___(填字母)。(3分)(2)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方向具有___,绕日公转轨道面具有___,绕日公转轨道形状具有_ _。(3分)(3)有科学家推断火星可能存在生命。你是否赞同,并请给出理由。(4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在“中国太阳城”德州,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如图示意德州的全国首条接受阳光照射8小时就可以使用7天的长达10km的太阳能路灯街道。材料二 如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1)根据材料二描述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总体特征。(4分)(2)纬度大致相当的重庆、拉萨两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有什么差异?分析其原因。(8分)(3)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太阳能路灯之外,还有哪些?(2分)27.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1分)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2)图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______,B为________,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4分)(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________,D+E________,F+G________。(3分)(4)自己设计图例,并在图中画出岩石圈的范围。(2分)(5)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4分)28.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此图表示的是 月 日的光照情况。(2分)(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分)(3)此时A点是 时,B点的日出时间是 时,C点的昼长是 小时。(3分)(4)若H的纬度为30°,则此日H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2分)(5)该日地球接近 (远日或近日)点,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2分)(6)图中A、H、B、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分)
(新教材)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地 理 (B)答案第Ⅰ卷(选择题)【答案】1.C2.C【解析】1.由材料“位于贵州省黔南布大窝凼喀斯特洼坑中”可知,中国“天眼”选址在大窝凼,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地形,C正确。故选C。2.火星上陨石坑位于火星上,附属于火星,不属于天体。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接近地球时被地球引力吸引,在高速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发生电子跃迁所产生的光迹,不属于天体。太空舱里的宇航员,因在太空舱内,不属于天体。①②⑥不属于天体,③④⑤属于天帝体,C正确。故选C。【答案】3.D4.D【解析】3.相对位置就是木星在左侧,土星在右侧,相对位置发生改变,A错误,土星和木星是气态星球,B错误。木星质量最大,C错误。自转方向相同,自西向东转。D正确,故选D。4.陨石与行星大气高速摩擦可以使陨石燃烧,减少陨石对行星的影响。由于月球质量比地球质量小,大气比地球稀薄,所以月球更易遭陨石袭击,D正确。与月球公转速度、距离小行星带距离无关,A、B错。地球与月球所处宇宙环境没有差别,C错。故选D。【答案】5.B6.B7.A【解析】试题考查天体系统、太阳系八大行星分布、地球有生命存在的条件。5.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且火星轨道较木星轨道距太阳近,可判断出②为火星,B正确。①为地球、③为木星、④为金星。故选B。6.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环火星轨道后,脱离了地月系,没有脱离太阳系,没有进入河星系,A、C、D错,B正确。故选B。7.从表中看,火星和地球昼夜交替周期相近,可以有适宜的温度,有可能存在生命,A正确。火星和地球的大气成份不同,B错。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C错。火星没有土壤和大量液态水,D错。故选A。【答案】8.C9.D【解析】8.读图得知,哈尔滨年太阳年辐射总量低于1500 kw·h/m2,济南在1500~1700 kw·h/m2之间,哈尔滨比济南少,A错误;我国年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呈东少西多的特点,B错误;上海太阳年辐射总量在1200~1500 kw·h/m2之间,C正确;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太阳年辐射总量大于1700 kw·h/m2,比平原地区丰富,D错误。故选C。9.读图得知,四个城市中只有重庆太阳年辐射总量低于1200 kw·h/m2,太阳能最不丰富,最不适合推销太阳能热水器。故选D。【答案】10.C11.A12.B【解析】10.读图可知,A位于太阳大气的最里层,为光球层,A、D错误;B分布在太阳大气的中间层次,为色球层,B错误;C位于太阳大气的最外层,为日冕层,C正确。故选C。11.此次剧烈太阳活动是太阳风,产生的太阳风暴吹袭地球,是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向地球,可能引起地球磁场的扰动,使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卫星导航失效,A正确;太阳风暴不能用来发电,B错误;不能直接影响生活耗能,C错误;太阳活动不影响昼夜更替周期,D错误。故选A。12.极光主要发生在两极的高纬地区,挪威、芬兰有北极圈穿过,纬度高,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B正确;英国、墨西哥、意大利、西班牙、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纬度较低,不会欣赏到极光现象,A、C、D错误。故选B。【答案】13.D14.B【解析】13.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相关知识。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等的活动,为生物繁衍生长、水体运动提供能量,D正确。地球各地降水和洪灾和太阳辐射没有直接关系,A错误。当太阳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B错误。太阳辐射不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唯一能量来源,C错误。故选D。14.本题考查太阳能资源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太阳能资源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环保无污染,但这不是上海推广其利用的主要原因。上海土地资源比较缺乏,利用现有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可以避免占用有限的土地。太阳能受天气影响,不稳定。上海经济发达,但是能源短缺,因此为多元化提供能源供应,才大力发展太阳能利用,B正确,A、C、D错误,故选B。【答案】15.B16.B【解析】15.图中②-⑥代表的地质年代依次是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故选B。16.⑤时期为中生代,出现在中生代的生物有恐龙,而恐龙又属于爬行动物,②④正确;三叶虫、蕨类植物和原始鱼类出现在古生代,①③⑤错误。故选B。【答案】17.B18.B【解析】17.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鹦鹉螺是海洋软体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③正确,④错误;早古生代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如三叶虫、笔石和鹦鹉螺等,①正确,②错误。①③正确,故选B。18.结合材料分析,鹦鹉螺自出现以来在地球上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说明其出现时间早;其外形和生长习性变化很小,是现存软体动物中最古老、最低等的种类,也是研究生物进化、古生物与古气候的重要材料,因此被称为“活化石”,③④正确。故选B。【答案】19.B20.A【解析】19.从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等值线分布分析,等值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同一经度区南北变化小,C、D项错误。数值自东向西逐渐增大,所以表示地壳厚度自东向西逐渐增大,B正确,A错误,故选B。20.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与岩石圈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是莫霍面,因此地壳厚度为0干米的地方就是莫霍界面。A正确,海平面作为海拔高度的起始点,岩石圈底部为岩石圈的起始点,软流层中部处于地幔中,B、C、D错误,故选A。【答案】21.B22.B【解析】试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震波分类及其传播特征。21.地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岩石圈平均厚度为80千米。由材料“震源深度约41千米”可知,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岩石圈,B正确。22.纵波速度快,给人的感觉是上下颠簸;横波速度慢,给人的感觉是左右摇晃;因此从理论上讲,小明先感觉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B正确。【答案】23.C24.A【解析】试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23.岩浆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岩石圈下面,属于上地幔,所以C正确。24.火山灰物质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喷出地表之后进入大气圈,经过沉降过程落在地表,进入水圈、生物圈;最后在地表沉积,进入岩石圈,A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25.(10分)【答案】(1)太阳 G C(2)同向性 共面性 近圆性(3)观点:反对 理由:缺少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表面平均温度较低/观点:赞同 理由:发现液态的水;自转周期、公转周期等与地球相近。【解析】本题以太阳系示意图和“洞察”号探测器为背景材料,考查天体系统、太阳系和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1)左图所示天体系统为太阳系,中心天体是太阳,读图分析,距太阳由近及远AHCGFEDB分别代表的行星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2)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公转方向相同)、近圆性(公转轨道接近于圆)和共面性(几乎在一个平面上)。(3)该题为开放性试题,赞同对照与生命存在的条件相符的说明,不赞同对照不相符的说明。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其次是氮、氩,缺少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表面平均温度-23℃,温度较低,不适合生物生存,不可能存在生命。意大利宇航局在火星南极附近发现一个液态水湖,发现液态的水;从表中可以看出,自转周期、公转周期等与地球相近,可能存在生命。26.(14分)【答案】(1)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总体上分布不均;(2分)大体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大。(2分)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2分)(2)拉萨年太阳总辐射量大于重庆。(2分)原因: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尘埃含量小,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2分)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分)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中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2分)(任答2点)(3)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子显示屏、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灶等。(2分)【解析】本题考查了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及太阳辐射的应用,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读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可知,总体来看,我国年太阳辐射量分布不均,大致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大(100多千卡/平方厘米到200多千卡/平方厘米);具体来看,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2)读图可知,拉萨年太阳总辐射量大于重庆,主要原因可以从地形、海拔、天气、日照时长、大气洁净程度等方面分析。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尘埃含量小,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空气洁净,大气透明度高。重庆位于四川盆地,地势较低,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厚;盆地地形中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工业发达,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大气透明度低。(3)利用太阳能热量: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暖房、海水淡化、盐业生产、温室大棚、衣物晾晒;利用太阳能发电:航天科技、太阳能汽车、太阳能路灯、太阳能信号灯、太阳能广告牌、太阳能计算器、太阳能风扇、太阳能玩具;还有植物的光合作用。27.(15分)【答案】(1)A(2)莫霍面 古登堡面 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3)地壳 地幔 地核(4)画图略(提示:软流层以上部分)。(5)由于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由此可以判断: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外核可能为液态或熔融状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震博得特点以及地球的内部圈层等相关知识。(1)本题主要考查地震波。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A对。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B错。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纵波,C错。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可能引发海啸,对人类产生危害,D错。故答案选A。(2)读图分析可知,A为莫霍面,划分的为地壳和地幔,B为古登堡面,划分的为地幔和地核。横波和纵波在经过莫霍面时速度都明显加快,在经过古登堡面时,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3)读图分析可知,C位于莫霍面以上,属于地壳;D+E位于莫霍面以下,古登堡面以上,属于地幔;F+G属于地核,F为外核,G为内核。(4)图例可以自己设计,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用图例正确表示就可以了。(5)根据横波和纵波特点不同,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而且纵波能在固态和液态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因此根据横波和纵波和传播特点可以区别介质是固态还是液态。28.(14分)【答案】(1)12 22 (2)(23°26′S,45°E) (3)9 3 12 (4)83°26′ (5)近日 快 (6)A、H、B、D【解析】(1)图中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表示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时间是12月22号。(2)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根据自转方向和180°经线,可判断出地方时12点的经线是45°E;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23°26′N,45°E)。(3)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可算出A点地方时为9点;B点3点日出;C点位于赤道上,昼长为12小时。(4)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H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为6°34′,H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83°26′。(5)该日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6)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H、B、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精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图中A、B、M、N四地,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该日,北京,7月,北京地区可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一 高一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 (B卷) (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一 高一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 (A卷) 学生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