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案
展开人教新版地理高一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教学设计
课题 |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 单元 | 二单元 | 学科 | 地理 | 年级 | 高一 |
教材分析 | 本节作为第2章乡村和城镇的第1节内容,首先介绍了乡村和城市的空间结构,然后分析乡村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最后说明了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为后续的城镇化以及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打下知识基础。 | ||||||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 1.人地协调观: 理解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2.综合思维: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3.区域认知: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地理实践力: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 ||||||
重点 | 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城市功能分区 | ||||||
难点 | 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设问引导】同学们知道我们所在的城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在哪里吗? 它为什么会分布在那里呢? 乡村的集市一般分布在哪里才能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呢? [过渡]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 听课 | 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听课效率提高。 |
讲授新课 | 一:乡村的土地利用 【展示图片】观察图片,乡村和城镇有什么区别?何为乡村?何为城镇? 【教师讲解】乡村:以从事农业活动的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小。 城镇: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城市是城镇的主体,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24-25页,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乡村的组成部分。 2、按功能划分,乡村内部功能区主要有哪些? 【归纳总结】 乡村公共空间特征:公共性、文化性、多样性,是乡村中心,是村民进行各种活动和交流的场所。 居住区:位于公共空间周围,是村民日常居住的地方。 生产区:位于外围,是农业生产直接或间接利用的土地。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教师讲解】 (一)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 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类型由于集聚效应产生功能分区。功能分区的基本形式有: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分组讨论】 阅读课本P26,分组讨论并填表: 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特点比较 【补充讲解】中央商务区 现代意义上的商务中心区是指集中大量金融、商业、贸易、信息及中介服务机构, 拥有大量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具备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便 于现代商务活动的场所。 商务中心区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实力的象征,而且是现代化 国际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 【学以致用】 读香港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示意图图:分析香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商业区:香港中心地带 原因: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客货流量大。 高级住宅区: 混合带外侧。环境优美,远离闹市 低级住宅区: 城市外缘。交通、就业、配套设施等环节较薄弱。 工业区:位于港口附近,位于城郊。 原因:交通便利,对城市环境影响小。交通(海运)便利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合作探究】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讨论: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受什么因素影响?(参照课本28-29页) 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归纳影响因素如下: 1.经济因素: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地租,而影响地租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归纳交通通达度对地租的影响? (1) 通达度越好,地租越高;通达度越低,地租越低 (2)市中心—地租最高峰;道路交汇处—地租次高峰;公路两侧—地租较高 2.政策因素: 政府行为的政策和城市规划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起重要的引导作用 3.环境因素: 原工业地改为商业或其它用地原因: 市中心用地紧张、地价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 4.社会因素 5.历史因素 三、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教师讲解】 教师讲解并归纳出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1.合理规划城市空间结构,有效改善环境状况。 2.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3.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 |
学生做好相关笔记或者提出疑问。
带着问题看书。
和老师一起归纳总结相关内容
学生做好相关笔记或者提出疑问。
学生分组讨论书中有关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特点的内容,完成表格。
学生听课并做相应笔记。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归纳。
学生听课并做相应的笔记。
|
用图片引出乡村和城镇的区别及特点。
内容较简单,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给出问题的答案案,帮助学生梳理这部分内容。
教师的讲解有助于学生理解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过程。
锻炼学生的自学及分组合作的能力,在合作中学习到新的知识。
讲解中央商务区,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商业区的区位及特点。
当堂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
在合作学习中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对所学知识进行延伸拓展,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认识到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重要性。 |
课堂小结 |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乡村如何利用土地,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以及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 ||
板书 |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一等奖表格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dl/tb_c400374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一等奖表格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乡村的土地利用,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案及反思,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入,新知讲解,城镇的主体是,自主学习,归纳总结,生产区,乡村中心,居住区,公共空间,位置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知识解析,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