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2* 师说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姓名: 班级
第27课 师说
本课重点 |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 理解韩愈所确立的“师”的概念、择师标准、从师之道及当时社会的不良风气。 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
本课难点 | (2)联系社会背景,探究作者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意义及在今天的借鉴作用;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
一、语言文字运用与识记
【中等】(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少年读书则须考试,他们视考试为苦事,可受苦难的不只是考生,命题的人也是在受考验。出题目来难人,好像最轻松不过,但其实不然。命题人深恐为 ,不敢掉以轻心。出的题目不能太僻,亦不能太泛,要恰如分际,不刁钻,不炫弄,不空泛,不含糊,实在很难。所以在考生挥汗应考之前,命题人早已 好几次了。( )。不过阅卷百苦,尚有一乐。荒谬而可笑的试卷常常为人所绝倒,传观于四座,粲然皆笑。我们不能不叹服, 的考生中不乏富于想象力的奇才。有人在宽宽的格子中写蝇头小字,也有人写一行字要占两行,有人全页涂抹,也有人曳白。有人颇艳羡美国大学之不用入学考。平心而论,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之前,我们的考试还是不可废的。而我们所能做的,是寻找改善考试的方法,要求其简化,要求其合理,不要令大家把考试看作戕贼身心的酷刑!这才是 的道理。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口诛笔伐 汗颜无地 良莠不齐 颠扑不破
B.众矢之的 汗流浃背 参差不齐 颠扑不破
C.众矢之的 汗颜无地 参差不齐 坚不可摧
D.口诛笔伐 汗流浃背 良莠不齐 坚不可摧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阅卷工作也要受考验,不同于命题工作
B.阅卷工作要受考验,和命题工作是一样的
C.不但命题工作这样,而且阅卷工作也这样
D.命题工作要受到考验,阅卷工作也这样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荒谬而可笑的试卷常常被人绝倒,传观于四座,粲然皆笑
B.荒谬而可笑的试卷常常使人绝倒,四座传观,粲然皆笑
C.荒谬而可笑的试卷常常被人绝倒,四座传观,粲然皆笑
D.荒谬而可笑的试卷常常令人绝倒,传观于四座,粲然皆笑
1.B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众矢之的”,许多支箭所射的靶子,比喻大家攻击的对象。“口诛笔伐”,用语言文字宣布罪状,进行声讨。前者是名词性,后者是动词性,句中是做“为”的宾语,是说命题人深恐成为大家攻击的对象,需要名词,应使用“众矢之的”。
第二处,“汗流浃背”,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服,形容汗出得很多。“汗颜无地”,羞愧得无地自容。此处是形容命题人的表现,与前面“考生”“挥汗”呼应,应使用“汗流浃背”。
第三处,“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重点在水平。“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夹杂在一起,重点在品质。此处是说考生的水平,应使用“参差不齐”。
第四处,“颠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裂,比喻理论、道理永远不会被推翻。“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摧毁不了。此处形容“道理”的正确性,应使用“颠扑不破”。故选B。
2.D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连贯的能力。
括号前面讨论的是“命题工作”,因此应该以“命题工作”为开头,这样才能和上文更衔接,因此,排除AB。“命题工作”和“阅卷工作”是并列关系,而“不但……而且”是递进关系,所以排除C。故选D。
3.B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一处语病,“荒谬而可笑的试卷常常为人所绝倒”为主客颠倒,应该是“试卷使人绝倒”,排除AC。
第二处语病,“试卷……粲然皆笑”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不搭配,也可以理解为偷换主语,前面句子的主语是“试卷”,而“粲然皆笑”的主语应该是人,可以改为“四座传观,粲然皆笑”,排除AD。故选B。
【偏易】4.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答案】B【解析】B项,“受”,通“授”
【偏易】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仆道不笃 笃:深厚
B.辱书云,欲相师 相:互相
C.因抗颜而为师 师:老师
D.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 后学:学生
5.【答案】B 解析:B.代词,偏指一方,我。
【偏难】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为众人师且不敢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B. ①又挈挈而东
②蟹六跪而二螯
C. ①未见可师者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 ①而谁也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②作《师说》以贻之
6.【答案】D 解析:A项,副词,尚且/副词,将要;B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C项,名词,的地方/助词,表判断;D项,都是连词,表目的,来。
【偏难】7.(黄冈市教学质量检测)下面是某校一位同学在毕业典礼上致辞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地莅临2019届高三毕业典礼。此时此刻,请允许我代表高二年级全体同仁,向忝列名师的园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即将毕业的学长们送上美好的祝福。亲爱的学长们,你们离开母校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们定当不吝赐教。在你们即将迎接人生大考的时候,我想惠赠大家一句话:青春因奋斗而亮丽,人生因高考而辉煌,生命因你们而精彩!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
(5)将 改为 。
答案:7.(1)“莅临”改为“参加”; (2) “同仁”改为“同学”; (3)“忝列”改为“荣列”; (4) “不吝赐教”改为“竭诚服务”。 (5)“惠赠”改为“敬赠”。
【解析】“莅临”,含有敬辞的书面语,多用于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适用对象不当。“同仁”,指同事或同行,也指和自己相同处境的人。不符合“学生”的身份要求。忝列: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就是“有愧于排列在那中间”。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结合“我们”分析,不合语境。惠赠:敬词,用于称对方对自己的赠送,敬谦不当,应该改为“敬赠”。
【偏易】8中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名言警句、俗语。请以“韩愈”为对象,仿照示例,写一组句子。
示例 古人说:“三思而后行。”确实如此,深思熟虑能够使人做出准确的判断;但在机遇稍纵即逝的现代社会,事事三思只能使你成为竞争中落后的乌龟。
8.【答案】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确实如此,人才需要被具有慧眼的人赏识;但在展示机会众多的现代社会,苦苦等待“伯乐”的出现只能使你成为老死于马厩的骏马。
【解析】本题解答时一要注意理解俗语和名言警句本身为大家所知的含义,二要注意题干“以‘韩愈’为对象”的要求,可以选用韩愈的名言之类来扩展仿写。
【偏易】9.根据情景默写下面的句子。
(1)《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 。”
(2)《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 , ”的观点是相同的。
(3)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4)“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 ”的意思一致。
(5)《师说》中,写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
(6)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9.【参考答案】
(1)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2)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3)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4)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5)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6)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二、阅读、理解与鉴赏
【偏难】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一13题。
韩 愈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寻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选自《旧唐书·韩愈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寻移江陵府掾曹
B.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寻移江陵府掾曹
C.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寻移江陵府掾曹
D.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寻移江陵府掾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B.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C.“拜”指授予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迁”“谪”“转”“徙”“改”“移”“补”等,其中“迁”“谪”都指贬官。
D.行军司马,职官名,始建于三国魏元帝咸熙元年,至唐代在出征将帅及节度使下皆置此职,实具今参谋长的性质。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刻苦好学。他自小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要别人的奖励督促,他的文章在当时知名,后考中进士科。
B.韩愈为官敢于直谏。他曾上言几千言的奏章揭露宫市的弊端,皇上不仅不听,反而大为生气,把他贬到连州阳山做县令,后来调任江陵府掾曹。
C.宰相认为韩愈有修史才能,推荐他撰写《平淮西碑》,他感激裴度推荐之恩,借机歌颂裴度,后李愬之妻进宫诉说碑文失实,碑文被磨掉。
D.韩愈与别人交往,不因荣辱沉浮态度有别,总是把振兴名教和弘扬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资助内外亲戚及朋友的孤女多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
(2)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
10.【答案】C
【解析】注意句中“谏官”“愈”“阳山令”这些称呼在文中断句的作用。
11.【答案】C
【解析】“迁”指升迁,左迁指贬官。
12.【答案】C
【解析】“宰相……推荐他撰写《平淮西碑》”有误,原文是“宰相看了《进学解》后同情他,认为他
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宪宗还下诏命令韩愈编写《平淮西碑》”。
13.【答案】(1)最近裴锷回家看望父亲,韩愈写序为裴锷饯行。
(2)李愬的妻子经常出入宫中,借机向皇帝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便下诏叫人磨掉韩愈写的碑文。
参考译文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名叫韩仲卿,没有什么名声地位。韩愈三岁时丧父,寄养在堂兄家中。韩愈自认为是孤儿,所以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需要别人奖励督促。等到应举进士科,文章投送到公卿中间,前任宰相郑余庆很是为他宣扬美名,由此在当代知名。随即韩愈考中进士科。
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征召韩愈到幕府任巡官。董晋幕府撤除后,徐州张建封又请他到自己幕府充当宾客佐僚。韩愈说话直率,无所回避,操行直正,不擅长应付世务。后调任四门博士,转任监察御史。德宗晚年,一些部门随意发布政令,宰相不能独立掌管机务。宫中的宦官到民间市场上强买物品的弊端,谏官议论过而德宗不听。韩愈也曾递上数千字的章疏极力劝谏,德宗不但不听从,还发怒把他贬为连州阳山令,后来改任江陵府掾曹。
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而又多次遭受排挤贬黜,作《进学解》来自己开导自己。宰相看了这篇文章后同情他,认为他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过了一年,转任考功郎中、知制诰,拜授中书舍人。不久有不喜欢韩愈的人,搜集他过去的事情,说他以前降职任江陵府掾曹时,荆南节度使裴均待他优厚,裴均的儿子裴锷平庸粗鄙,最近裴锷回家看望父亲,韩愈写序为裴锷饯行,还亲切地称呼他的名字。这一议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此被改任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他上奏请韩愈任行军司马。淮西和蔡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同裴度返回朝廷,因立功授任刑部侍郎,宪宗还下诏命韩愈撰写《平淮西碑》,韩愈在碑文中较多记述了裴度的事迹,而就当时首先进入蔡州活捉吴元济一事而言,李愬的功劳为第一,所以李愬对碑文不服。李愬的妻子经常出入宫中,借机向皇帝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便下诏叫人磨掉韩愈写的碑文,并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碑文并刊刻碑上。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别人交往,无论人家荣辱沉浮他都不改变态度。然而他对待诸权门豪士,就像对待奴仆一样,瞪着眼睛不予理睬。他还颇能奖掖鼓励后辈,招入家中的十有六七人,即使连自己的早饭都供不上了,也和颜悦色地不在意。他总是把振兴名教和弘奖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经他资助出嫁的内外亲戚及朋友的孤女多达十人。
三、链接高考
【偏难】(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5题。
答张十一功曹①
(唐)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④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此诗是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第二年春天所作。张十一:名署,与韩愈同任监察御史,因劝谏德宗皇帝,两人同时被贬。韩愈被贬广东阳山,张署被贬到湖南临武。张署到临武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功曹:官名。②筼筜(yún dāng),竹名,生长于水边。③踯躅:杜鹃花科。④斗:通“陡”。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画面清晰鲜明,勾勒出阳山地区春山明净,春江空阔的景色,传达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寂,生动地摹写了荒僻冷落的景象。
B.颔联描写青青竹笋,火红花朵,可以说是作者为这幅水墨画又点缀了一些鲜艳、明快的色彩,为荒僻的野景增添了春天的生气。
C.尽管诗人因劝谏德宗被贬到广东阳山这样的“炎瘴”南荒之地,但他心中还想着“未报恩波”,这体现出儒家“怨而不怒”的精神。
D.尾联诗人直接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愁,并点明忧愁的原因,是读了张署来诗后,感到鬓发顿时白了一半,说明来诗是愁的原因。
15.这首诗的颈联是理解全诗的关键,请简要说明颈联丰富的意蕴。
14.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准确把握诗歌词句含义和诗歌内容的综合能力。D项,“尾联诗人直接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愁,并点明忧愁的原因,是读了张署来诗后,感到鬓发顿时白了一半,说明来诗是愁的原因”错误,原诗“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斗”同“陡”,是顿时的意思,这一联写得委婉曲折,诗人没有正面写自己如何忧愁,却说读了张署来诗后鬓发顿时白了一半,似乎来诗是愁的原因,这就把全诗惟一正面表现愁怨的地方掩盖住了,并且写愁不说愁,只说霜毛陡加,至于何以至此,尽在不言之中。诗意婉转,韵味醇厚。
15.①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②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③对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④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来把握诗歌情感的基本能力。“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前句的“未”字贯“报”与“知”,意谓皇帝的深恩自己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孕含着作者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忧愁怨恨,只提到“死所”“炎瘴”,却比说出来更为深切。在这样的处境里,还想到“未报恩波”,这体现着儒家“怨而不怒”的精神。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虞美人精品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虞美人精品课时训练,文件包含练习38虞美人-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教材精准对点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练习38虞美人-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教材精准对点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静女优秀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静女优秀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练习36静女-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教材精准对点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练习36静女-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教材精准对点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15 我与地坛(节选)优秀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2021学年15 我与地坛(节选)优秀课时练习,文件包含练习33我与地坛-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教材精准对点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练习33我与地坛-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教材精准对点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