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高考考前模拟考试(三)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高考考前模拟考试(三)生物试题含答案,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甲基磺酸乙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关于骨骼肌细胞分子组成和细胞结构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成蛋白质、糖原、核酸等物质时都需要消耗能量
B.染色体彻底水解可得到7种小分子物质
C.转录的产物中除mRNA外都可直接使用
D.百米冲刺过程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合成大分子物质时,需要消耗能量;水解过程产生能量。
2、核酸彻底水解产生磷酸分子、核糖、脱氧核糖、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尿嘧啶。蛋白质彻底水解产生氨基酸。
3、转录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产物:mRNA、tRNA、rRNA等。真核生物产生的RNA是不成熟的RNA,需要在细胞核中进行加工剪切,才可变为成熟的RNA。
4、不管是需氧呼吸还是厌氧呼吸,人体产生CO2的场所都在线粒体基质中。
【详解】
A、蛋白质、糖原、核酸等物质都是大分子物质,合成时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
B、染色体由DNA、蛋白质、RNA组成,其中核酸彻底水解得到的小分子物质就有8种(分别为核糖、脱氧核糖、5种碱基、磷酸),蛋白质彻底水解产生的氨基酸种类可能在1-21种之间,B错误;
C、骨骼肌细胞属于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在细胞核转录产生的RNA都需要进行加工,才可使用,C错误;
D、人在百米冲刺时,需氧呼吸产生的CO2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厌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D错误。
故选A。
2.如图为蛋白质合成、分泌及转移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结构组成成分都含有脂质
B.不同生物膜组成结构和成分很相似
C.蛋白质合成后进入各结构的方式都相同
D.只有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
A、①为核糖体,不含生物膜,不含脂质,A错误;
B、不同生物膜组成结构和成分很相似,都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流动镶嵌模型,B正确;
C、蛋白质合成后进入各结构的方式不完全相同,核糖体没有生物膜,合成后不经过囊泡进入内质网,而进入高尔基体需要经过囊泡运输并与之融合,离开细胞的方式为胞吐,进入细胞器的方式借助膜融合,类似胞吞,C错误;
D、根据图示可知,分布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也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D错误。
故选B。
3.为探究蛋清溶菌酶的热稳定性,将酶液加热至不同的温度,分别保温30、60、90min,测定酶的相对活性,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是唯一的自变量,保温时间不影响酶活性
B.与30℃相比,酶在60℃下的催化活性更低
C.蛋清溶菌酶可以在室温环境中保持较高活性
D.70℃时,该酶活性下降的速率先快后慢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酶的作用特点是高效性、专一性、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
2、温度、pH等都影响酶活性,不同酶都有最适宜的温度和pH,在最适宜温度和pH条件下,酶活性最高,高于或低于最适宜温度和pH,酶的活性降低其至失去活性,低温使酶活性降低,高温、强酸、强碱会使酶的结构改变而失去活性。
【详解】
A、由图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时间,保温时间也会影响酶的活性,高温下保温时间越长,酶的活性下降越快,A错误;
B、由图可知,该酶在30℃和60℃的温度下,在60min内的相对活性没有明显差别,几乎重合,说明在一定的保温时间内,这两种温度下酶的活性不相上下,B错误;
C、由图可知,30℃时该酶保持的相对活性较高,蛋清溶菌酶可以在室温环境中保持较高活性,C正确;
D、在70℃时,该酶活性下降的速率先慢后快,D错误。
故选C。
4.如图是人胃的壁细胞“分泌”胃酸(HCl)的机制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l-逆浓度梯度从组织液进入壁细胞
B.C1--HCO3-反向转运体转运离子时不消耗ATP
C.Cl-和K+通过载体蛋白进入胃腔,属于主动运输
D.抑制H+-K+泵活性的药物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被动运输:简单来说就是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是最简单的跨膜运输方式,不需能量。被动运输又分为两种方式: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如:氧气,二氧化碳,脂肪,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或者通道蛋白协助,如:氨基酸、核苷酸。
2、主动运输:小分子物质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如:矿物质离子,葡萄糖进出除红细胞外的其他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详解】
A、Cl--HCO3-反向转运体能将Cl-逆浓度进入胃壁细胞,因此胃壁细胞内的Cl-浓度较高,因此Cl-逆浓度梯度从组织液进入壁细胞,A正确;
B、Cl--HCO3-反向转运体转运离子不直接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ATP,其消耗的是HCO3-顺浓度跨膜运输产生的电化学势能,B正确;
C、结合图示可知,Cl-和K+可通过特异性的离子通道进入胃腔,属于协助扩散,C错误;
D、H+可通过H+-K+泵进入胃腔使其pH下降,抑制H+-K+泵活性的药物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正确。
故选C。
5.生物学实验常用颜色反应来鉴定细胞中的一些化合物或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弱碱性溶液龙胆紫能使染色体染成深色,纺锤丝不被染色
B.苏丹Ⅲ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脂肪颗粒时,若染色时间过长可能观察不到脂肪颗粒
C.向2mL马铃薯匀浆中加入两滴碘液,震荡摇匀后组织样液呈蓝色
D.鉴定还原性糖实验,所用的苹果、梨等匀浆必须现制现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还原糖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苏丹Ⅲ可将脂肪染橘黄色。
【详解】
A、龙胆紫溶液是酸性溶液,由于其助色基团呈碱性,故称为碱性染料,A错误;
B、若染色时间过长,苏丹Ⅲ染液其实是苏丹Ⅲ固体颗粒溶于高浓度乙醇(70%-95%,多用95%)配制而成的,而脂肪同样较易溶于高浓度乙醇,所以染色时间长了就会让样品中的脂肪溶解,洗浮色的时候被洗掉,就观察不到了,B正确;
C、马铃薯匀浆中有淀粉,遇碘液呈蓝色,C正确;
D、苹果、梨等匀浆必须现制现用,时间过长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褐色物质,产生颜色干扰,D正确。
故选A。
6.美花石斛的茎是名贵中药材,在一天中细胞分裂存在日节律性。图1、图2是某兴趣小组实验结果,分裂期的细胞数占观察细胞总数的比值作为细胞分裂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取新生茎尖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茎尖伸长区细胞分裂旺盛
B.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⑤→④→②→①→③
C.由图1可知,细胞周期中分裂期的细胞持续时间更长
D.由图2可知,在日节律上,9:00左右是美花石斛细胞分裂的高峰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表中是探究美花石斛茎尖细胞分裂节律的实验结果,日节律中,9:00分裂指数最大,为分裂高峰期;日节律中,分裂指数最大,为分裂高峰期。
【详解】
A、选取新生茎尖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茎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A错误;
B、据图可知:①处于分裂末期,②处于分裂后期,③处于分裂间期,④处于分裂的中期,⑤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因此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③→⑤→④→①→②,B错误;
C、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的细胞远多于分裂期,因此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细胞持续时间更长,C错误;
D、由图2可知,在日节律上,9:00分裂指数最大,因此9:00左右是美花石斛细胞分裂的高峰期,D正确。
故选D。
7.下图为人体内部分细胞分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细胞是通过无丝分裂产生的,不发生DNA的复制
B.上述细胞中,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程度最低
C.人体内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D.皮肤干细胞分化成皮肤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
【详解】
A、分析图可知,人的红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人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含DNA,A错误;
B、分析图可知,上述细胞中,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程度最低,B错误;
C、自然状态下,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因此人体内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的过程不可逆,C正确;
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所以皮肤干细胞分化成皮肤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没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C。
8.同位素标记法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14C作“地质时钟”,可预测化石中生物所生存的年代
B.用32P标记制成基因探针,可用于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C.将单克隆抗体与3H放射性同位素结合制成“生物导弹”,能在原位杀死癌细胞
D.利用15N和14N相对原子质量不同的原理探究DNA半保留复制方式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同位素标记法:科学家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如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鲁宾和卡门研究光合作用产物氧气的来源,卡尔文研究暗反应过程以及必修二中研究DNA分子复制的机制等都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详解】
A、元素的同位素衰变的半衰期是固定的,同种元素中同位素的含量有一个固定的比率,可以通过测量物品中某种元素同位素的含量,来确定该物体中的元素经过多长时间的衰变,从而知道年代。利用14C同位素放射性衰变规律进行测年技术称为14C年代测定技术,也称放射性碳定年法,可预测化石中生物生存的年代,A正确;
B、用放射性同位素(如32P)、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B正确;
C、“生物导弹”能特异性结合抗原,将3H放射性同位素结合制成“生物导弹”运输到癌细胞部位,杀死癌细胞,C错误;
D、以含15N的培养液来培养大肠杆菌,让大肠杆菌繁殖几代,再将大肠杆菌转移到14N的普通培养液中。然后,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记录不同质量的DNA在离心管中的位置及比例,可证明DNA是半保留复制,D正确。
故选C。
9.新冠病毒出现了传染力更强的变异个体,变异株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核酸转阴时间长等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新冠病毒发生可遗传变异能够为它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B.新冠病毒的进化经历了自然选择的过程,且与人类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变异具有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
D.随着新冠疫苗的大规模接种,会使新冠病毒产生适应性变异
【答案】D
【解析】
【分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新冠病毒发生的变异为基因突变,是可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为可遗传变异,A正确;
B、自然选择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新冠病毒出现了传染力更强的变异个体,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新冠病毒与人是不同种生物,因此能与人类相互选择、共同进化,B正确;
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变异只有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C正确;
D、疫苗可以阻断病毒传播,病毒在不传播时就不能复制,不能复制就不会产生更多变异株,这种情况下,疫苗是绝对起到正向作用,不会促进更多变异株出现,D错误。
故选D。
10.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野生型水稻wt得到mp和ac两个矮秆突变体,利用突变体进行下列杂交实验,mp、ac突变基因分别定位于11号和1号染色体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对矮秆突变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B.mp突变体与ac突变体的杂交F1为突变型
C.两个矮秆突变体均为隐性单基因突变
D.mp与ac杂交后自交得到的F2中突变型占7/16
【答案】B
【解析】
【分析】
设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a和B、b。则wt基因型为AABB,mp基因型为aaBB,则ac基因型为AAbb(也可以mp基因型为AAbb,ac基因型为aaBB)。
【详解】
A、据题意可知,mp、ac突变基因分别定位于11号和1号染色体上,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两对矮秆突变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C、表格中不管wt和mp正交还是反交,F2代的性状分离比突变型:野生型都接近=1:3。说明野生型是显性,突变型是隐性;同理wt和ac正反交,同样得出突变型:野生型都接近=1:3,说明野生型是显性,突变型是隐性;综上所述,两个矮秆突变体均为隐性单基因突变,C正确;
BD、设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a和B、b,则wt基因型为AABB,mp基因型为aaBB,则ac基因型为AAbb(也可以mp基因型为AAbb,ac基因型为aaBB),mp与ac杂交后F1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突变型,自交得到的F2中突变型(A_B_)占7/16,B错误,D正确。
故选B。
11.乙烯生物合成酶基因可以控制乙烯的合成,科学家将该基因的反义基因导入番茄细胞内,培育转基因延熟番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意义mRNA和反义mRNA是通过相应基因转录产生
B.乙烯是乙烯生物合成酶基因表达的产物,可促进果实成熟
C.乙烯生物合成酶基因模板链序列与反义基因模板序列互补
D.转基因番茄能够延熟是因乙烯生物合成酶的mRNA不能与核糖体结合无法进行翻译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乙烯生物合成酶基因转录形成的是有意义mRNA,反义基因转录形成的是反义mRNA,有意义mRNA和反义mRNA能互补配对,这样可以导致翻译无法进行,进而导致乙烯生物合成酶无法合成。
【详解】
A、mRNA是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因此有意义mRNA和反义mRNA是通过相应基因转录而来的,A正确;
B、乙烯生物合成酶基因的表达产物是乙烯生物合成酶,不是乙烯,B错误;
C、乙烯生物合成酶基因的模板链的序列与反义基因的是互补的,因此这两种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也是互补的,C正确;
D、因为mRNA形成双链后无法与核糖体结合无法进行翻译,所以无乙烯生物合成酶生成,转基因番茄能够延熟,D正确。
故选B。
12.有的激素受体存在于胞浆和细胞核内,这类激素的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激素与受体结合后,诱发受体构象改变,使之具有与染色质DNA结合的能力
B.细胞内受体数量减少,可能会导致该细胞对激素的敏感度下降
C.此类激素的调节作用原理是激素-受体复合物与基因上游序列结合催化转录过程
D.此类激素到达细胞核内可能穿过2层或6层磷脂分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详解】
A、激素与受体结合后,诱发受体构象改变,使之具有与染色质DNA结合的能力,进而对基因的表达做出调节,A正确;
B、激素起作用的过程需要与相应的受体发生结合,据此可推测,若细胞内受体数量减少,可能会导致该细胞对激素的敏感度下降,B正确;
C、此类激素的调节作用原理是激素-受体复合物与基因上游序列结合调节转录过程,激素不起催化作用,C错误;
D、结合图示可知,此类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核内,说明该激素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中,然后再进入细胞核,由于核膜是两层膜,因此该激素到达细胞核内可能穿过2层或6层磷脂分子,D正确。
故选C。
13.利用山楂制作果酒和果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制作果酒和果醋菌种细胞结构不同,细胞呼吸类型相同
B.酒精发酵前加入的白砂糖主要是为酵母菌提供碳源
C.醋酸发酵前加入纯净水,防止酒精浓度过高抑制醋酸菌的发酵
D.将果醋在80℃左右处理10min,防止醋酸菌继续发酵及杂菌污染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在有氧的情况下酵母菌生长繁殖速度快,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的环境中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
A、制作果酒所用的菌种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兼性厌氧型;制作果醋所用菌种是醋酸菌,是原核生物,呼吸类型为有氧呼吸,A错误;
B、酒精发酵前加入的白砂糖主要是为酵母菌提供碳源,有利于提高酒精的生成量,B正确;
C、酒精发酵后得到的果酒浓度过高,对醋酸菌的生长不利,会抑制醋酸菌的发酵,因此醋酸发酵前需要加入纯净水对山楂果酒进行稀释,C正确;
D、将发酵好的山楂果醋在80°C左右的温度下热处理8〜10min,可以杀死醋酸菌,防止醋酸菌继续发酵,破坏果醋的营养物质,同时也可以防止杂菌污染,D正确。
故选A。
14.微生物培养中获得纯净菌种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的芽孢比细菌繁殖体更容易杀灭
B.以水蒸气为介质的灭菌方法效果最好,适用培养皿等的灭菌
C.传统发酵技术一般涉及多种微生物参与,不需要考虑无菌操作技术
D.发酵工程中所用多是单一菌种,一旦有杂菌污染,会导致产量大大下降
【答案】D
【解析】
【分析】
微生物培养成功的关键在于无菌操作,如果培养基和培养器具不能彻底灭菌,培养过程中有杂菌污染是很容易失败的。
【详解】
A、细菌的芽孢比细菌的繁殖体更不易被杀灭,A错误;
B、以水蒸气为介质的灭菌方法属于湿热灭菌,培养皿等的灭菌宜采用干热灭菌法,B错误;
C、传统的发酵技术指一般选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过程中也需要考虑无菌操作技术,C错误;
D、发酵工程发酵工程中所用的微生物多是单一菌种,一旦有杂菌污染,会导致产量大大降低,D正确。
故选D。
15.成功的实验离不开正确的选材、科学的方法和适宜的观察指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黑藻常作为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因为高倍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绿色液泡
B.常利用酵母菌探究细胞呼吸方式,因为其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C.调查行道树叶上昆虫卵种群密度,可随机等距选取树叶上的虫卵进行统计
D.用血球计数板对噬菌体计数时需将视野调暗一些,便于区分中方格边界
【答案】AD
【解析】
【分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称为质壁分离。样方法(取样分有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取平均值。
【详解】
A、黑藻的液泡不是绿色的,黑藻绿色是由于细胞质中的叶绿体,而且观察质壁分离一般用低倍镜,A错误;
B、常利用酵母菌探究细胞呼吸方式,因为其是兼性厌氧型生物,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B正确;
C、调查行道树沿道路等距排列,可随机等距选取树叶上的虫卵进行统计,计算平均值即虫卵种群密度,即等距取样法,C正确;
D、用血球计数板不能对噬菌体进行计数,噬菌体是病毒,光镜下看不到,血球计数板是玻璃材料,可适当调暗视野,便于观察,D错误。
故选AD。
16.为研究与植物生长相关的基因及其作用,科学家获得了基因A、B、C失活的多种突变体,电泳分析各植株中蛋白m和蛋白n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a、e组是对照组,b、c、d组为实验组
B.正常植物体内,A、B、C三种基因的表达可能受到激素的调控
C.由a、b、e组可知基因B、C均抑制A基因的表达
D.由a组、b组可推知基因A可能促进蛋白m和蛋白n的合成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目的是“研究与植物生长相关的基因及其作用”,则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生长相关基因的有无,因变量是植物的生长情况,可通过蛋白m和n的情况进行比较,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A、据图分析,图中的a是野生型,而b-e是不同的突变体,故a是对照组,b、c、d、e是实验组,A错误;
B、激素发挥作用可通过基因的表达实现,故正常植物体内,A、B、C三种基因的表达可能受到激素的调控,B正确;
CD、对比a和b、e组实验,A突变体含有蛋白m和n,野生型和A+B+C没有两种蛋白,推测基因A可能促进蛋白m和蛋白n的降解,C、D错误。
故选ACD。
17.iPSCs是一种通过外源诱导成体细胞表达干细胞特异性的基因,诱导细胞具有和胚胎干细胞同样的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动物体内获得的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时,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B.iPSCs和正常内细胞团中的胚胎干细胞并非都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C.自体细胞通过iPSCs技术进行器官移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D.实验时不需要使用卵细胞或者胚胎就可以获得多能干细胞,因此在技术和伦理上更具优势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胚胎干细胞,由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即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体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在体外可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可冷冻保存;可进行遗传改造。
【详解】
A、动物细胞培养时,随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抑制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A正确;
B、iPSCs和正常内细胞团中的胚胎干细胞都能发育为完整个体,都具有发育的全能性,B错误;
C、自体细胞通过iPSCs技术进行器官移植时,由于其组织相容性抗原是相同的,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C错误;
D、实验时不需要使用卵细胞或者胚胎就可以获得多能干细胞,不会产生伦理学差异,因此在技术和伦理上更具优势,D正确。
故选AD。
18.在正常人群中,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缺陷症(PORD)携带者概率是1/100,图2中A、B、C、D分条带分别是图1中Ⅰ1、Ⅰ2、Ⅱ5、Ⅱ6的基因电泳检测的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Ⅲ8的致病基因仅来自Ⅱ6
C.若Ⅱ3与Ⅱ4再生一个女孩患病的概率为1/4
D.致病基因可能是正常基因缺失突变引起的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据电泳图可看出,A为纯合子,B、C、D均为杂合子,结合遗传系谱图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
A、据电泳图可看出,A为纯合子,B、C、D均为杂合子,结合遗传系谱图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假设其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带入遗传系谱图,发现不符合要求),A错误;
B、Ⅲ8的致病基因仅来自Ⅱ5和Ⅱ6,B错误;
C、若Ⅱ3正常,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100,与Ⅱ4aa再生一个女孩患病的概率为1/100(Ⅱ3携带致病基因)×1/2(Ⅱ3提供治病基因a)×1(Ⅱ4提供治病基因a)×1/2(女孩)=1/400,C错误;
D、致病基因可能是正常基因缺失突变引起的,D正确。
故选ABC。
19.某兴趣小组探究6-BA与2,4-D诱导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组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可以作为预实验,在正式实验中不需要清水组对照
B.银杏插条的枝龄和芽的数量要相同,才能确保对激素的敏感性和内源激素量基本一致
C.实验结果表明,6-BA和2,4-D协同使用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D.对银杏插条剪切时应把形态学上端剪成平口,形态学下端剪成斜面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1、预实验:确定实验中所需要的激素的浓度范围,可以减少实验误差。
2、探究6-BA与2,4-D诱导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组合实验,自变量是6-BA与2,4-D的浓度,因变量是根的数量,无关变量是芽的数量、插条的年龄、溶液处理的时间等。
【详解】
A、本实验中每组6-BA的浓度相差0.5mg/L,每组2,4-D的浓度相差0.4mg/L,因此可以作为预实验,在正式实验中不需要清水作为对照,A正确;
B、银杏插条的枝龄和芽的数量属于无关变量,因此插条枝龄和芽的数量相同,才能确保对激素的敏感性和内源激素量基本一致,保证单一变量是设置的激素浓度,B正确;
C、实验并没有单独使用6-BA和2,4-D,故实验结果看不出单独使用6-BA和2,4-D的实验效果,C错误;
D、对银杏插条剪切时应把形态学上端剪成平口,形态学下端剪成斜面,可以增大吸收面积,有利于根部吸收水分,促进扦插成活,D正确。
故选ABD。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20.图1所示为线粒体内膜上发生的质子转运和ATP合成过程,图2所示为光合作用光合磷酸化过程,①~⑤表示过程,⑥~⑧表示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过程是______阶段,图2所示________阶段。
(2)①②③⑤过程都表示质子的跨膜运输,其中属于主动运输过程是________。参与②⑤过程的蛋白质是同一种,由CF0、CF1两部分构成,其中亲水部分应为______,该蛋白质的作用是______。
(3)据图2判断,水的光解发生在_____(填“⑥”或“⑦”或“⑧”),其上发生的反应产物有______。 叶绿素a(P680和P700)接受光的照射后被激发,释放势能高的电子,电子的最终供体是_____,水的光解造成膜内外质子势能差,而高能的电子沿电子传递链传递时又促进③过程,进一步加大了质子势能差,导致这一现象的的另一个原因是__________,NADPH的作用是______。
【答案】(1) 有氧呼吸第三 光反应
(2) ①③ CF1 转运质子并合成ATP
(3) ⑧ ATP、NADPH、O2 水 氧化型辅酶Ⅱ与H+、e结合形成还原型酶Ⅱ时消耗叶绿体基质中的H+ 还原和供能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1中发生在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图2中发生水的光解,是光反应过程,据此分析作答。
(1)
据图分析,图1中发生在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图2中发生水的光解,是光反应过程。
(2)
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且该过程需要能量,据图可知,①②③⑤过程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①③;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其中磷脂包括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头部排列在外侧,故亲水部分应为CF1;在该蛋白质的额作用下,可将H+运输跨膜运输,且可促进ATP的生成,故该蛋白质的作用是转运质子并合成ATP。
(3)
水的光解主要是在光的作用下将水分解为O2、H+和e-,据图可知,该过程发生在⑧上;其反应产物有ATP、NADPH、O2;电子的最终供体是水;水的光解造成膜内外质子势能差,而高能的电子沿电子传递链传递时又促进③过程,进一步加大了质子势能差,导致这一现象的的另一个原因是氧化型辅酶Ⅱ与H+、e结合形成还原型酶Ⅱ时消耗叶绿体基质中的H+,NADPH的作用是作为还原剂,并提供能量。
21.MHC基因位于人的第6号染色体上,其表达的MHC有Ⅰ类、Ⅱ类、Ⅲ类,是人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其中MHC-Ⅱ类仅存在于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的膜上,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及MHC-Ⅱ形成和发挥效应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吞噬细胞的作用是______,其吞噬病毒发挥免疫作用属于人体的第_______防线,吞噬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
(2)细胞①上有相应的特异性受体,能与吞噬细胞表面的MHC-Ⅱ+抗原肽复合物识别,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功能。通过吞噬细胞与细胞①的识别和结合,将抗原肽呈递给细胞①,细胞①再去发挥免疫作用,这说明细胞①不能直接识别_______,只能识别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肽。当抗原再次入侵时,免疫反应更迅速,_______(填细胞序号)增殖分化为细胞④产生更多的物质X。
(3)MHC-Ⅱ在免疫系统中作用极其重要,据图分析其主要功能是:_______,形成MHC-抗原肽复合物, MHC-抗原肽复合物再_______。淋巴细胞一般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号刺激才能被活化,如果细胞①、细胞②的活化除需要MHC-Ⅱ+抗原肽复合物的刺激,图中_______也是免疫细胞活化的重要信号分子。人体在进化过程中选择这种活化机制的意义可能有______ 。
【答案】(1) 摄取、处理、呈递抗原 二、三 细胞膜的流动性
(2)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游离的抗原 细胞②和细胞③
(3) MHC-Ⅱ作为抗原肽的载体 转运到吞噬细胞膜上呈递给T细胞 物质Y 有利于机体防止免疫系统破坏自身的健康细胞(组织)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①表示T细胞,②表示B细胞,③表示记忆细胞,④表示浆细胞,物质X表示抗体,物质Y表示淋巴因子。
(1)
图中吞噬细胞的作用是摄取、处理、呈递抗原。体液中的吞噬细胞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也能吞噬消化抗体和抗原的结合物,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因此吞噬病毒发挥免疫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三道防线。吞噬过程属于胞吞作用,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2)
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①上有相应的特异性受体,能与吞噬细胞表面的MHC-Ⅱ+抗原肽复合物识别,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细胞①只能识别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肽,说明细胞①不能直接识别游离的抗原,只能识别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肽。当抗原再次入侵时,免疫反应更迅速,细胞②B细胞和细胞③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④浆细胞产生更多的物质X抗体。
(3)
据图可知:MHC-Ⅱ分子首先与抗原肽结合,作为抗原肽的载体,形成MHC-抗原肽复合物, MHC-抗原肽复合物再转运到吞噬细胞膜上呈递给T细胞。淋巴细胞一般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号刺激才能被活化,B细胞需要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才能增殖分化,因此物质Y淋巴因子也是免疫细胞活化的重要信号分子。人体在进化过程中选择这种活化机制的意义可能有有利于机体防止免疫系统破坏自身的健康细胞(组织)。
22.米氏凯伦藻是一种红藻,大量繁殖会引起赤潮。江苏海洋大学某研究小组通过测定红藻细胞数量,研究不同紫菜干体(紫菜在40℃下烘干处理4天,粉碎至0.3mm)浓度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1)海洋中藻类资源丰富,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组分。若某种鱼类以红藻为食,那么它在食物链中处于____营养级,其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最终去向有____。
(2)不同深度的海洋中,藻类的种类也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结构。米氏凯伦藻大量增殖形成赤潮,短时间内接近“____”型曲线增长。赤潮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降低,原因有:____。
(3)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利用不同浓度(0.4 g/L、0.8 g/L、1.6g/L)的紫菜干体溶液加入到处于指数增长期的米氏凯伦藻培养液中,以分析其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同时设定____的对照组,每个培养瓶设置3个重复。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紫菜干体溶液浓度超过_____时,能明显抑制米氏凯伦藻生长。尝试分析紫菜干体抑制红藻生长的原因: ____。
(4)研究小组继续开展添加1.6g/L紫菜干体对米氏凯伦藻培养液中N、P元素含量影响的研究,结果如图2,尝试分析培养液中总氮和总磷量比对照组增加的原因_____ 。
【答案】(1) 第二 流向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
(2) 垂直 J 红藻死亡后,被分解者分解,会引起海水中溶解氧减少,导致海洋生物死亡;部分红藻有毒性,鱼类捕食后死亡等(答案合理即可)
(3) 不添加紫菜干体 0.8 g/L 紫菜分泌的某种物质可以抑制红藻的生长
(4)红藻死亡后细胞破裂,细胞内含N、P化合物溶出
【解析】
【分析】
1、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
2、动物的同化能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消耗和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主要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和未被利用。
(1)
在食物链上,植物一般属于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若某种鱼类以红藻(第一营养级)为食,那么它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二营养级。动物的同化能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消耗和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主要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和未被利用。
(2)
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不同深度的海洋中,藻类的种类也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米氏凯伦藻大量增殖形成赤潮,短时间内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接近“J”型曲线增长。米氏凯伦藻大量增殖形成赤潮,红藻死亡后,被分解者分解,会引起海水中溶解氧减少,导致海洋生物死亡;部分红藻有毒性,鱼类捕食后死亡等,因此赤潮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降低。
(3)
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利用不同浓度的紫菜干体溶液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紫菜干体溶液,因此对照组是不添加紫菜干体。据图可知,0.4 g/L的紫菜干体溶液加入后与对照组米氏凯伦藻相差不大,0.8g/L和1.6 g/L的紫菜干体溶液加入后比对照组米氏凯伦藻少,因此紫菜干体溶液浓度超过0.8g/L时,能明显抑制米氏凯伦藻生长。紫菜干体抑制红藻生长的原因是紫菜分泌的某种物质可以抑制红藻的生长。
(4)
据图2可知,添加1.6g/L紫菜干体后,培养液中总氮和总磷量比对照组增加,可能是红藻死亡后细胞破裂,细胞内含N、P化合物溶出。
23.菜粉蝶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雄性则为ZZ。其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雄性个体的体色有黄色和白色,各基因型的雌性个体的体色均为白色。其眼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眼色有红色和白色。现有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上述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其遗传时___(填“是”或”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____(填“体色”或“眼色”,2分)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亲本中,雌蝶产生____种配子,雌蝶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W染色体数目可能是____条。
(3)F1中的白体白眼蝶共有_____种基因型。F1中的黄体雄蝶与白体雌蝶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白体蝶出现概率为______。
【答案】(1) 白体、红眼 是 体色
(2) 4 0或1或2
(3) 3 3/4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知,白体(雄)与白体(雌)杂交,子代出现白色和黄色,说明白色对黄色是显性性状;由于子一代雄性个体中黄色:白色=1:3,说明控制菜粉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在雌性个体中各种基因型都表现为白色,属于从性遗传。
2、白眼(雄)与红眼(雌)杂交,子代中雄性全为红眼,雌性全为白眼,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并且红眼为显性。
(1)
由题意知,白体(雄)与白体(雌)杂交,子代出现白色和黄色,说明白色对黄色是显性性状;由于子一代雄性个体中黄色:白色=1:3,说明控制菜粉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白眼(雄)与红眼(雌)杂交,子代中雄性全为红眼,雌性全为白眼,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并且红眼为显性;其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
(2)
根据亲子代的表现型可以分别判断亲本的基因型,由于子一代雄性个体中黄色:白色=1:3,亲本都是杂合子Aa;子代中雄性全为红眼,雌性全为白眼,故亲本中雄蝶的基因型为AaZbZb,雌蝶的基因型为AaZBW,雌蝶产生AZB、aZB、AW、aW4种配子。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时,染色体的着丝点还未分裂,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W染色体数目可能是0或1条;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W染色体数目可能是0条或2条,故雌蝶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W染色体数目可能是0或1或2条。
(3)
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以判断,F1中的白体白眼蝶全为雌性,基因型有AAZbW、AaZbW、aaZbW共3种。F1中的黄体雄蝶(aa)与白体雌蝶(1/4AA、1/2Aa、1/4aa)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雌蝶全为白体,雄蝶中一半为白体,一般为黄体,因此白体蝶:黄体蝶=3:1,即白体蝶出现概率为3/4。
24.甜玉米与普通玉米相比,甜玉米中可溶性糖向淀粉的转化较慢含可溶性糖量高,汁多质脆,富含多种维生素。为了使甜玉米更富有生产应用价值,科研人员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超量表达P蛋白转基因甜玉米。在超量表达P基因载体的构建中,所用DNA片段和Ti质粒的酶切位点如图1所示,P蛋白在玉米株系的表达量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强启动子的基本单位是____,为使P基因在玉米植株中超量表达,应优先选用____酶组合,将片段和Ti质粒切开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
(2)外植体经____形成的玉米愈伤组织放入农杆菌液浸泡后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中需加入____进行筛选,最终获得多个玉米株系a1、a2、a3、a4。通过对a1、a2、a3、a4四株甜玉米株系的蛋白质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如图2,___(填“能”或“不能”)说明a4株系未导入重组质粒,原因是____。
(3)真核基因的编码区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图为淀粉酶合成基因片段,其转录后形成的前体RNA需通过剪接(切去内含子对应序列)和加工后方能用于翻译。
科研人员通过降低调控淀粉酶合成基因的表达实现提高甜玉米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吗啉反义寡核苷是RNA剪接抑制剂,注入植物细胞内会使基因表达受阻。为验证吗啉反义寡核苷能阻止前体RNA上内含子1的对应序列被剪切,科研人员将吗啉反义寡核苷酸导入玉米的受精卵作为实验组,设计相关实验,请完成下列表格:
(4)某次实验结果电泳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没有任何条带,从PCR操作过程角度解释可能的原因是_____(至少写出两点)。
【答案】(1) 脱氧核苷酸 BamHⅠ和SacⅠ
(2) 脱分化 潮霉素 不能 a4株系玉米中可能导入目的基因未表达
(3) 总RNA 引物2和引物4 吗啉反义寡核苷能阻止前体RNA上内含子1的对应序列被剪切
(4)退火温度太高、引物自连或互连
【解析】
【分析】
(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工作,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采用农杆菌转化法。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2)PCR是通过调节温度来控制DNA双链的解聚与结合,其过程为:变性(当温度上升到90℃以上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复性(温度下降到50℃左右,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延伸(温度上升到72℃左右,溶液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DNA链)。
(1)
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序列结构的DNA片段,据此可推知,组成强启动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为使P基因在玉米植株中超量表达,同时确保强启动子和P基因不被破坏,由图1可知,应优先选用BamHⅠ和SacⅠ酶组合,将片段和Ti质粒切开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
(2)
外植体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由图1可知,潮霉素抗性基因属于基因工程中的标记基因,位于Ti质粒的T–DNA,随T – DNA整合到玉米细胞的染色体上,因此将农杆菌浸泡过的玉米愈伤组织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中需加入潮霉素进行筛选。图2显示,a4株系玉米的P蛋白相对表达量与野生型玉米的相同,可能是由于a4株系玉米中导入的目的基因没有表达所致,所以图2的测定结果不能说明a4株系未导入重组质粒。
(3)
为验证吗啉反义寡核苷能阻止前体RNA上内含子1的对应序列被剪切,可以从受精卵发育后3天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胚细胞中提取总RNA,逆转录形成cDNA。若吗啉反义寡核苷能阻止前体RNA上内含子1的对应序列被剪切,则实验组RNA前体上内含子1的对应序列不能被剪切下去,对照组RNA前体上内含子1的对应序列能被剪切下去,使用上图所示引物2和引物4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后的产物用电泳技术进行鉴定,其结果为实验组有目的条带,对照组无目的条带。
(4)
PCR是通过调节温度来控制DNA双链的解聚与结合的。在PCR操作过程中,如果退火温度太高、引物自连或互连,均会导致电泳后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任何条带出现。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杂交组合
F1是否表现突变性状
F2突变型植株数
F2野生型植株数
wt×mp
否
102
310
mp×wt
否
95
290
wt×ac
否
74
208
ac×wt
否
85
260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评卷人
得分
三、综合题
亲本表现型
F1表现型及比例
白体白眼(雄)
白体红眼(雌)
黄体红眼(雄) 1/8
白体红眼(雄) 3/8
白体白眼(雌) 4/8
操作流程
操作方法或操作要点
获取cDNA
从受精卵发育后3天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胚细胞中提取①____,逆转录形成cDNA。
扩增cDNA
以获得的cDNA为模板进行PCR时需加入引物②____
产物鉴定
用电泳技术鉴定PCR扩增后获得的产物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组有目的条带,对照组无目的条带,说明③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共11页。
这是一份2023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考考前模拟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考前打靶试题 生物答案,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