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4816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4816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4816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48168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48168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48168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48168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48168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授课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植物生长需要水,主叶脉切断,蜡烛熄灭小鼠死去,植物生长蜡烛不熄灭,提出问题,制定方案,实验步骤,氢氧化钠,二氧化碳,不变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燃料燃烧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可我们并没有感到缺氧。为什么?
因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了氧气。
想一想,议一议:17世纪,海尔蒙特的实验
17世纪,范·海尔蒙特的实验
2.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1.柳树增重的原因是什么呢?
海尔蒙特认为这是因为柳树除吸收了土壤中少量无机盐外,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想一想,他是否忽略了其他因素呢?
柳树增重80多千克,土壤减少不到100克。
17世纪后,由于显微镜的发现,人们发现了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因而认为,正是通过这些气孔,植物与外界进行了气体交换。后来的科学研究证实,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从外界吸收了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圆圈内的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圆圈内的叶片就没有水供应了
如何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
1773年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植物和小白鼠都正常生活
普利斯特利得出的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假如你是普利斯特利,当时你会得到什么结论?
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后来科学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气,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能够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除水以外,二氧化碳也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两个玻璃皿、两个广口瓶、两个烧杯、两枝带叶子的枝条、氢氧化钠溶液、清水、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
1、将两盆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2、两盆盆栽的天竺葵分别用玻璃罩罩起来,把一个罩子中放入一烧杯氢氧化钠溶液,另一个放入等量的一烧杯清水。都放在阳光处照射。3、几小时以后,分别摘下两盆盆栽天竺葵的叶子。4、把叶片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两个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两片叶片分别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
★本实验变量是: 。
注:氢氧化钠会吸收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从实验装置甲和乙中各取一片叶,经过脱色和碘液处理后:装置甲中的叶片 ; 装置乙中的叶片 。实验结论:
二、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P123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注意:氧气有助燃作用
注意观察1.实验装置中的金鱼藻是否放出了气泡?2.实验装置中快熄灭的卫生香伸进管口后是否复燃?
快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产生的气体,又燃烧起来,说明释放的气体是氧气。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实验结论: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
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进行光合作用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1、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
2、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氧气和食物来源。
3、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制造(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四、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
比较以下三种种植方法,看看其生长状况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从利用光合作用角度分析)
给大田、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的方法,被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被称为“空中肥料”。
具体操作方法⑴增施有机肥;⑵直接喷施贮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3)温室内点燃炭火。
小结: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施用有机肥、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来增产
延长光照时间(轮种);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套种、间种、合理密植)
增加昼夜温差。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多 ;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少 。一天下来积累的有机物多。
一、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水。
二、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氧气。
三、光合作用的定义: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四、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1、提高光能利用效率的方法:
A、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B、增加光照强度和延长光照时间;C、增加昼夜温差等。
2、提高作物产量的方法:
五、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 ) A.水 B.二氧化碳 C.高温 D.光2.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3.下列哪一项不是光合作用的意义 ( ) A.为动植物和人提供营养和食物 B.为动植物和人提供能量 C.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氧气 D.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二氧化碳
4.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 ( ) A.整个植物体 B.只在叶片中进行 C.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D.只有茎和叶 5.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来自( ) A.水 B.氧气 C.光 D.叶绿体6.在探究光合作用的实验中,若将叶的主脉 切断(水的运输受阻),则发现叶片前端遇 碘液未变蓝色,其原因是 ( ) A.叶片未遮光 B.缺水,无法生成淀粉 C.气孔不能开闭 D.叶片无法支撑
7.鱼缸内放一些水草,在阳光照耀下,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这些气泡里的主要气体是( ) 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B.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C.蒸腾作用产生的水蒸气 D.以上三项全是8.绿色植物具有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作用的是( ) A.蒸腾作用 B.运输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授课课件ppt,共24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图文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学习提纲,海尔蒙特实验,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方案,接下来该怎样实验,长势良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图片课件ppt,共1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