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B版步步高学习笔记【同步学案】第一章 章末复习课
展开一、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关系
1.处理集合间的关系时需要注意:(1)涉及某些数集是不等式的解集时,利用数轴可较好地处理一些实数集之间的关系;(2)注意应用B⊆A的条件时,一定要考虑B=∅和B≠∅两种情况.
2.以形助数,直观形象,充分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同时注意转化思想、等价变形思想的灵活运用,提升逻辑推理素养.
例1 (1)(多选)已知集合A={0,m,m2-3m+2},且2∈A,则实数m不可能为( )
A.0 B.2 C.3 D.1
答案 ABD
解析 由2∈A可知,若m=2,则m2-3m+2=0,这与m2-3m+2≠0相矛盾;若m2-3m+2=2,则m=0或m=3,当m=0时,与m≠0相矛盾,当m=3时,此时集合A={0,3,2},符合题意.当m=1时,不满足2∈A,且与m2-3m+2≠0相矛盾.
(2)已知集合A={x|x<-1或x≥1},B={x|2a<x≤a+1,a<1},B⊆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 (-∞,-2)∪
解析 因为a<1,所以2a<a+1,所以B≠∅.
画数轴如图所示,
由B⊆A知,a+1<-1或2a≥1,
即a<-2或a≥.
由已知a<1,所以a<-2或≤a<1,
即所求a的取值范围是a<-2或≤a<1.
反思感悟 (1)因为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求出字母的值之后一定要回代检验是否满足互异性.
(2)处理集合间关系问题的关键点
已知两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时,关键是将两集合间的关系转化为元素间的关系,进而转化为参数满足的关系.合理利用数轴、维恩图帮助分析.同时还要注意“空集”这一“陷阱”.
跟踪训练1 (1)已知集合M={1,m+2,m2+4},且5∈M,则m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3或1
解析 当m+2=5时,m=3,M={1,5,13},符合题意;
当m2+4=5时,m=1或m=-1.若m=1,则M={1,3,5},符合题意;若m=-1,则m+2=1,不满足元素的互异性,故m=3或1.
(2)若集合A={x|2≤x≤3},集合B={x|ax-2=0,a∈Z},且B⊆A,则实数a=________.
答案 0或1
解析 当B=∅时,a=0,满足B⊆A;
当B≠∅时,a≠0,B=,又B⊆A,∴2≤≤3,
即≤a≤1,又a∈Z,
∴a=1.
综上知a的值为0或1.
二、集合的综合运算
1.集合的运算有交、并、补三种,它是集合中的核心内容.在进行集合的运算时,往往由于运算能力差或考虑不全面而出错,此时,数轴分析(或维恩图)是个好帮手,能将复杂问题直观化.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检验端点值是否符合题意,以免增解或漏解.
2.掌握集合的基本关系与基本运算,重点提升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素养.
例2 已知集合A={x|0≤x≤2},B={x|a≤x≤a+3}.
(1)若(∁RA)∪B=R,求a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a使(∁RA)∪B=R且A∩B=∅?
解 (1)∵A={x|0≤x≤2},
∴∁RA={x|x<0或x>2}.
∵(∁RA)∪B=R,画数轴如图所示,
∴即-1≤a≤0.
∴a的取值范围为{a|-1≤a≤0}.
(2)由(1)知(∁RA)∪B=R时,
-1≤a≤0,而2≤a+3≤3,
∴A⊆B,这与A∩B=∅矛盾.
即这样的a不存在.
反思感悟 借助数轴表示集合间的关系可以更直观,但操作时要规范,如区间端点的顺序、虚实不能标反.
跟踪训练2 已知集合A={x|-3<x≤6},B={x|b-3<x<b+7},M={x|-4≤x<5},全集U=R.
(1)求A∩M;
(2)若B∪(∁UM)=R,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解 (1)因为A={x|-3<x≤6},
M={x|-4≤x<5},
所以A∩M={x|-3<x<5}.
(2)因为M={x|-4≤x<5},
所以∁UM={x|x<-4或x≥5},
又B={x|b-3<x<b+7},B∪(∁UM)=R,
所以解得-2≤b<-1.
所以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2,-1).
三、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应用
1.已知含量词的命题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含量词命题的真假转化为相关数学知识,利用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变量取值范围的限制.
2.通过掌握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应用,着重提升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素养.
例3 已知命题p:∀x∈{x|-2<x<4},恒有1-a<x<3a+1成立,若p为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设集合A={x|-2<x<4},B={x|1-a<x<3a+1},
由题意知,A⊆B,则有解得a≥3.
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a≥3}.
反思感悟 牵涉到参数的全称量词命题一般是恒成立问题,必须对限定集合中每一个元素x验证成立,解题过程中可以借助于集合、数轴进行解决.牵涉到参数的存在量词命题一般是存在性问题,只要在限定集合中,能找到一个元素x0,使p(x0)成立即可.
跟踪训练3 已知命题q:∃x∈R,使x2+(2a+1)x+a2+2=0成立,若q为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q为真命题,即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a+1)x+a2+2=0有实数根,∴Δ=(2a+1)2-4(a2+2)≥0,
即4a-7≥0,解得a≥,
∴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四、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及应用
1.充要条件是数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在数学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高考中有着较高的考查频率,其特点是以高中数学的其他知识为载体考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
2.解决此类问题要注意转化思想的运用,往往是先把条件化繁为简,要注意推理的严谨性,提升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素养.
例4 设p:实数x满足a<x<3a,其中a>0,q:实数x满足2<x≤3.若綈p是綈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綈p是綈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即綈p⇒綈q且綈q⇏綈p,
设A={x|x≤a或x≥3a,a>0},B={x|x≤2或x>3},则AB.
所以0<a≤2且3a>3,即1<a≤2.
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1<a≤2}.
反思感悟 主要是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关系,将问题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建立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求解.
跟踪训练4 (1)已知p:m-1<x<m+1,q:2<x<6,且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A.3<m<5 B.3≤m≤5
C.m<3或m>5 D.m≤3或m≥5
答案 B
解析 ∵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p⇒q且q⇏p.
∴且等号不能同时取得,
∴3≤m≤5.
∴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3≤m≤5.
(2)若p:x2+x-6=0是q:ax+1=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或
解析 p:x2+x-6=0,
即x=2或x=-3.
q:ax+1=0,当a=0时,方程无解;
由题意知p⇏q,q⇒p,故a=0舍去;
当a≠0时,x=-.
应有-=2或-=-3,
解得a=-或a=.
综上可知,a=-或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