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必修 第一册7.2 三角函数概念第2课时学案及答案
展开导语
角是一个图形概念,也是一个数量概念(弧度数).作为角的函数——三角函数是一个数量概念(比值),但它是否也是一个图形概念呢?能否用几何方式来表示三角函数呢?
一、三角函数线
问题1 你能分别用一条线段表示角α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吗?tan α=eq \f(y,x)怎样表示?
提示 如图,过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P向x轴作垂线,垂足为M,则MP=y=sin α,OM=x=cs α;过点A(1,0)作单位圆的切线,这条切线必然平行于y轴,设它与α的终边交于点T,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与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借助有向线段OA,AT,有tan α=AT=eq \f(y,x).
问题2 当α为第二、三、四象限角时,如何用一条线段表示角α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呢?tan α=eq \f(y,x)怎样表示呢?
提示 用类似的方法过点P分别向x轴作垂线及过点A(1,0)作单位圆的切线,则有向线段MP,OM,AT就分别等于sin α,cs α,tan α.
知识梳理
三角函数线
(1)有向线段
规定了方向(即规定了起点和终点)的线段称为有向线段;对于有向线段AB,分别把它的长度添上正号或负号,这样所得的数,叫作有向线段的数量,记为AB.
(2)三角函数线
设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P(x,y),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则有向线段MP,OM分别叫作角α的正弦线、余弦线,即MP=y=sin α,OM=x=cs α.如图.过点A(1,0)作单位圆的切线,设这条切线与角α的终边(或终边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点T,则有向线段AT叫作角α的正切线,即tan α=AT=eq \f(y,x).如图.
注意点:
(1)当角α的终边与x轴重合时,正弦线、正切线分别变成一个点,此时角α的正弦值和正切值都为0;
(2)当角α的终边与y轴重合时,余弦线变成一个点,正切线不存在,此时角α的余弦值为0,正切值不存在.
例1 作出下列各角的正弦线、余弦线与正切线:
(1)eq \f(2,3)π;(2)-eq \f(9,4)π.
解 如图.有向线段MP,OM,AT分别表示各角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反思感悟 作正弦线、余弦线时,首先找到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然后过此交点作x轴的垂线,得到垂足,从而得正弦线和余弦线;作正切线时,应从点A(1,0)引单位圆的切线,交角的终边或终边的反向延长线于点T,即可得到正切线AT.
跟踪训练1 作出下列各角的正弦线、余弦线与正切线:
(1)eq \f(π,6);(2)-eq \f(5π,6).
解 如图,有向线段MP,OM,AT分别表示各个角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二、利用三角函数线比较大小
例2 利用三角函数线比较:sin eq \f(2π,3)和sin eq \f(4π,5),cs eq \f(2π,3)和cs eq \f(4π,5),tan eq \f(2π,3)和tan eq \f(4π,5)的大小.
解 如图,sin eq \f(2π,3)=MP,
cs eq \f(2π,3)=OM,tan eq \f(2π,3)=AT,sin eq \f(4π,5)=M′P′,
cs eq \f(4π,5)=OM′,tan eq \f(4π,5)=AT′.
∴sin eq \f(2π,3)>sin eq \f(4π,5),cs eq \f(2π,3)>cs eq \f(4π,5),
tan eq \f(2π,3)
(1)角的位置要“对号入座”.
(2)比较三角函数线的长度.
(3)确定有向线段的正负.
跟踪训练2 (多选)依据三角函数线作出如下四个判断,其中判断正确的有( )
A.sin eq \f(π,6)=sin eq \f(7π,6)
B.cseq \b\lc\(\rc\)(\a\vs4\al\c1(-\f(π,4)))=cs eq \f(π,4)
C.tan eq \f(π,8)>tan eq \f(3π,8)
D.sin eq \f(3π,5)>sin eq \f(4π,5)
答案 BD
解析 分别作出各角的三角函数线(图略),
可知sin eq \f(π,6)=-sin eq \f(7π,6),
cseq \b\lc\(\rc\)(\a\vs4\al\c1(-\f(π,4)))=cs eq \f(π,4),
tan eq \f(π,8)
所以BD正确.
三、利用三角函数线解不等式(组)
例3 在单位圆中画出适合下列条件的角α的终边的范围,并由此写出角α的集合.
(1)sin α≥eq \f(\r(3),2);(2)cs α≤-eq \f(1,2).
解 (1)作直线y=eq \f(\r(3),2)交单位圆于A,B两点,连接OA,OB,则OA与OB围成的区域(如图(1)所示的阴影部分,包括边界),即为角α的终边的范围.
故满足要求的角α的集合为
eq \b\lc\{\rc\}(\a\vs4\al\c1(α\b\lc\|\rc\ (\a\vs4\al\c1(2kπ+\f(π,3)≤α≤2kπ+\f(2π,3),k∈Z)))).
(2)作直线x=-eq \f(1,2)交单位圆于C,D两点,连接OC与OD,则OC与OD围成的区域(如图(2)所示的阴影部分,包括边界),即为角α的终边的范围.故满足条件的角α的集合为eq \b\lc\{\rc\}(\a\vs4\al\c1(α\b\lc\|\rc\ (\a\vs4\al\c1(2kπ+\f(2π,3)≤α≤2kπ+\f(4π,3),k∈Z)))).
反思感悟 利用单位圆中三角函数线,可以非常直观方便地求出形如sin x≥m或sin x≤m的三角函数的角的范围,起到“以形助数”的作用.
跟踪训练3 已知点P(sin α-cs α,tan α)在第一象限,在[0,2π)内,求α的取值范围.
解 由题意知eq \b\lc\{\rc\ (\a\vs4\al\c1(sin α>cs α,,tan α>0.))
如图,
由三角函数线可得eq \b\lc\{\rc\ (\a\vs4\al\c1(\f(π,4)<α<\f(5,4)π,,0<α<\f(π,2)或π<α<\f(3,2)π.))
∴eq \f(π,4)<α
(1)三角函数线的概念.
(2)利用三角函数线比较大小.
(3)利用三角函数线解不等式(组).
2.方法归纳:数形结合.
3.常见误区:三角函数线是用有向线段表示的,是有方向的.
1.角eq \f(π,5)和角eq \f(6π,5)有相同的( )
A.正弦值 B.余弦值
C.正切线 D.不能确定
答案 C
解析 因为角eq \f(π,5)和角eq \f(6π,5)的终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故由三角函数线的定义知两角有相同的正切线.
2.已知角α的余弦线是单位长度的有向线段,那么角α的终边( )
A.在x轴上
B.在直线y=x上
C.在y轴上
D.在直线y=x或y=-x上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可知cs α=±1,
因此,角α的终边在x轴上.
3.使不等式eq \r(2)-2sin x≥0成立的x的取值集合是( )
A.eq \b\lc\{\rc\}(\a\vs4\al\c1(x\b\lc\|\rc\ (\a\vs4\al\c1(2kπ+\f(π,4)≤x≤2kπ+\f(3π,4),k∈Z))))
B.eq \b\lc\{\rc\}(\a\vs4\al\c1(x\b\lc\|\rc\ (\a\vs4\al\c1(2kπ+\f(π,4)≤x≤2kπ+\f(7π,4),k∈Z))))
C.eq \b\lc\{\rc\}(\a\vs4\al\c1(x\b\lc\|\rc\ (\a\vs4\al\c1(2kπ-\f(5π,4)≤x≤2kπ+\f(π,4),k∈Z))))
D.eq \b\lc\{\rc\}(\a\vs4\al\c1(x\b\lc\|\rc\ (\a\vs4\al\c1(2kπ+\f(5π,4)≤x≤2kπ+\f(7π,4),k∈Z))))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知sin x≤eq \f(\r(2),2),利用单位圆解得2kπ-eq \f(5π,4)≤x≤2kπ+eq \f(π,4)(k∈Z).
4.若角α的余弦线长度为eq \f(1,2),且方向与x轴负方向相同,则cs α=________.
答案 -eq \f(1,2)
解析 因为α的余弦线方向与x轴负方向相同,
所以cs α<0,所以cs α=-eq \f(1,2).
1.若MP和OM分别是角eq \f(7π,6)的正弦线和余弦线,则( )
A.MP
C.OM
答案 C
解析 在单位圆中画出角eq \f(7π,6)的正弦线MP和余弦线OM,如图所示,则OM
A.正弦线MP也可写成PM
B.三角函数线表示的值都只能是非负值
C.当角α的终边在y轴上时,余弦线变成一个点,正切线不存在
D.当角α的终边在x轴上时,正弦线、正切线都变成点
答案 AB
解析 三角函数线是有向线段,端点字母不可颠倒,三角函数线表示的值也可取正值、负值、0.
3.已知eq \f(13π,5)的正弦线为MP,正切线为AT,则有( )
A.MP与AT的方向相同
B.MP=AT
C.MP>0,AT<0
D.MP<0,AT>0
答案 C
解析 三角函数线的方向和三角函数值的符号是一致的,MP=sin eq \f(13π,5)>0,AT=tan eq \f(13π,5)<0.
4.设a=cs eq \f(2π,5),b=sin eq \f(2π,5),c=tan eq \f(2π,5),则( )
A.a
解析 作出角eq \f(2π,5)的三角函数线如图所示,
由图象知cs eq \f(2π,5)
A.eq \b\lc\[\rc\](\a\vs4\al\c1(-\f(3,4)π,\f(π,4))) B.eq \b\lc\[\rc\](\a\vs4\al\c1(-\f(π,2),\f(π,2)))
C.eq \b\lc\[\rc\](\a\vs4\al\c1(-\f(3,4)π,\f(3,4)π)) D.eq \b\lc\[\rc\](\a\vs4\al\c1(0,π))
答案 A
解析 当x的终边落在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时,满足sin x≤cs x.
6.已知A是△ABC的一个内角,且tan A-eq \r(3)≥0,则sin A的取值范围是( )
A.eq \b\lc\[\rc\)(\a\vs4\al\c1(\f(\r(3),2),1)) B.eq \b\lc\[\rc\)(\a\vs4\al\c1(\f(1,2),1))
C.eq \b\lc\[\rc\](\a\vs4\al\c1(\f(\r(2),2),\f(\r(3),2))) D.eq \b\lc\[\rc\](\a\vs4\al\c1(\f(1,2),\f(\r(3),2)))
答案 A
解析 由tan A-eq \r(3)≥0,得tan A≥eq \r(3),
又0由tan A=eq \r(3),得A=eq \f(π,3).
作出eq \f(π,3)的正切线AT,如图所示.
由图可得,当eq \f(π,3)≤A
7.若角α(0<α<2π)的正弦、余弦线的长度相等,且正弦、余弦符号相异,那么α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eq \f(3π,4)或eq \f(7π,4)
解析 由角α的正弦线和余弦线是方向相反、长度相等的有向线段,得α的终边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又0<α<2π,
∴α=eq \f(3π,4)或eq \f(7π,4).
8.在[-π,π]上,满足sin x≤eq \f(1,2)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eq \b\lc\[\rc\](\a\vs4\al\c1(-π,\f(π,6)))∪eq \b\lc\[\rc\](\a\vs4\al\c1(\f(5π,6),π))
解析 如图所示,
因为sin eq \f(π,6)=sin eq \f(5π,6)=eq \f(1,2),
所以满足sin x≤eq \f(1,2)的x的取值范围为eq \b\lc\[\rc\](\a\vs4\al\c1(-π,\f(π,6)))∪eq \b\lc\[\rc\](\a\vs4\al\c1(\f(5π,6),π)).
9.设α是第一象限角,作α的正弦线、余弦线和正切线,由图证明下列各等式.
(1)sin2α+cs2α=1;(2)tan α=eq \f(sin α,cs α).
如果α是第二、三、四象限角,以上等式仍然成立吗?
证明 如图,α是第一象限角,其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分别是MP,OM,AT.
(1)在Rt△PMO中,
MP2+OM2=1,
即sin2α+cs2α=1.
(2)∵△PMO∽△TAO,∴eq \f(AT,OA)=eq \f(MP,OM),
即tan α=eq \f(sin α,cs α).
若α是第二、三、四象限角,以上等式仍成立.
10.已知-eq \f(1,2)≤cs θ
即eq \b\lc\{\rc\} (\a\vs4\al\c1(θ\b\lc\|\rc\ (\a\vs4\al\c1(2kπ-\f(2π,3)≤θ<2kπ-\f(π,6),或2kπ+\f(π,6)<θ≤2kπ+\f(2π,3),k∈Z)))).
11.如果eq \f(π,4)<α
解析 如图所示,在单位圆中分别作出α的正弦线MP、余弦线OM、正切线AT,很容易地观察出OM
A.R B.[0,1]
C.[-1,1] D.[-1,0]
答案 B
解析 利用三角函数线可以得到正弦函数在[0,π]上的值域为[0,1].
13.sin 4,cs 4,tan 4的大小关系是( )
A.sin 4
解析 作出4弧度角的正弦线、余弦线和正切线如图所示,则MP=sin α,OM=cs α,AT=tan α,其中虚线表示的是角eq \f(5π,4)的终边,
∵4>eq \f(5π,4),则MP
答案 eq \b\lc\{\rc\}(\a\vs4\al\c1(α\b\lc\|\rc\ (\a\vs4\al\c1(kπ-\f(π,6)<α
∴所求解集为eq \b\lc\{\rc\}(\a\vs4\al\c1(α\b\lc\|\rc\ (\a\vs4\al\c1(kπ-\f(π,6)<α
答案 cs eq \f(5π,7)
sin eq \f(5π,12)=M2P2>0,
tan eq \f(5π,12)=AT>0,
cs eq \f(5π,7)=OM3<0.
而0
因为S△AOP=eq \f(1,2)OA·MP=eq \f(1,2)sin α,
S扇形AOP=eq \f(1,2)|α|OA2=eq \f(1,2)α,
S△AOT=eq \f(1,2)OA·AT=eq \f(1,2)tan α,
又S△AOP
数学必修 第一册第7章 三角函数7.2 三角函数概念第2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数学必修 第一册第7章 三角函数7.2 三角函数概念第2课时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弦切互化求值,sin θ±cs θ型求值,条件恒等式的证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7.2 三角函数概念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7.2 三角函数概念第1课时导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应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函数符号的判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2 对数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2 对数学案及答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