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复习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复习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空气的成分,无色无味,不活泼,淡蓝色,比较活泼,助燃性,氧化性,不同颜色,很不活泼,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空气的成分、性质及用途
注意点:空气中氧气约占21%,氮气约占78%,指的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
2.氮气的性质与用途
3.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注意点:氧气具有助燃性,不能燃烧,不能作燃料。
4.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的总称)的性质与用途
【重难点1】人体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什么气体?
空气中氮气约占78%,由于氮气不参加呼吸作用,所以人体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都是氮气。
【重难点2】氧气一定是无色气体吗?
氧气不一定是无色的气体,外界条件变化时,会变成淡蓝色的液体或气体。这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都是氧气,只是状态和颜色不同罢了。
【重难点3】稀有气体一定不能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吗?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稀有气体曾被叫做惰性气体,但是在一定条件下,稀有气体也能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典型例题1】(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期末)下列关于空气中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B.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用作燃料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没有任何用途D.空气中的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
【解析】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用作助燃剂,不可用作燃料,不符合题意;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于作焊接的保护气、灯泡的填充气,不符合题意;D、空气中的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不符合题意。故选A。
【变式训练1】 (2020年河北石家庄一模)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 4∶1B.稀有气体很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C.空气中,氮气约占总体积的 78%D.由于氧气具有可燃性,因此通常用来冶炼金属
【解析】 A、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4∶1,错误;B、稀有气体在一般情况下不发生化学反应,在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错误;C、空气中氮气约占总体积的 78%,正确;D、氧气只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错误。故选C。
木炭和硫燃烧尽管消耗氧气,但是产生了新的气体,气体体积不变,容器内压强几乎不变,水面不会有变化。 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还能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这样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了氮气和二氧化碳,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无法准确地测量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它们都无法准确地测量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由此分析红磷的替代品应该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燃烧时只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是固体。
【重难点4】能否用木炭、硫、镁条或铁丝代替红磷做此实验? 由此分析红磷的替代品应满足什么条件?
【典型例题2】 (2020年黑龙江省中考)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B.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只消耗氧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C.装置内水位不会发生变化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
【解析】A、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硫或木炭,硫或木炭燃烧生成气体,装置中气压不变,装置中液面不会上升,无法测定氧气体积分数,A错;B、选用红磷是因为磷只消耗氧气不和氮气等反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没有生成新的气体,B正确;C、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没有生成新的气体,装置中气压下降,在大气压作用下,液面上升,装置内水位会发生变化,C错;D、本实验不可以证明空气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D错。故选B。
【变式训练2】(2020年北京中考)利用右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C.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
【解析】 A、该装置是利用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反应后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量筒中的水进入试管,进入水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故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装置漏气,外界空气进入,会使实验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B、白磷的作用是将试管内的氧气耗尽,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量筒中的水进入试管,进入水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不符合题意;C、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否则,试管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会使进入水的体积偏小,从而使实验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故进入水的体积大约是: 130mL × 1/5=26mL ,故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50mL-26mL=24mL刻度线处,符合题意。故选D。
【重难点5】空气质量日报
1、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2、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二氧化碳目前还没有计入,不是空气污染物,但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
【典型例题3】 (2020年海南省中考)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9年世界环境日的中文口号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A.积极治理沙漠、荒山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C .有条件的地区大量使用太阳能D.露天焚烧固体垃圾
【解析】 A、积极治理沙漠、荒山,可以改善环境,防止土壤沙漠化,有利于"保卫蓝天" ,不符合题意;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C、有条件的地区大量使用太阳能,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D、露天焚烧固体垃圾,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造成空气污染,符合题意。故选D。
【变式训练3】 (2020年山东省聊城中考)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和21%B.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D.为改善空气质量,提倡“绿色出行”,以公共交通工具为主
【解析】 A.氮气和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空气体积的78%和21%,说法正确;B.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不包括二氧化碳,说法错误;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这一过程利用了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的性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说法正确;D.为改善空气质量,提倡”绿色出行”,以公共交通工具为主会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说法正确。故选B。
1、木炭与氧气 ①现象 不同点:在空气中,_________, 在氧气中,_________; 相同点: 。 ②文字表达式: 。
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硫与氧气 ①现象 不同点:在空气中,_________________; 在氧气中,_________________; 相同点: 。 ②文字表达式: 。
放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铁与氧气 ①现象 在空气中:_________________; 在氧气中: 。 ②文字表达式: 。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点:1.点燃铁丝前为何将铁丝绕成螺旋状? 在点燃时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2.在硫、铁丝、红磷燃烧的实验过程中,水分别有何作用? 硫:吸收生成的有毒气体。 铁: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也可以用铺一层细沙来代替。 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时,在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水的作用是:①吸收生成的有毒 物质五氧化二磷;②燃烧后加快冷却;烧杯中水的作用:根据水倒吸的量确定氧气的体积。
【重难点6】描述实验现象的四个误区
误区1.“烟”≠“雾”“烟”是固体小颗粒聚集而成的,如碳不完全燃烧产生黑烟。“雾”是小液滴聚集而成的,如盐酸挥发产生白雾。误区2.“光”≠“火焰”“光”是固体直接燃烧产生的现象,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火焰”是固体熔化产生的蒸气或气体燃烧产生的现象,如蜡烛燃烧产生火焰。误区3.现象出现产物名称 通过看色态光和火焰、闻气味和感知热量变化等来描述现象,在描述结论时才能出现产物名称。误区4.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混淆 由于空气中氧气浓度比纯氧中低,燃烧没有在氧气中剧烈,所以现象不同,不能混淆。
【典型例题4】 (2020年湖北省鄂州中考)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助燃,可作燃料B.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细铁丝在空气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解析】 A、氧气能助燃,但不具有可燃性,不可作燃料,故选项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错误;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氧气的浓度不够,故选项错误;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
【变式训练4】 (2020年天津中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解析】 A.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此选项错误;B.木炭燃烧后生成无色气体,此选项错误;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选项正确;D.加热到发红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此选项错误。故选C。
二.实验室制法1 .反应原理(1)(2)(3)
一.工业制法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_____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
3.实验步骤(以下以高锰酸钾制氧气为例)
①查—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向试管中装入药品;③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⑤收—收集氧气;⑥离—将导气管撤离水槽;⑦熄—熄灭酒精灯,冷却后拆除装置。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立即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 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了。(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 如果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证明氧气已集满。
正放在桌面上,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7.注意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③铁夹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⑦排水法收集时,待瓶口有气泡冒出时停止收集。⑧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⑨收集气体时,用排水法,导管只伸到集气瓶口;用排空气法,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难(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重难点7】制取气体中装置的选择
【典型例题5】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以下实验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图装置中仪器②的名称: 。(2)实验室用A 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 ;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时收集装置选用 。实验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 ,文字表达式为 ;为了收集一瓶较干燥的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为 ,验满的方法是 。
【变式训练5】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列仪器进行制取气体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图中仪器可以制取氧气: ① 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 ② 你选择的药品是 (填名称); ③ 实验过程中加入液体的量至 。(2)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图中部分仪器和补充一个仪器也可以 制取氧气。 ① 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还需补充的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③根据所选的仪器可知其收集方法为 ,该收集方法判断氧气是否集满的 依据是 。(3)组装装置时,应遵循 (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的顺序操作。
1、纯净物:只由_____物质组成的物质。2、混合物:由 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重难点8】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
【典型例题6】 (2020年南京中考)臭氧(O3)能杀死细菌,可用作消毒杀菌剂。臭氧属于( )纯净物 B. 混合物 C. 氧气 D. 稀有气体
【解析】A、臭氧是只由氧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B、臭氧是只由氧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不属于混合物;C、臭氧和氧气为两种不同的物质;D、稀有气体是氦、氖、氩等多种物质的总称,臭氧不属于稀有气体。故选A。
【变式训练6】(2020年黑龙江省中考)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医用生理盐水 B.瓶装矿泉水C.冰水混合物 D.未经污染的空气
【解析】 A、生理盐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矿泉水是混合物,因为矿泉水中含有水和多种矿物质,不符合题意;C、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D、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为混合物,未经污染的空气也为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
1、化合反应:由 生成 的反应。2、分解反应:由 生成 的反应。3、氧化反应:物质跟 发生的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
都是氧化反应,放出热量
【重难点9】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氧化反应的区分
【典型例题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B.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C.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D.所有燃烧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解析】 A、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合反应,但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不一定生成两种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氧化反应的定义看,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不是所有燃烧都是化合反应,如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变式训练7】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①硫 + 氧气 二氧化硫②甲烷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③二氧化碳 + 水 碳酸④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 + 二氧化碳 + 水⑤铜+氧气+水+二氧化碳 碱式碳酸铜
【解析】 ①⑤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又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②反应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③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不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④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 ①⑤;②;③; ④
【重难点10】对催化剂的正确理解
1、催化剂不仅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化学反应速率,如塑料、橡胶中加入“防老化剂”是为了减慢化学反应速率,防止老化。2、催化剂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3、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并不影响反应是否发生。因为化学反应没有催化剂也能进行反应,只是化学反应速率较快或较慢。4、催化剂具有专一性,一种催化剂可能只对某一反应起催化作用,对其他反应不起作用;同一反应可能不止一种催化剂。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但不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过氧化氢反应的催化剂可以是二氧化锰,还可以是氧化铁或其他物质。5、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并不是说催化剂不参加反应,实际上许多催化剂都参加了反应,只是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后,又变成了原来的物质。
【典型例题8】 (2020年辽宁省中考)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D.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解析】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减慢反应速率,故选项错误;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正确;D、过氧化氢分解可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也可选择其他物质做催化剂,故选项错误。故选C。
【变式训练8】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由实验__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中,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反思】(3)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______不变。 (4)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______________。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最新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要知识,1空气,空气的组成,知识点2,五氧化二磷,实验原理,红磷+氧气,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成功的关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