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鄂教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 人教版三上科学 14.保护呼吸器官 教案 教案 28 次下载
- 人教版三上科学 15.建筑中的材料 教案 教案 28 次下载
- 人教版三上科学 17.设计制作建筑模型(第一课时) 教案 教案 28 次下载
- 人教版三上科学 17.设计制作建筑模型(第二课时) 教案 教案 27 次下载
- 人教版三上科学 17.设计制作建筑模型(第三课时) 教案 教案 26 次下载
人教鄂教版 (2017)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小小建筑师16 建筑中的结构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鄂教版 (2017)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小小建筑师16 建筑中的结构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和提出问题,拓展与应用——榫卯结构的应用,总结,结束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基本信息课题《建筑中的结构(第二课时)》教科书书名: 科学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年 7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相同条件下空心圆柱结构的承受力最大。 知道相同条件下拱形结构的承受力最大。 科学探究: 能通过测试比较不同空心立柱的承受力。 能通过测试比较平面和拱形结构的承受力。 科学态度:能在科学探究中如实描述实验结果,养成实事求是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智慧。教学重点:通过测试比较不同空心立柱的承受力,比较拱形和平面结构的承受力。教学难点:通过测试比较不同空心立柱的承受力,比较拱形和平面结构的承受力。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 2’ 一、聚焦和提出问题 1.交流: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三角形结构最稳定,水平放置的三棱柱结构稳定性也非常好。2.提问:如果把这些柱体立起来,作为支撑建筑物的立柱,你们认为谁的承受力最大呢?3.交流:四种空心立柱的承受力到底如何,我们今天就来开展一场“承受力”挑战赛吧!比一比谁能支撑更多的书籍吧!5分钟 二、探究与实践——哪种结构承受力较大(一)“承受力”挑战赛1.交流:预测一下谁会是比赛的冠军呢?给它们排个名次吧!2.提问:我们该如何设计这场比赛的规则呢?该注意哪些问题呢?3.提示:①材料选择及材料用量保持一致②立柱高度一致 ③在放书本的时候,尽量让柱体支撑书籍的中心部位。 ④立柱只能使用一次⑤严重变形或垮塌前加上的最后一本书籍不计数。4.准备工作:卡纸、铅笔、直尺、双面胶、书籍5.开始挑战赛:比一比哪个能承受更多的书籍。6.记录比赛结果7.了解圆柱体的承受力可以叠加使用8.了解圆柱立柱的承受力原理9.圆柱体立柱在生活中的应用(车站立柱、电线杆、桅杆等一般都采用空心圆柱结构制成的;竹子的茎也是空心圆柱结构,可以支撑高大的身躯屹立不倒。5分钟(二)“承受力”测试1.提问:同学们,再来这两座桥梁从侧面看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水平的桥、拱形桥)2.猜想:这两种结构你认为谁的承受力更大呢?将你的猜想记录下来。3.注意事项:①纸张硬度、大小一致②架空的部位长短一致,为10cm ③重物放在桥梁中心位置上4.准备工作:卡纸、书本、螺母5.开始测试:分别测试平面桥和拱形桥的承受能力。6.记录测试结果7.拱形结构的承受力可以叠加使用8.了解拱形承受力更大的原理9.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桥梁、窑洞、城门、帐篷支架等。2分钟三、拓展与应用——榫卯结构的应用(一)拓展与应用1.鲁班锁的奥秘:同学们,你们玩过鲁班锁吗?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榫卯结构,关于榫卯结构你了解多少呢?(播放视频)2.小结:榫卯结构汇聚了古代人们的智慧和经验,如果你也感兴趣,可以动手尝试一些简单的鲁班锁。 1分钟四、总结总结:通过这两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三角形结构最稳定,上小下大、上轻下重且左右对称的物体更稳定;空心的圆柱结构和拱形结构承受力最大。六、结束语交流: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第17课 建筑物的结构教学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科学冀人版 (2017)第五单元 风格各异的建筑第17课 建筑物的结构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学习背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三年级上册17 设计制作建筑模型第三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