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1 秋天教学设计
展开1. 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 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3. 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认识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自然段,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2. 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情景导入
师:首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通过一个小游戏来考考大家有没有掌握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有一些生字宝宝被树叶困住了,它们非常着急的想要逃出来,老师看看我们班的同学能不能帮帮它们。
(教师多媒体展示游戏)
师:看来大家都特别厉害,这么轻松的就把这些生字宝宝解救出来了,那么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昨天学习过的一个生字长的和“了”特别相似,你还记得它是谁吗?
预设:子
师:(多媒体展示“子”和“了”)大家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呢?
预设:“子”比“了”多一横。
师:这两个字里面藏了一个我们新认识的笔画,你找到了吗?
预设:横撇。
师:(出示“树”、“叶”和“会”)看来大家都是火眼金睛,这么快速的就找到了它们,又有两个生字宝宝悄悄地跑了过来,哪能读一读它们吗,那么你能看看这两个生字是什么结构,它们的偏旁是什么吗?
预设:“树”是左中右结构,它的偏旁是木字旁;“叶”是左右结构,它的偏旁是口字旁;会的结构是上下结构,它的偏旁是人字头。
师:看来大家已经扎实的掌握了我们之前学习的知识了,接下来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秋天》。
师: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请同学说一说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师:老师也想和你们分享一下我眼中的秋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秋天美丽的景色吧!
(多媒体展示图片)
师:秋天到了,田里的稻谷熟了,黄灿灿的一片,真是一副丰收的景象。
葡萄紫了,像一串串珍珠。
树上的叶子黄了。
其实啊,大自然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只要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这些美的事物。
通过这些景色你感觉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师:老师听到大家说秋天是一个迷人的,丰收的季节。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秋天》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描绘秋天的景色的。我们一起齐读课题。
(板书:1.秋天)
感知课文
1. 学习“一”的变调:
师: 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
我们一起再来回忆一下数一数《秋天》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吧。
生:三个自然段。
师:我们先一起听朗读,听的时候可以感受一下课文中描绘的美景。
(播放朗读)(学生听的时候着重看一下前一天圈画的生字)
师:大家有没有信心读的比他还好呢,全班齐读一遍。
生读。
师:读的时候有没发现,课文中有好多个“一”字,而且呀它们的读音都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一”在不同情况下的变调,现在带“一”的这些词语都从课文中跑了出来,我们一起来正确的读一读。
学生朗读。
师:再来看看这个词语“一会儿”,它的音节是怎么标注的呢?
生:这是一个儿化音。
师:对,它是一个儿化音,我们给儿化音注音的时候直接在前一个字的后面紧跟声母“r”就可以啦,再来读一次词语。
师:一起来看看“一”在不同情况下的变调,讲解“一”的变调规则。
2. 理解课文内容:
师: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现在我们就走进课文,一起来看看第一自然段。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话中有两个字的音节是一样的,你能用自己的火眼金睛找到他们吗?
预设:了。
师:它们都是轻声,读的时候要注意读的轻又短。还有一个字也是轻声,哪个字?
预设:子。
师:我们又遇到它们两个了,一定要把它们分清楚。
那么秋天来的时候告诉你了吗,它是大张旗鼓的来到我们身边的,还是静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的呢?
预设: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
师:我们读的时候是不是应该轻轻的,温柔的读一下第一自然段呀。老师相信大家肯定能够读的比第一次更好,读准字音,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全班读,男女读,比赛读)
师:大家观察一下这两幅图片,前面这张图片上是上个月的天气温度,后面图片上展示的是最近的温度,你能从中到秋天来了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预设:天气变凉了。
师:对,我们最近对与天气变凉的感受特别的确切,最近大家都穿上了厚厚的外套,目前的温度和之前的温度的比较,差别的特别大。
师:那么, 我们再来观察一下黑板上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这种颜色的叶子出现在哪个季节呀?
生:秋天。
师:对,我们在春天和夏天的时候看到的树叶还是绿油油的,可是等到秋天到来,树叶宝宝立马就穿上了一层一层黄色的衣服,来迎接秋天的到来。老师再来考考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之前学习的知识,树是一个什么结构的字,它的偏旁是什么;叶是什么结构,偏旁是什么?
预设:树的结构是左中右,偏旁是木字旁;叶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偏旁是口字旁。
师: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树的树叶呢?
学生分享。
师: 松树的树叶秋天并没有变黄,即使是到了冬天它们也不会变黄,并不是说所有的树的树叶都会变黄。大家可以留心观察一下哦。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你发现秋天到了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预设:天气凉了,树叶黄了。
(板书:天气凉了,树叶黄了)
师:秋天到了,我们身边的事物都悄悄发生了改变,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注意读准轻声。
师:接下来我们就走进第二自然段,齐读第二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生:两句话。
师: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秋天呢?
预设:天空和大雁。
师: 天空是怎样的,可不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生:天空那么蓝,那么高。
师: 秋天的天空的特点就是蓝,高。(板书)“天空那么蓝,那么高。” 可以说成“天空非常蓝,非常高。”吗?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呢?“非常蓝,非常高”不好吗?怎么就不能这样说呢?
对,其实啊,我们课文中的句子描述的秋天的特点的程度深,更能表现秋天的天空的特点。
师:大家一起来看看这副图片,蔚蓝的天空下飞着许多的大雁,对课文中也描写了秋天的大雁,你能把那句话读出来吗?
生读。
师:秋天来了,大雁往南飞。大雁为什么要往南飞呢,请同学回答。
预设:秋天到了,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凉了,大雁飞向南方去取暖。
师:对,看来大家了解的知识可真多呀。其实,大雁属于候鸟,候鸟就是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进行迁徙,就像是我们大家一样,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大家都穿上了厚厚的外套,大雁也怕冷,飞向了南方去取暖,等到第二年秋天的时候它就飞回来了。
师:大雁在飞行的时候的并不是独自飞翔的,它们的队形是怎样的呢?
(课件出示图片)
为什么大雁飞行的时候要排成“人”字和“一”字呢?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视频带领大家来了解一下。
(观看视频)
师:那么,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再来和大家分享总结一下大雁飞行的时候为什么排成这样的队形呢?
生:大雁飞行的时候会有一个头雁领头,可以带领雁群飞向南方,最前面的这只大雁飞行的时候拍动翅膀,空气向上流动,后面跟随的大雁就可以省下更大的力气,而且它们飞行的时候成群结队,其它动物看见这样的情景就不会去伤害它们。
师:看开大家刚才非常认真的看了这个视频。那么,老师再来问问大家,“一会儿”变化一个队形,“一会儿”说明了什么呢?
生:短时间内一直换队形。
师:我们这一个自然段就是从天空和大雁描写的秋天的景色。
师:写这篇课文的人啊,看到了这样的景色,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啊!秋天来了!”
认真观察这句话,其中有两个感叹号,为什么要用两个感叹号呢,用一个不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我们是不是会在对一个事物感到惊讶,赞叹的时候才会使用感叹号来表达情感,其实啊,在这里就是为了显示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
(出示图片)
师:秋天到了,树叶姑娘穿上了黄色的外套,从树上落下来的样子像是在翩翩起舞,特别的优美。看到这样的景色,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呢?
生:啊!秋天到了!
师:傍晚,大雁成群结队想蓝天飞去,它们要去南方过冬,等到来年春天就回来了。我们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生:啊!秋天到了!
总结课堂: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秋天》这篇课文,课文中通过描写秋天的天气、树叶、天空和大雁,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这些美丽的景色是需要我们去发现的,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就能看到这些美丽的画面。
板书设计
1.秋天
天气凉了 → 树叶黄了
↑ 喜爱 ↓
大雁南飞 ← 天空蓝、高
小学秋天的雨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秋天的雨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看秋,深入感知——想秋,升华情感——读秋,总结——画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雨”入题手,初读课文,理解难懂的词语,抓住关键词句,整体感知课文,由关键词语展开,学生积累仿写,总结学法,学习三,总结全文,阅读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秋天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秋天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