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课后练习题,共10页。
1.下列关于氯化钠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00 g水中溶解20 g NaCl达到饱和状态,则NaCl的溶解度为20 g
B.在20 ℃时,可把2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所以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20 g
C.在20 ℃时,把20 g NaCl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20 g
D.在3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7 g NaCl恰好饱和,则3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7 g
2.如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 ℃时,取100 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至30 ℃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A.130 g B.140 g C.160 g D.180 g
3.如图表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 ℃时,当A、B两种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下列哪种方法使两溶液都能达到饱和( )
A.降低温度
B.加入溶剂
C.加入溶质
D.倒出部分溶液
4.20 ℃时,50 g水中溶解10.48 g物质M恰好达到饱和,则物质M属于(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 )
A.用水壶烧水时,水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
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
D.夏季,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
6.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7.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
B.t1 ℃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 g
C.t2 ℃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
D.将t1 ℃时物质W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2 ℃时有晶体析出
8.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当温度为_________℃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欲将t2 ℃时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t1 ℃时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m g,升温到t2 ℃,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填“>”“<”或“=”)m g。
【知能提升】
1.在30 ℃时,50 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5 g,在60 ℃时20 g水中最多能溶解B物质10 g,则( )
A.A的溶解度比B大 B.B的溶解度比A大
C.二者的溶解度相等 D.无法比较
2.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 ℃时,将甲、乙、丙分别配制成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溶剂不变),可使之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
A.只有甲的溶液
B.只有丙的溶液
C.甲、乙的溶液
D.甲、乙、丙的溶液
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t1 ℃时,加入甲物质,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
C.t2 ℃时,甲或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比是W∶100
D.将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 ℃降到t2 ℃时,乙先析出晶体
4.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你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和硫酸锂在0 ℃时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g;
(2)在20 ℃时,P点表示硝酸钾的溶液______
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若要将硝酸钾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可采用___________。
(3)将硝酸钾和硫酸锂的饱和溶液,从20 ℃降温到10 ℃,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___。
5.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__。(填m或n)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3)10 ℃时,131 g 饱和KCl溶液,蒸发10 g水后,再降温到10 ℃,可析出KCl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20 ℃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
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 B.食盐
C.冰块 D.硝酸铵固体
【探究创新】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 ℃时,向两只盛有100 g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较大的是溶液______________(填“A”或“B”)。
(2)t2 ℃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_______B(填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课时训练,共8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共12页。
这是一份化学7.2 物质溶解的量同步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有关饱和溶液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对于溶液的理解,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